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國際
【錯誤】網傳影片「2023年8月2日美國海軍在南海關島附近擊落中國噴射機」?
2023-08-0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4版】 一、專業攝影師表示,網傳影片軍機爆炸畫面有幾處非常明顯的變造痕跡,爆炸軍機的解析度比圖片中的航空母艦甲板的解析度還要高,顯示爆炸軍機是經過後製加工P圖,而非原始圖片就存在。 爆炸飛機出現「折斷」畫面,在折斷處有明顯的直線,如果是真實的軍機爆炸畫面,不會出現這類有人工後製的痕跡。 二、軍事專家指出,傳言稱美軍自南海關島擊落中國軍機,但關島地理位址並不在南海,且目前並沒有任何訊息顯示美軍有擊落中國軍機。 傳言影片湊拼大量舊的美軍軍事演習畫面,出現最多的就是美國駐英國空軍的影像,網傳影片畫面均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中國軍機遭美國擊落」為真實發生事件。 三、檢索美國、中國官方資訊,以及國際通訊社、中國官媒、與英美主流媒體報導,均無出現網傳中國軍機遭美國擊落的訊息。 網傳影片為虛構捏造資訊;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假借冠名】網傳「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和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兩個美國人對中國人的評價」?
2023-07-3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31版】 一、經查,傳言曾在過去陸續被假借冠名成不同版本,包括:希拉蕊在哈佛大學演講、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哈佛大學演講、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真理報》發表講話、美國蘭德公司對中國人的評價等多個版本。 其中,以假借冠名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版本最早出現,流傳時間早於希拉蕊出任國務卿,蘭德公司曾闢謠;另希拉蕊曾赴哈佛大學公開言論,也不曾提及網傳內容。 二、經查,「美國駐中大使駱家輝對中國人的12點評價」傳言文字,流傳時間早於駱家輝擔任美國駐中大使前,且國內外媒體也查無相關報導,網傳訊息並不可信。 傳言假借冠名為希拉蕊與駱家輝,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錯誤】網傳「據西方媒體最新報導,近日聯合國正式將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
2023-07-2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10版】 一、聯合國在1946年決議,將中文在內的5種語言為官方(official)語言。傳言誤稱為近期事件。 二、聯合國使用的語言包括官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s)與工作語言(working languages),官方語言用於聯合國提供的所有文件,工作語言則用於員工內部溝通。 聯合國使用的語言包括官方語言與工作語言,而中文是在1946年被列為官方語言。傳言指稱「近日聯合國正式將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並不精確,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錯誤】網傳影片「中國宣布向俄羅斯提供1.5兆軍援」?
2023-07-2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28版】 傳言影片近期在社群流傳,查證結果如下: 一、傳言影片來源為一YouTube頻道,該頻道並非媒體經營,也不是可信消息出處;影片標題為「中國向俄羅斯提供1.5兆軍援」,但內容說明1.5兆是中國與俄羅斯在鐵路等各方面的合作。因此,傳言影片為題文不符。 二、根據國際通訊社、俄國官媒、中國媒體報導,中國2015年曾宣布計劃建設俄羅斯莫斯科至北京的高速鐵路,全程超過7000公里,項目投資預計1.5兆人民幣。 檢索國際通訊社、俄國官媒、中國官媒與英美主流媒體報導,均無出現中國軍援俄羅斯1.5萬億訊息。 三、烏克蘭軍事專家指出,並未聽聞傳言所稱中國軍援俄羅斯1.5萬億的訊息。不過,相關證據顯示中國作為中轉國向俄羅斯供應半導體產品,讓俄國可以製造打擊烏克蘭城市的導彈,且曾被烏克蘭軍方擊落的伊朗無人機也被發現內部有中國公司製造的零附件。 傳言影片標題「中國宣布向俄羅斯提供1.5萬億軍援」為虛構捏造資訊;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錯誤】網傳影片稱「颱風杜蘇芮在福建的模樣」?
2023-07-2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28版】 杜蘇芮颱風7月28日登陸福建晉江沿海,社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稱「颱風杜蘇芮在福建的模樣」。查證結果如下: 經查,傳言影片實為烟花颱風2021年7月25日在浙江舟山市登陸時的街道畫面,與杜蘇芮颱風無關。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易生誤解】網傳「美議員與烏克蘭總統會面時說俄羅斯人正在死亡,這是我們花過最成功的錢」?
2023-07-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26版】 傳言影片近期在社群流傳,查證結果如下: 一、傳言影片原始脈絡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5月26日,在基輔會見美國參議員葛蘭姆,澤倫斯基官方臉書公布兩人談話影片1分16秒,網傳影片擷取自該影片13秒片段,並於後製加上中文或英文字幕。 二、檢視媒體報導提供的澤倫斯基與葛蘭姆會面的另一段長度更長影片,美議員說「我們花過最值得的錢」是在回應澤倫斯基感謝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俄國人正在戰死」則是在與澤倫斯基談論到「不自由,毋寧死」的對話內容。 「俄羅斯人正在戰死」與「我們花過最值得的錢」這兩句話,是美議員在與澤倫斯基會面的不同時間點的交談內容。 三、剪輯師協助檢視官方公布的兩人會面影片後表示,影片經剪輯,畫面顯示「俄羅斯人正在死亡」、「我們花過最成功的一筆錢」有出現剪輯點,顯示非美議員連續說出的一段話,而是在與澤倫斯基會面不同時間點說的兩段對話。 傳言影片原始脈絡為澤倫斯基5月26日在基輔會見美國參議員葛蘭姆,澤倫斯基官方臉書公布兩人談話影像紀錄。網傳內容擷取官方影片,加上後製中文字幕,讓前後兩段不同脈絡的紀錄,易誤解為美議員稱「俄羅斯人正在死亡,援烏是我們花過最成功的一筆錢」,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針對網傳影片的原始文意與脈絡進行查證。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影像變造】網傳影片「烏克蘭皇家機器人戰士已經抵達前線」?
2023-07-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26版】 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2023年2月參訪英國,與英國首相蘇納克一同參訪在當地受訓的烏軍。 網傳影片利用AI軟體將影片中的蘇納克替換成機器人,並非真實畫面。網傳影片為「變造過後的影像」。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錯誤】網傳影片「以下是烏克蘭黑海, 俄羅斯打掉了他們重要的軍火庫」?
2023-07-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26版】 一、網傳影片由多段爆炸畫面組成,經查均為貝魯特港口2020年8月4日爆炸影像。無關烏俄戰爭。 二、貝魯特港口爆炸畫面在2021年至2023年已被多次挪用誤指其他事件。 網傳影片是從其他不相關事件挪用,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易生誤解】網傳照片「澤倫斯基參加北約峰會在現場落單,沒人敢跟澤倫斯基打招呼」?
2023-07-1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19版】 北約(NATO)7月11-12於立陶宛舉行峰會,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澤倫斯基與各國互動等議題備受關注。 社群平台從12日流傳一張澤倫斯基參加峰會晚宴的照片,傳言稱是在北約被冷落、無人打招呼。查核中心還原脈絡如下: 一、網傳「澤倫斯基落單」照片是路透社攝影記者攝於11日晚間的北約峰會社交晚宴。而檢視該攝影記者的同日晚上、同場合其他照片,以及現場直播畫面,可明顯看出澤倫斯基與他國元首有互動,並非傳言所稱沒人敢跟澤倫斯基打招呼。傳言不符合實際狀況。 二、國際專家分析,此次議題俄烏戰爭仍是峰會重要議題。網傳澤倫斯基看似被冷落照片,實際上並不是被冷落,只是剛好站在一旁被攝影師捕捉到。 根據國際通訊社報導,烏克蘭雖非北約組織成員國,澤倫斯基仍受邀參與峰會,並參加多場會議,與北約領導人、美國總統會面。雖美國等其他北約國家承諾提供烏國長期安全援助,但仍暫不邀烏克蘭入盟。 網傳照片為真實的照片,但傳言引用特定一張照片意圖說明整場晚宴的互動狀況,刻意隱去澤倫斯基與其他元首互動的事實,錯誤解讀並引人誤解。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查核網傳照片,各國互動狀況不再查核之列。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錯誤】網傳「德州熱浪,老太太用自家信箱烤麵包」?
2023-07-1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19版】 一、發布照片的萊特女士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一切只是「想像力的故事」,她並不是真的用戶外郵箱來烤麵包。 二、專家表示,通常要以攝氏210度的高溫烤20-30分鐘,才能烤出一條土司,光靠日曬的溫度無法將麵包烤熟。 三、建築專家表示,在缺乏直接熱源(例如火)的狀況下,光靠日照,磚塊內信箱的溫度無法升高到足以烤熟食物的程度。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國際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