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開箱文】查核中心帶你追查「俄軍士兵困電梯 烏國管理員立奇功」的消息源頭

【查核開箱文】查核中心帶你追查「俄軍士兵困電梯 烏國管理員立奇功」的消息源頭

記者陳偉婷、陳慧敏/報導

烏俄戰爭甫爆發的3月初,台灣媒體曾活靈活現地報導指出,俄軍有一個5人偵察小組,闖進烏克蘭的一棟大樓內部,準備攻占頂樓,但他們選擇搭電梯卻被監視器發現,於是這棟大樓管理員切斷電源,將5人困在電梯中「生擒」,監視器畫面曝光了他們當時的「超囧臉」。


圖1、2:社群平台關於俄軍困電梯討論擷圖。

查核記者經過追查,發現這是一則推特社群平台的傳言,而到了3月7日登上台灣媒體報導,成為話題新聞,不管是平面或電視媒體都紛紛把此傳言當成烏俄戰爭的趣聞,提到「俄軍搭電梯衝樓頂!超狂管理員秒斷電 生擒整隊偵察小組」、「俄軍搭電梯搶佔頂樓 1個管理員「生擒5敵軍」囧臉全曝光」。

到底,這則報導是否可信呢?查核中心帶你運用「追查消息來源」的做法,來檢視這則新聞報導。

在這裡,我們要透過抽絲剝繭的方式,一層層往消息的上游,還原這則傳言的產製過程,最後找到消息源頭,透過檢視消息源頭,來評估這則訊息是否可信。

追查一:檢視台灣外電的原始消息來源

查核記者先用關鍵字,搜尋和瀏覽相關的媒體報導,發現這則報導最早是由某一媒體發布,發布日期是3月7日,隨後其他台灣外電跟進報導的標題和內容均大同小異。

新聞報導都必須要有消息來源,檢視外電時,要特別留意外電所引述的訊息出處。

查核記者檢視台灣外電報導所引述的消息來源,主要是「東歐新聞網站《24Visegrad》和《Task and purpose》,部分媒體甚至把《24Visegrad》推文嵌入報導頁面。

圖3:找到外電所引述的消息出處之後,接著就一一去看這兩個消息出處,是否可信。(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追查二:檢視《Task and purpose》網站

查核中心檢視《Task and purpose》網站,該網站確實在2022年3月7日發佈一篇文章〈一張俄軍被困在電梯的照片正被瘋傳〉(A photo apparently showing Russian troops stranded in an elevator is going viral)。

查核記者會先去瀏覽《Task and purpose》網站的簡介「About」,確認該網站的所屬組織、屬性和成立緣起等,最重要的是,確認該網站是否為可信的消息來源。另外,在檢視自稱「媒體」屬性的網站時,查核記者會特別留意「編輯團隊」的介紹,是否會有總編輯、記者群、編輯等人力,透過這些人力資源的檢視,可以確認該媒體是否為有採訪記者和實際編輯作業的團隊。

根據該網站的介紹,該網站宗旨是為美國軍人、退伍軍人及其家人提供訊息和支持。網站也清楚列出組織架構,包含主編、副主編、通訊記者、編輯、陸軍記者、影片製作人等。

接著,查核記者會進入此文章,檢視該文的記者、作者。當我們檢視「記者」本人時,除了把記者或作者名稱放在其他社群平台或Google搜尋引擎等,檢視一下這位記者介紹和相關資料之後,最重要的檢視是點入網站上的「記者名字」去瀏覽他在這個號稱是媒體的網站中,平日都發布哪些文章,頻率為何?其他文章主題為何?透過他日常的作品,來評估這位記者。

查核記者檢視該文章,記者署名是Max Hauptman,根據其自我介紹,他從2021年12月以來成為《Task and purpose》網站記者,畢業於美國軍事學院和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在從事新聞工作前,他是5年的陸軍軍官,也曾任《華盛頓郵報》退伍軍人新聞研究員,報導過新英格蘭地方新聞,他關注報導軍人和退伍軍人的故事。

查核到這裡,查核記者會感覺《Task and purpose》是一個鎖定在軍事領域的媒體網站,確實有媒體工作者撰寫報導。

最後一步,查核記者會詳細地閱讀《Task and purpose》發布的這篇文章。當細讀時,會發現這篇文章對於「俄軍困電梯」的訊息,不是記者採訪所得的訊息,而是引述自「Visegrád 24」,這位記者看到「Visegrád 24」推文訊息後,進一步「加工」採訪其他專家,探討「清理戰區」時可否搭電梯等的話題,成為延伸話題的另一篇報導。


圖4:檢視《Task and purpose》報導所引述的消息來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也就是說,《Task and purpose》的記者並不是第一手採訪到「俄軍困電梯」的訊息,「Visegrád 24」推文也是他的消息出處。

追查三:Visegrád 24 推文

台灣外電和《Task and purpose》網站都稱《Visegrad 24》是中東歐的「媒體」,但可別這麼快就下定論認為「這個推特帳號就是媒體」,有必要進一步檢視。

查核中心以台灣外電引述的「24Visegrad」當關鍵字搜尋,查無資料,不過,找到一推特帳號「Visegrád24」,這也是外電和《Task and purpose》都嵌入的推文。

首先,根據推其帳號介紹,該帳號發佈的資訊來自於維謝格拉德等國家的新聞、政治、時事、歷史和文化,並附上匈牙利、捷克、波蘭和斯洛伐克國旗。台灣媒體應是將Visegrád 24誤植為24Visegrad。

查核記者檢視此推特帳號,Visegrád 24在2022年3月6日發布貼文確實是台灣外電所引用的推文,該推文獲得3.1萬次轉推。該貼文內容跟台灣外電引用的相符,推文為:
「A team of Russian soldiers wanted to use the elevator to reach the roof of an office building.The Ukrainian administration of the building trapped them inside by cutting off the electricity. The Ukrainians also used an industrial camera to take this commemorative photo。

翻譯為一群俄羅斯士兵搭電梯到辦公大樓的頂樓,該烏克蘭大樓的管理員切斷電梯的電源逮住這群士兵,還利用相機為他們拍照。」

到這裡,查核記者只是確認台灣外電引用的推文內容,確實是來自Visegrád 24推文帳號,不是自行虛構或網友另行捏造的推文訊息。這只是第一步,緊接著,需要檢視的是「Visegrád 24」自稱為媒體機構?它是否真的為媒體機構?是否為可信的消息來源?

圖5:檢視推特Visegrád 24帳號(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Visegrád 24」乍看很容易取信於人,比如說,它自稱為四國媒體,放上四個國家的國旗,加上追蹤人數不低,又曾被台灣外電和美國網站引用,加上網傳貼文的轉推數高達3.1萬,也很容易讓人掉以輕心。

查核記者在這裡,要帶著大家使用推特徵信工具accountanalysis,用來分析推特帳號使用者,試著找答案。

推特徵信工具accountanalysis的使用很簡單,必須先登入自己的推特帳號,再上這個工具網頁。在網頁中,可將該推特帳號的名稱打入搜尋欄,就可以分析:該帳號的發文節奏、每週發文天數、推文類型、有多少回覆和轉推,也可以知道推文所使用的語言、以什麼介面發文(如電腦或手機)。

查核中心在2022年3月28日利用accountanalysis分析Visegrád24帳號。

結果發現,該推特帳號發文的時間多集中在週六至週一,週五僅在特定時段零星發文,其餘週二、週三、週四則是一文未發。查核中心在2022年4月21日再以分析工具分析,結果發現,該帳號發文時間改為每週二至週四,週五到週一則是一文未發。

Visegrád 24」帳號的發文頻率,會出現一週之間的「空白期」,這代表此推特並不像一般媒體一樣有正常的工時和穩定的資訊量。對查核記者來說,就是「破案關鍵」。

此外,若以發文介面來看,此推特帳號發文的介面都是透過iphone手機,也與一般媒體工作者的工作習慣不相符合。

查核記者同時檢視此帳號所發的近期推文,可以發現多為轉推國際通訊社的新聞連結,較少有自採自編的新聞。

圖6:利用推特帳號分析工具accountanalysis分析帳號。(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檢視「Visegrád 24」的推特帳號,查核記者能夠從上面的帳號發文頻率和使用習慣,認為這並不符合「媒體」的發文頻率與習慣。

媒體在數位時代通常會「多平台」經營,查核記者並未看到這家宣稱橫跨四國經營的媒體,有臉書帳號、官網或其他社群平台,這也不符合媒體經營的常態。

查核記者檢視到這裡,「俄國士兵被困電梯」報導得出處「Visegrád 24」,並不是一個「可信的媒體」。

但事情的原貌究竟為何?這群俄羅斯士兵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直到2022年3月20日《紐約時報》視覺調查團隊的全球獨家報導,揭秘這一段影片背後的真實故事。

真正的全球獨家:《The New York Times》視覺調查

《紐約時報》是運用遠在紐約的視覺調查記者,搭配在地的記者,以影像調查和採訪民眾兩路並進的方式,撰寫出〈俄軍佔領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

《紐時》調查團隊是透過數位調查技巧,取得該烏克蘭大樓和周邊路段的監視器畫面,並進行分析和解讀,發現該大樓的住戶遭俄羅斯士兵挾持,並限制行動,俄羅斯士兵所搭的電梯並未被切斷電源,且士兵們還破壞了電梯內的監視器畫面。傳言宣稱的烏克蘭英勇的管理員「智擒」俄羅斯士兵,並非真實事件。

《紐時》的這篇故事中,可以得知俄國士兵佔領了這棟大樓,將居民驅趕到大樓的特定區域,並且共一段時間。《紐時》記者並採訪大樓內的民眾,了解俄國士兵在期間的行動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