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總論】謠言跨國流竄 全球事實查核組織如何合作成最大挑戰

【開場總論】謠言跨國流竄 全球事實查核組織如何合作成最大挑戰

記者何蕙安/報導

全球事實查核峰會日前登場,專家呼籲要建立更有效率的國際查核組織合作網絡,以共同對抗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不實訊息挑戰,讓世人看見事實查核的重要性,尤其是謠言往往跨越國界流傳,而身處不同角落的各國事實查核組織正各自埋著頭查證類似內容的謠言,不只重複工作,也瓜分掉有限的時間與資源,有必要運用更有效能的全球協作方式,來共同打擊不實訊息。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IFCN)主辦的第八屆全球事實查核峰會(Global Fact 8),10月20日起展開三天盛事。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峰會是連續第二年移師線上舉行,共吸引近1700名查核記者、不實訊息研究者,以及相關技術專家報名參與,為歷年規模最大。如疫情順利趨緩,2022年的峰會預計在挪威奧斯陸舉行。

「未來五年的最大挑戰,是我們要怎麼決定我們要先查核什麼,以及我們怎麼知道哪個謠言最危險?」不實訊息訊息研究機構《First Draft》總監克萊爾.瓦杜(Claire Wardle)20日指出,各查核組織之間如何透過強化溝通,避免重複查核同樣的謠言,將是一大課題。

在首日的事實查核高峰會上,瓦杜除了發表開幕演講,也與IFCN總監巴爾斯.奧賽克(Baybars Örsek)展開空中對談。兩人除了暢談事實查核組織的挑戰,也闡述科技平台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及關注事實查核記者的身心健康。


圖1:國際事實查核組織總監巴爾斯.奧賽克(Baybars Örsek,左)與網路訊息研究機構《First Draft》總監克萊爾.瓦杜(Claire Wardle)在20日的第八屆全球事實查核峰會首日活動上對談/擷自Global Fact 8

事實查核組織需要更即時、更準確的合作

成立於2015年6月的《First Draft》是全球最知名的不實訊息研究機構之一,目前在倫敦、紐約與雪梨共有三個據點。瓦杜是《First Draft》的共同創辦人之一,目前以紐約為據點。

回顧疫情爆發以來的一年多全球查核組織的工作,瓦杜認為「合作」是最大關鍵。她強調儘管當前國際事實查核組織社群已高度互相支持,但在謠言會跨越國界流傳的情況下,仍需要加強即時溝通,確保不要在查核組織人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各組織卻都查核相同的不實訊息,全球的查核組織有必要運用更好的科技協作平台來合作。

瓦杜也建議,全球的查核組織應該共同充分地運用各自產出的查核報告和資料,讓闢謠的工作更有效率,「考慮到混亂的資訊生態系、全球的廣大範圍,以及涉及多語言,我們可能還要超過十年才能辦到(建立起更好的合作網路)。」瓦杜説,「但我相信我們正在正確的方向。」

光是監控不實訊息仍不足夠 必須展開社會傾聽

當事實查核組織每天在各大社群平台收集不實訊息之際,瓦杜也提醒應該要從整體資訊生態系的角度下手,例如使用Google Trends等工具,了解人們正在搜尋的資訊,重點是儘早發現人們的疑問。

「很多人真的不是陰謀論者,他們只是有一些合理的問題,例如想要生小孩,想知道打疫苗是否安全?... 如果他的問題沒有馬上被回答,陰謀論的人、不實訊息的人就會馬上補上來。」瓦杜説,「我們不能只去查證瘋狂的東西,也要去想想『怎麼回答問題』。」

除了網路世界,她也提醒各查核組織也要關注線下世界的不實訊息,思考如何監控、搜集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遭遇到的謠言。她建議,公共衛生領域的工作人員通常會有許多第一手的觀察,與經常有機會傾聽人們煩惱與困惑的職業人員建立合作也會很有幫助,如理髮院、咖啡廳的工作者等,他們可以扮演非傳統的資訊「守門員」。

世界仍缺乏集體向社群平台施壓的機制

當奧賽克問瓦杜,科技公司過去一年多在應對不實訊息問題的作法上是否有改善時,瓦杜大聲地嘆了一口氣。

「啊,我真的好生氣... 他們(科技公司)是有認識到不實訊息問題,但其作為還是遠遠不足。」她分析,在缺乏外界壓力的情況下,科技平台在處理「美國領土以外」的不實訊息時較為被動,包括對其他國家各自獨特的不實訊息生態瞭解不足,相關的決策過程也缺乏具有當地語言與文化知識的人。

瓦杜舉例,幾個月前,前臉書數據科學家張雪菲爆料臉書漠視緬甸等其他國家不實訊息的情況,輿論反應相對平淡;直到近日另名臉書吹哨者法蘭西絲.豪根(Frances Haugen)爆料Instagram會影響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人們才突然激動起來,大張旗鼓施壓臉書平台。

「我們仍欠缺向科技公司施壓的全球化機制,去迫使科技平台投資更多經費解決問題。」瓦杜強調,事實查核社群從2015、2016年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可惜直到2021年,這些科技公司在監控英文以外語言的不實訊息的機制仍極為薄弱。

立法管制社群平台影響深遠 先以獨立監管取代立法

對於是否立法管制科技公司,瓦杜有所保留。她認為人們目前對於立法影響力的了解遠遠不夠,透過美國立法來影響全世界資訊環境也非常弔詭,因此她不支持倉促立法,也擔心現行在巴西、南非、馬來西亞、烏干達、甚至德國的相關法律可能會有風險。

瓦杜認為現階段應以獨立「監管」(oversight)取代立法管制,透過建立能夠獨立運作的監管組織機制,來監督科技公司的作為。這個監管機制希望涵蓋來自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包括人權、社會、心理、教育等,但不應該是由科技公司來招募或建立。

此外,瓦杜也認為現階段社群平台並未與查核組織社群分享不實訊息的數據,研究者無法展開全面的研究。她呼籲查核世界應該要從科技平台拿回更多的控制權,合作建立資料庫,才能進一步地透過研究、了解不實訊息的問題與探索解決方法。

事實查核記者也要注意身心健康

當天,瓦杜也花了很多時間示警事實查核記者的身心健康問題。她表示,面對龐大的不實訊息,以及錯誤資訊造成的實際傷害,她也常常自問工作中是否錯過、忽略了什麼;而網路世界沒有終點,即便是想關掉電腦休息,同時間新的資訊仍源源不絕出現,有時會讓人產生罪惡感,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另外一方面,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及早發現人們的掙扎,很多記者與研究者持續監控網路上的不實訊息,長期待在充滿瘋狂陰謀論與不實訊息的社團,對其身心健康也有重大影響。瓦杜指出,一些人可能因此開始疑神疑鬼,變得容易懷疑事實,甚至失去了辨識的能力。

「這些工作真的很困難,而且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請大家務必要互相支持,而且要好好照顧好自己。」瓦杜對參加線上高峰會的千名查核記者與研究者説,「讓我們給彼此一個虛擬擁抱。」

參考資料

Global Fact 8 Opening Remarks and the Keynote Speech by Claire Wardle

Fireside talk with Claire War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