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拼裝車 影音內容農場再進化

謠言拼裝車 影音內容農場再進化

記者馬麗昕/報導

聳動的標題、雜亂的畫面比例、被麥克風擋住嘴型的主播、經變聲的旁白聲音,近日流傳的一則內容農場影片,封面斗大標題指稱「國際法庭投入調察台司法!國會通過廢除陳菊資格 重新調查大選做票」,但點進影片,畫面切割凌亂,全長10分鐘的旁白內容和標題毫無關聯。

影音內容農場揮別過往,將互不相關的標題、畫面及聲音快速組裝成一部「謠言拼裝車」,以新面貌重整上路。

告別Google語音 旁白更口語化 

檢視該影片畫面及聲音,主持人的嘴型被麥克風擋住,無法辨認旁白聲音是否是由主持人說出,但主持人的肢體動作及旁白明顯不搭,在影片約10秒處,可見主持人整理頭髮,嘴巴緊閉,但旁白聲卻未間斷。


圖1:影片約10秒處說明/查核中心擷圖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王宏恩觀察,從6月開始,影音平台Youtube出現全新的內容農場頻道,影片裡有看不見嘴型的主播,旁白則是以google語音念新聞報紙,將影片製作成新聞的樣貌,影片似乎是用機器人自動生成的。

不過,這一類的內容農場頻道近期又進化了,例如Youtube頻道「政治時刻」。王宏恩觀察到,主播變成男女兩人,而且聲音也配合著變成有男有女。旁白由過去的「google語音」,轉變成擷取其他政論節目主持人或來賓的談話,重新變音,甚至轉換性別,例如原是女聲變音為男聲。旁白一改過去的機械式口音,因此聽起來更口語化;因為會夾帶台語和方言,所以更像是真人在配音講話。

中山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陳至潔觀察說:「影片中,對話的口音像是台灣人在講話。」雖然是台式的用語,但旁白並不像是影片中主持人在講話。

熟悉中國資訊戰的學者接受採訪時分析,這類影片和過去純粹用機器人語音的方式不同,他的旁白像是真人在講話,因為旁白內容聲調有抑揚頓挫,語氣也有強弱之分。至於旁白的內容的來源,有可能是擷取他者政論節目,也有可能是真人念稿再變音。

旁白挪用其他政論節目 聲音變造再轉性

王宏恩觀察到,影片中多處旁白內容是直接擷取其他政論節目的談話,再經過變音後,拼湊後複製在影片中。

王宏恩舉了一個例子,他說,政治內容農場在7月6日發布的影片,男聲旁白在約10秒處中提到:「...所以我們剛講這個...我成為被告了吼...請大家幫忙...跟我童文薰有關的片段...」這整段旁白其實是出自網路政論節目《童溫層》女主持人童文薰在節目(約51分鐘)的談話。


圖2:網路政治評論節目在臉書澄清自己的聲音被盜用/查核中心擷圖

王宏恩表示,整段影片的聲音被內容農場聲音變性處理後,再複製貼上。然而,政論節目並沒有逐字稿,難以進行文字比對,且對於觀看影片的民眾來說,創造了更擬真的新聞環境。

記者觀察到另一個案例,一則7月13日上傳的影片,旁白在開頭約6秒處至結尾10分36秒提到:「台灣的前後兩任司法院秘書長,被蔡同學叫到官邸去排排坐(約6秒)......你要證明你自己的清白,當然是拿出證據(約10分36秒)」實際上,此影片的旁白是擷取自網路政治評論節目《政經關不了》7月12日的影片,約在12秒45至23分40秒。

口語化的旁白,像是拼裝車的引擎,催著車頭往前走。例如7月4日上傳的影片「老天爺 有 眼!國際法庭將投入調察台司法!蔡集團要翻船了,國會通過廢除...重新調查做票,蔡緊急抗議被拒絕」,蒐羅了2020年總統大選前後的作票不實訊息,重新排列敘事,成為一完整的「擬新聞故事」,其中,影片背景是由台灣的行車紀錄器畫面組成,有的影片甚至是越南的街景畫面。

王宏恩分析,過去的影片背景空白處是無意義的光影形狀,現在改成行車紀錄器畫面,這讓整體的畫面感覺更像台灣。

號召情緒的病毒式標題
 
深入檢視「政治時刻」頻道,其在2008年建立,但在2008年到2020年6月前沒有發布任何影片,或是已遭刪除。2020年6月初,先發布幾支外國人旅遊Vlog(到本報導7月16日撰寫時,外國人旅遊影片已被刪除),並開始發布關於政治類的評論,之後維持每天發布1-2支政治評論影片。


圖3(左):頻道建立時間/查核中心擷圖
圖4(右):頻道前幾支影片都是外國人旅遊影片/查核中心擷圖

王宏恩認為,從年初就有類似的政治評論頻道產生,每一段時間就會重新復活,密集發布影片。他分析,這類影片製作成本低廉,用低價位就可以購買Youtube開通好的賺錢帳號,製作的內容也是拼湊而來,每一天都可以穩定生產1-2兩支影片。

再進一步檢視影片標題和內容,訴求的內容主要是「蔡英文論文造假」、「總統大選作票」等。每支影片的標題幾乎都是以「蔡英文完了」、「蔡英文認輸了」、「陳其邁慌了」等主觀情緒的用詞,作為開頭起始語。

記者採訪的中國資訊戰專家分析,從影片內容來看,彷彿在塑造一種對執政當局不滿的情緒。訴諸的目標對象可能就是這一群對於執政當局不滿的民眾。而影片的標題都是聳動且直接打中議題核心,這可以吸引這一群對執政黨不滿的民眾,創造高點閱率。

狂歡點擊下的流量製造機

記者以Crowdtangle搜尋影片在社群媒體的擴散程度,發現影片主要在臉書流傳,並且流傳在支持特定政治傾向的「封閉社群」,截至7月16日前有38個貼文數,並有2262個互動次數。


圖5:Crowdtangle 擷圖

陳至潔認為,以影片這種辛辣和聳動的內容以及高流量,應該是會在社群媒體中跨平台轉發和發酵,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觀看人數及留言是人為操作;另一種是可能只在封閉的社群流傳。

陳至潔也觀察到,留言幾乎都是支持影片,幾乎沒有反對和中立的評論。此外,也有同一個帳號出現在不同影片的留言處。

「依據影片在社群媒體的流傳情況,影片並無高度及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陳至潔認為。

他分析,影片中切割的畫面和講話的內容並不協調,粗糙不精緻,幾乎沒有可看性,但影片製造目的可能不是發揮整體社會的影響力,而是在特定意見群體裡,互相鞏固政治傾向,維持政治忠誠度的方式;另外一個推論是,有可能也只是單純為了經濟利益,粗糙的政治宣傳工具。

記者觀看影片的過程,的確發現一支影片會出現四到五支廣告。王宏恩說,此類影片主要給支持特定政治傾向者看,但目前看起來比較可能是為了製造大量的流量。

王宏恩判斷,政治內容農場影片未來可能只會更升級,最可能的就是在影片中,主持人有出現嘴型,這讓人更難辨真假,但成本會上升不少,他也擔憂,類似的頻道也可能會一直出現,未來也更難追查。

記者所採訪的中國資訊戰專家點出,頻道訂閱的內容都是東南亞或是越南的使用者,並不是台灣人或是使用中文的華人,但製作的影片內容卻是和台灣政治高度相關,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現象。因此,他研判,影片經營者的目的可能是以營利為導向,目的是創造流量兌換金錢。

這位專家表示,這種影片的影響度跟持續力,有待商榷。影片的流量靠的是支持相同政治傾向的群體。如果影片能影響的受眾族群在萎縮中,背後經營者勢必要開拓別的方式,轉型會是操作別的話題才能繼續創造流量。

用荒謬故事召喚忠誠度

荒謬故事,不需要人人信,它召喚的恰好是某一群閱聽眾的忠誠度。

義大利政治學家朱里亞諾·達·恩波利(Giuliano da Empoli)在其著作《政客、權謀、小丑》的一段分析,「美國另類右派部落客柯蒂斯·亞爾文(Curtis Yarvin)寫道:『相信真相,隨便哪個人都做得到;相信荒謬故事,卻是忠誠度如假包換的體現。』」

「每個人每天閱讀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被這些影片佔據當然會排擠掉其他資訊,可能造成社會對於政治的態度更兩極化。」王宏恩說。他認為,假如要從行為面來改變的話,期待每個人的社會網絡都更多元、更複雜,這類的政治類不實影片才有可能流傳到異溫層,增加被事實查證的機會。

參考資料

【錯誤】網傳影片稱「老天爺有眼!今國際法庭投入調查台司法!國會通過廢除陳菊資格 重新調查大選做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