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為什麼人們喜歡分享假訊息?AI時代,如何用心理學知識打假?(逐字稿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為什麼人們喜歡分享假訊息?AI時代,如何用心理學知識打假?(逐字稿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為什麼人們喜歡分享假訊息?AI時代,如何用心理學知識打假?(逐字稿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節目資訊
播出時間:每周日 17:05-18:00
收聽方式: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官網 60 天隨選收聽

📌邀訪來賓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主持人)

📌完整訪談內容Podcast

📌精彩影片

📌節目介紹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蔡宇哲除了擁有心理學的背景外,本身也是知名Podcast節目《哇賽心理學》的主持人。談到假訊息,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實際上就是一個「說服的過程」?

分享、傳播是人類的天性,透過轉發訊息,人類可以獲得極高的滿足與成就感。而這其實就是假訊息的起源。在社群時代,人們在同溫層中不斷轉發相似的訊息,雖然獲得了愉悅感,卻也大大加深了極化、不實言論的散播。

心理學其實有許多理論,可以解釋假訊息為什麼如此誘人,我們在價值判斷時也可能陷入心理學中的盲點,讓我們無法正確的辨識不實甚至造假的內容。在這集節目中,和蔡宇哲教授一起破解那些可能造成假訊息氾濫的行為!

本集節目邀請蔡宇哲,從心理學的角度檢視假訊息以及極化社會的問題。請收聽「新聞真假掰 」,假訊息Bye Bye。

蔡宇哲(以下簡稱「蔡」)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以下簡稱「黃」)

📅節目預告
2023/08/20 周日 17:05-18:00 全台皆可收聽(查閱各地收聽頻率)
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魏德聖談創作心路,竟曾一度想不開?如何從癌童故事重獲生命力量與希望?

專訪導演魏德聖

🌐最新精彩內容
為什麼人們喜歡分享假訊息?AI時代,如何用心理學知識打假?

------------------------------------------------------------------------------------------------------------------------

蔡:那這個「達克效應」呢,這是其中一個實驗,他就發現在某一個專業領域當中啊,其實自信最高的不是那些最專業的人,自信最高的其實是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所以你可以想像啊,我們在社群上,因為社群每一個人都可以分享嘛,每一個人都可以講話啊,所以呢,自然會有很多那種一知半解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說「啊!這個我知道,我趕快跟你講這個是什麼東西」,可是他們其實沒有辦法意識到,他們懂的東西可能是片面的,或者是在某一些條件底下可能是錯誤的。

黃:哈囉!大家好,我是兆徽,歡迎來到新聞真假掰,今天來到現場要陪伴我們一起跟假訊息說掰掰的好朋友,是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的兼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哇賽心理學》Podcast的主持人蔡宇哲,宇哲老師好!

蔡:兆徽好,各位觀眾朋友、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宇哲。

黃:宇哲老師今天要來跟我們分享,用您的心理學專業來跟我們分享說,面對假訊息的時候啊,我們要到底有怎麼樣的溝通技巧?還有假訊息為什麼會流傳的特別快?那個心理學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大家為什麼會這麼容易就信以為真呢?很多訊息,然後就不加思索的分享,面對假訊息這麼多的狀況,我們要怎麼樣來破除假訊息,以及怎麼樣來跟……不只是長輩啦,就是跟自己的親朋好友溝通說:「你這是收到假訊息喔。」我們來請問宇哲老師,在心理學上,您怎麼看假訊息?

蔡:其實我覺得假訊息對於每個人,它多半在我看到的時候,或者是我想要分享、我想要談的時候,它多半是一種不確定的狀態,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啊,其實我覺得很艱難的一個地方是我們的訊息太多了,以前我們都會說,現在是一個知識爆炸的社會嘛,其實知識爆炸意味著資訊也爆炸,那資訊也爆炸的情況底下,我們就很難知道到底什麼東西是對的、什麼東西是錯的,那以前的社會很單純啊,就可能是農耕啊,或者是狩獵的時代嘛,那現在知識太多了,那知識太多,你要怎麼去判斷呢?那我們人的這種直覺,就快思慢想的快思嘛,那很簡單就是第一個,就是「名人講的就是對的」,有影響力的人嘛,所以現在有很多KOL(關鍵意見領袖),或是很常出現的人,或是你身邊的人,像有其中一類的假訊息,我們應該說不實訊息啦齁,有其中一類的不實訊息,你就看到有一些長輩他們會傳,那你說長輩願意傳這種不實訊息嗎?其實他們不願意,他們的起心動念是好的。

黃:對,他們如果知道是不實訊息,他們可能就不會想傳,對不對?他們就會信以為真,想說這是名人講的嘛,一定不會錯,所以就像您說的,其實很多假訊息它會假裝是名人說的,它是假冠名,明明就沒有人說過這句話,然後它會說是他說,那當然有時候是一些KOL意見領袖不小心說了假訊息,或者是刻意說了假訊息。

蔡:對,這是一種靠這些名人光環的影響力,那還有第二種呢,其實我覺得更具殺傷力的,就是只要一個訊息重複出現多次,大家就會比較以為它是真的。

黃:就像那個「曾參殺人」的故事。

蔡:對,類似,其實我們以前在聽「曾參殺人」這個故事,你就覺得很蠢,怎麼可能會這樣?

黃:就講了3次,他媽媽就會相信他去殺人。

蔡:對,但是你剛剛講的啊,講了3次這件事情,其實有心理學家真的有去做過類似的實驗,那同樣一個陳述句啊,他大概講了3到5次,他對這個陳述句的信任程度,其實它就真的會提高。

黃:所以我們常開玩笑說:「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3遍。」是真的有心理學依據的。

蔡:對,講3遍這一件事情,其實也有心理學家做過喔,你重複3次,真的你的記憶也會比較好,對,所以從這個……從這個方向來看,我們就又可以理解,為什麼現在網路上,或者是社群啊,它都會無所不用其極地用很多的方法來包裝一句,很簡單的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只要讓你多看幾次,你接受的程度就會提高,所以這個在心理學的源頭,其實比較像是你怎麼去說服人啊,所以它當中核心的這種心理學的概念,它是中性的,它並沒有特地想要害誰,可是因為我們現在的資訊的流動非常的快,然後資訊非常的多元,所以變成是我們很容易去取徑,取這種比較簡單的捷徑,名人重複出現的,所以這兩種就是我們最常看到的訊息的一種產製方式啦,所以現在網路上很多不管是懶人包也好,或者是用漂亮的圖,漂亮的圖那又是另外一種更進階的技巧,剛剛我們講說你一句話,你重複出現多次嘛,對不對?可是通常你一句話,人家為什麼要幫你分享呢?所以他們就剛剛名人是一種嘛,或者是另外它就用一個很包裝精美的圖案啊,或者是貓啊、狗啊,或者是美女,對,所以別人分享,可能是因為圖的關係,他覺得你旁邊有一隻貓、狗或是什麼圖,覺得很可愛。

黃:他就分享了。

蔡:他沒有想到當中的那個句子到底是不是真的,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現在網路社群上,你看到了一個貼文,它其實是有複合的功能,它美觀的功能是要叫你覺得,哇!這個圖像看起來就讓你引發你的正向情緒,你就會分享,可是它當中包裝的那個字、那一句話、那個訊息,它就是想要說服你說:「這個是對的。」

黃:是,所以人類為什麼會讓假訊息在我們的世界裡面到處流傳?您剛剛有提到名人大家特別愛分享,大家會覺得他有權威,然後常常出現的,我們也就會信以為真,還有哪些狀況?

蔡:其實這個又出現我們人的一種核心的一個……怎麼講?我覺得我們人類想要分享的這個概念,它幾乎是一種天性你知道嗎?

黃:這是天性是不是?愛分享。

蔡:對,因為你有沒有發現分享這件事情,它基本上,如果你可以分享的話,你就會得到一種正向情緒,而且呢……

黃:就覺得我是可以付出的。

蔡:對,他會有一種,我是比較富足的、我是比較多的這種概念,而且呢,知識跟資訊的分享,是一種你愈分享你會愈多,你不會變少嘛。

黃:對,不像錢,對不對?捐錢是要真的把從荷包裡面拿出來。

蔡:對,你把餅乾分出去,你就少了餅乾,可是知識跟資訊不是,所以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們大家會這麼願意,說:「這個東西很棒,我要趕快跟人家分享。」所以分享造成正向情緒,這樣子的一個天性,在嬰兒身上其實就可以看到。

黃:嬰兒?

蔡:對,他們有做那種小孩子,然後讓他跟那個玩偶,然後讓他假裝就是分享餅乾給那個玩偶,那他就會發現他分享餅乾它會減少喔,可是分享餅乾,他會比較開心,嬰兒其實是他的正向情緒是提高的,那成人我們也看到有非常多的現象,比方說我有看到前幾年有一則造假的訊息很有趣,它的標題就寫facebook(社群軟體)的使用者,那百分之多少,就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只看標題沒有看內文就分享,它的標題是這個樣子,然後這個標題呢,它還有內文,然後它的內文呢,其實就是造假的,它內文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意義的文章。

黃:它是故意的。

蔡:對,它故意的,然後它那個文章,真的被很多人分享,也就是說真的很多人都只看了那個標題,我就分享了,所以大部分人在……

黃:先分享再看。

蔡:對,所以我們就會有很多就是我覺得這個好像很有意思,我就先分享了,所以呢其實在我們人的這種很想要分享、很願意分享,就跟大家同……一同開心,一同就是去獲得這個好訊息的這樣子的概念底下,我們會分享的東西,當然我們都希望我們分享的東西是對的,所以如果這個是對的,而且這個東西是我覺得有趣的,那我當然就是優先分享,可是剛剛我們就有講到,你現在的訊息,你幾乎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確定什麼東西一定是對的,所以國外也有一個研究,他就是……他也把他在分享的時候,他有去分說你到底是不是百分之百確定這個東西是對的,就是你對它真實性的程度有多高,還有你覺得它有意思的程度有多高,那做下來以後,他發現第一種就是我們剛剛講的那種,我確定它是對的,而且我覺得它很有意思,這種我一定分享,第二種呢,其實是我沒有那麼確定它是對的,可是我覺得它很有意思,這樣我也會分享。

黃:覺得對不對沒關係,但有趣就分享了。

蔡:對,那我以前在學校,我在教科普寫作的時候,我有教學生寫假新聞。

黃:教學生製造假新聞。

蔡:對,我跟他說你要從頭到尾全部都是假的,然後等到他們假新聞寫完之後呢,我會拿給非上課學生去評斷,去評斷說你覺得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黃:夠不夠有趣。

蔡:因為我想要知道學生寫的這個假新聞到底像不像真的嘛,對,那我問的題目有兩個,一個是你到底認不認為這是真的,第二個題目是你覺得這個有不有趣、你期不期待這個標題?就是這個新聞到底是不是真的?那結果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一個數據,只要他越期待這個新聞是真的,他就越會判斷它是真的,就是他相信它是真的,所以人們其實有些時候對於你……

黃:是自我認同,是嗎?

蔡:對,你不是那麼確定的情況底下,你是傾向於去相信你想相信的東西。

黃:是。

蔡: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有那麼多的訊息,講好聽一點,我們是多元啊,你各種訊息就是百花齊放,但是我覺得一方面的缺點,就是你很難知道到底什麼東西是……才是百分之百正確,或者是其實沒有什麼百分之百正確的東西,所有的訊息都是有侷限性的。

黃:所以這個讓我想到幾年前有一個那個NGO(非政府組織)調查民眾最信賴的媒體,結果分數最高的都是我們可能覺得比較兩極的媒體,這也呼應到比如說電視台的政論節目,通常立場越鮮明的收視率越高,而且大家是真的相信我看到的東西,我喜歡的那個頻道講的話才是真的,對不對?為什麼人會有這樣的心理?

蔡:其實人……大家與其說他想要追求真實,不如說他想要追求跟自己一致的東西。

黃:對。

蔡:其實從演化上我們也可以非常理解這樣子的傾向,我們永遠都要擁抱跟我們類似的,對不對?像比方說如果我們在西方國家,我們去美國,我們看到一個跟我們臉孔很像的人,我們就會有熟悉感。

黃:會有好感。

蔡:所以我們本來就會去傾向、去找那些跟我們越相近的人,我們就會覺得說我們其實是一體。

黃:一國的。

蔡:對,那在這種情況底下,然後又加上我們現在的自媒體、網路就非常的發達的情況底下,所以在這種……在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那個群體取暖,或者是大家都可以找到這個節目或這個單位,那大家就聚在那邊,所以我們以前會說網路讓訊息很擴散,但是其實現在看起來……

黃:社群平台反而更容易這個加厚我們的同溫層。

蔡:對,它反而產生我們常常講的一種說它是團體極化,極化的概念是只要立場相近的這一群人,他聚在一起,只要聚在一起越久,他裡面那種越偏的言論,就會出現越多,就會越來越走向極端,那我們現在的網路的訊息,特別是跟社會、跟政治相關的議題,就越容易會出現這種現象,這非常極端。

黃:所以這是有心理學根據的?

蔡:對啊,因為人聚在……人一定要第一步,你要先找跟自己立場相近的嘛,對不對?那你要想啊,在相近的一群人當中,哪一些人比較容易訊息會被提出來?當然是極端的那一群人啊,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就是大家……

黃:四平八穩。

蔡:對,四平八穩的,他們就比較不容易會出現,那當那種極端的出現的時候,你因為我們現在社群的這種社群泡泡,它就又會讓那一種比較特別的訊息重複的出現,就會造成我們現在的這種極化訊息,或者是這種訊息都會往兩極跑啦,讓大部分的人就會無所適從「誒?我們現在的世界怎麼變得這麼的極端?」

黃:是,所以蔡老師就心理學上來看喔,有這個重複曝光效應,對不對?就是不斷重複了同一句話,就算它是謊話,我們也很容易就信以為真,然後還有就是說,我們特別偏愛去分享,因為分享天生就是人的天性,會因為分享的行為而感到愉悅,所以我們就會去分享,有時候就沒有去查證它的真實性,對不對?然後我們對於我們的期待的東西,或覺得有趣的東西,也都會特別樂於分享,還有您剛剛提到的這個名人效應也是,我們就會太過於相信這個媒體,或者是各界塑造出來的意見領袖的意見,然後就沒有查證,這些現象都會讓我們比較容易的就沒有去查證就分享訊息了,那面對這樣的狀況,那到底哪一些人比較容易受騙?

蔡:其實大部分人,我們通常會說容易接受訊息的人,他當然不一定是被騙,因為這背後仍然是那種說服的歷程,那第一種一定是只要這個歷程是跟你同樣的立場的,剛剛我們提過的,同樣立場的,他就容易會被假訊息所……那種說服。

黃:因為立場一致,他就不管你真的假的,他就相信。

蔡:對, 反正你是跟我同一國的,跟我同一國的其他的訊息,其他的要素就不重要,這是第一種,那第二種呢,其實如果我們去看每一種、每一個人,他不同的人格特質那種傾向的話,他大概會有幾類,他是比較容易,我們說你也不能說他容易被騙啦,應該說他容易被外界的訊息所說服,那第一種呢,其實我們會說他是比較偏向是依賴,依賴別人給他答案,那像這個我們也常常會跟一些家長去說,你願不願意花一點時間讓你的孩子養成讓他自己選擇的習慣?因為像我們以前小的時候啊,你穿什麼衣服?然後你要幹嘛、你要讀哪個科系、要做什麼?都是爸爸、媽媽或老師就跟你說:「你就是要這麼做,你這麼做以後就會有前途。」

黃:是。

蔡:對,那這樣子你就有可能會比較養出那種依賴性的孩子嘛,那依賴性的孩子,他們的特質就是我習慣聽別人告訴我怎麼做,你要叫我自己去判斷,我覺得很困難,所以你只要跟我說,我就說:「喔,好,這是對的。」

黃:嗯,太乖巧了,太聽話了。

蔡:對,沒有錯,所以我們不要養出太乖巧的人,因為太乖巧的人,你就會比較缺少我們剛剛講的那種獨立思考。

黃:批判的能力、懷疑的能力。

蔡:因為他太習慣接收訊息了。

黃:太依賴。

蔡:對,所以這是第一種依賴的,那第二種呢,我們會說他是一種易受暗示性的。

黃:怎麼樣的人比較容易受到暗示?

蔡:誒!我問你喔,你有被催眠過嗎?

黃:沒有誒。

蔡:其實在國外啊,他們在研究催眠上,他們有出一個易受暗示性的量表,因為那一些……有一些人是容易被催眠的,但我……像我,我就是不容易受催眠的,那這一種就是屬於易受暗示性很低的,就是你不容易,就是人家叫你怎麼做,你就會這麼做。

黃:不是乖巧型,我不是乖巧型。

蔡:那這種意義易受暗示性,也會跟那種訊息的接收,它會有很直接的關聯,因為它跟我們剛剛前面講的,依賴性的人格是類似的嘛,對啊,因為別人跟你講說:「喔!原來這個東西這麼好喔。」他就是對的,他容易受到別人告訴他的訊息去接受它,他就會覺得這個是對的,其實國外有一些,那一些你不能說它是邪教,但是它就是一種不當團體,就很類似在……幫你類似……我們講難聽一點……

黃:洗腦。

蔡:就是洗腦,對,那他們就會去找這一類的人。

黃:怎麼樣的人會是比較易受暗示性,他有什麼特徵嗎?

蔡:除了剛剛我們所說的那種依賴以外,易受暗示性,我們最簡單的就是用催眠來。

黃:判斷。

蔡:判斷,那催眠如果我們講得更簡單一點,就是你……如果有一個別人,然後引導你說:「你現在……你現在的手越來越重喔,越來越重,你現在的手快抬不起來囉……」像這一種,這一種其實就是你可以測試,他容不容易接受你的指令。

黃:就腦波弱的意思。

蔡:對,這個其實也是其中一種,所以現在很多那種不管是詐騙電話也好,或者是要洗腦,傳很多訊息的也好,他其實不是要洗腦所有人,他其實是要篩出當中易受暗示性的人,因為他只要找到這一群人,他只要target(對準)這一群人其實就夠了,所以他沒有要讓所有人都相信他,這是第二種,就是易受暗示性比較高的,那第3種呢,其實有時候我們會說有一些人,他會有一種焦慮依附,其實焦慮依附的概念講的比較簡單一點就是,你非常的信任我,今天我如果跟你說,你如果不照著我說的這麼做的話,我就不要你了,或者是我們兩個就切兩段,那像這種情況,你就會覺得說不行,我不能讓這個人離開我,所以他說什麼,我就照做,他講什麼,我就信,那這種他可能不是源自於腦波弱,這種他可能是源自於我跟這個人之間的依附關係,我一定要依附在他下面,那在這種情況底下,只要他依附了這個人,做了什麼行為,或講了什麼事,他接受的程度也會相對的會比較高,對,所以這3種大概是我們在這種訊息傳遞上,就很容易會被外界的這種訊息給影響比較多。

黃:是,但我發現,我自己的這個各個群組裡面,有時候發現一些高知識份子,其實也蠻容易傳假訊息,他們對自己過度自信,覺得他的……他看到的一定是真的,然後會更積極的想要把他認為真實的訊息分享給大家。

蔡:對,這又會有非常多的要素在裡面,其實我們在現在的知識的每一個領域,就會變成是比如說我是心理學領域,那我當然對我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它很有自信,可是有的時候,我們這種自信會過度的擴張到其他的領域,所以也就是說我既然是個博士,那物理我應該也懂啊,醫學我應該也懂啊。

黃:是。

蔡:對,那可是很多人就是會沒有意識到你在你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可能是真的很頂級,可是你在另一個領域,根本跟一個新手沒有什麼兩樣,那在這種情況底下就會過度的自信,然後過度的去判斷,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黃:是,有道理,因為像我自己,我自己大學是法律系,其實有些群組裡面是有很多法官、律師,當然偶爾也都會看到有一些關於醫療,尤其那時候……疫情嚴重的時候,很多關於防疫的假訊息在流傳,確實喔,這個法律跟醫學是兩個太不同的專業了,對不對?大家不要過度自信,以為我是一個法學博士,我對於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可以掌握了。

黃:剛剛宇哲老師有跟我們分享了,就可能某一些訊息只要它重複曝光啦,或者是名人說的啦,意見領袖說的啦,然後或者是人們特別覺得有趣的,這些訊息我們都會很喜歡分享,因為分享是人的天性,會讓人感覺愉快,現在有了生成式AI好像會讓人家更覺得真假難辨,更會廣為分享了,對不對?

蔡:對,其實生成式AI一剛開始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說,「哇!它這樣這麼快就可以回覆我一個我的疑問,而且它講出來好像都很有道理耶」,可是呢,當你越是在某一層的專業的人,你如果問它那個專業的事,它會煞有介事講得很篤定,然後跟你講說這個是什麼什麼,可是你一看就是錯的,你一看就會知道,那是因為你有足夠的專業,不過呢,那生成式AI出現以後,其實我會有一個想像,想像就是如果這樣子的生成式AI,它講的某一件事,它用那麼篤定的語氣來告訴你說,我告訴你這件事就是等等……,那如果不是那個專業的人,它就會很容易信以為真。

黃:沒錯,因為它一本正經,對不對?

蔡:對,那這個牽涉到我們對於語言結構的一個理解,因為它講的只要是越接近我們一直以來的這種語言方式的話,你就會不知不覺的相信它。

黃:而且它看起來會很像一個很有知識的人寫出來的東西,對不對?

蔡:對,我跟大家分享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呢,它其實是實驗者,它其實是塑造一個在影印機排隊要影印,所以他們排隊排很多人,然後呢,他就故意找一個人,就是這個人是假扮的,就比如說是我,我就直接跑去跟排隊當中的其中一個人要跟他插隊,那你想想看你要講什麼話,這個人才會願意讓你插隊?他就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呢,他就跟他講說:「不好意思喔,你可不可以讓我插隊一下?因為我很趕。」因為你很趕這件事情,他是一個正當理由嗎?

黃:每個人都說我很趕。

蔡:每個人都很趕啊,對,那另外一個版本就是:「誒,對不起,你可不可以讓我插隊一下?」他就單純這樣子講,就是少了因為我很趕,少了這一句話。

黃:結果哪一個效果比較好?

蔡:結果就發現你只要講因為我很趕,他們就比較願意讓你插隊,即使那個理由,你聽起來你覺得很荒謬啊,大家都很趕啊,為什麼你很趕我就要讓你插隊?

黃:因為你只要有理由,大家就願意。

蔡:所以你如果因為我怎麼樣怎麼樣,所以這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在我們平常生活當中,習慣的語言結構有一些特點,他只要直接出現,我們會很直接的就是……

黃:就覺得你有理由,也不管你的理由合不合理。

蔡:快思慢想的那個路徑,對,沒有錯,可是一旦你讓隊,讓他插隊之後,你才想「誒?不對阿」。

黃:我也很趕啊。

蔡:對,我也很趕啊,為什麼你說你很趕,我就要讓你插隊?對,所以這個例子其實就是在談我們剛剛講的,你只要講的話的方式是符合你平常的那種語言結構,那我們人們就會比較容易去相信它,第一時間你會很願意相信它,所以我一剛開始在那個ChatGPT出來的時候,我試過幾個問題,我會覺得「哇!它怎麼那麼厲害」,甚至我叫它幫我查過文獻,我跟它說我需要哪一種生物的智力方面有很優秀表現的,請幫我找出文獻來,它還真的列出文獻來喔,它連那個連結都給我喔,結果點進去都是錯的,所以這個看……那一剛開始,我就很開心嘛,它可以幫我完成那麼多,對,所以從這個角度上就會變成是,我們會需要比以前……跟以前相較啦,因為以前它只會給我們一些東西嘛,我們要自己去check(查核),可是現在它直接跟我們講答案。

黃:真的,我們以前在跟……在教大家說怎麼分辨假訊息,一般民眾喔,就看它有沒有這個新聞寫作的幾個要素,「誰啊」、「什麼時候啊」、「在哪裡啊」、「做了什麼事啊」,因為以前的那個內容農場的假訊息是沒有這些的,以前的那個比較遜的AI,好像亂抓的是沒有這些的,是一個沒有章法的文章,可是現在生成式AI,尤其ChatGPT太厲害了,它那……它就算是抓的錯誤訊息,它也可以寫得頭頭是道,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喔,所以就會讓你真假莫辨了,對不對?

蔡:對,因為它套用了自然語言,所以你會更願意、更容易去接受它說的是真的,所以這個在我們在談這種不實訊息的傳播上,就會讓我們變得更費力啦。

黃:對。

蔡:那特別是如果不是這個專業的人,他當然會很容易會直覺的相信,說:「這AI餒,這個是最新科技。」

黃:高科技誒。

蔡:對啊,高科技告訴我們的東西,他就會很容易去相信啊。

黃:這個就很……又回到您剛剛在提的名人效應的類似,對不對?我們會相信權威。

蔡:對啊,那特別是如果我們又進一步的知道說,喔!好,那這些生成式AI它的來源可能是後面有網路上廣大的訊息,我們就更容易會相信廣大的訊息,它就會是對的,對,那這個就會出現另外一種很難破除的,比如說我們以前醫學上不是也常常說你是酸性體質還是鹼性體質。

黃:對,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就沒有什麼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的差別。

蔡:對,沒有錯,所以……但是網路上這種酸性體質跟鹼性體質很多啊。

黃:到現在仍然,對,即使事實查核中心早就做過闢謠了,現在大家還是這麼相信著。

蔡:這是偽科學,或者是我們說這種科學新聞,你很難闢謠的一個地方,因為那樣子的論述太吸引人了,所以傳播的就很快,那你打臉的,或是你闢謠的,那就「喔!好吧,那就這樣」。

黃:比較不有趣,對不對?

蔡:對,而且心理學上還有一種,我們稱它是那種睡眠者效應,就是這件事情,如果你已經接受了,那它已經在你的腦袋當中已經停留一段時間了,那你要反轉它,其實你所花費的心力就會更多。

黃:睡眠者效應。

蔡:對,那因為一剛開始你可能……你可能還半信半疑啦,可是它只要一直放在那邊,你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資訊去糾正它,你只要放著,它就會變真的。

黃:睡眠者的意思是說?

蔡:睡眠者就是這個訊息一剛開始出現的時候,你不見得真的會相信,它的實驗其實是這樣,它一剛開始是美國的要鼓勵大家來從軍,所以呢,它就找了一些心理學家,然後給他們看從軍好啊、從軍好報效國家,就做了這個、放這個電影給他看,那一剛開始他們覺得說「哇,你看這個當軍多好的這個影片,看完你應該很想從軍報國吧」,結果發現沒有,看完了當下測,沒有,就是大家覺得說「誰相信你啊」,他不相信你喔,可是呢,隔了一、兩個月去測,它發現有效,它就發現奇怪,隔了一、兩個月以後,那一些一剛開始覺得說沒有很想從軍意願的,可是隔一段時間以後,它這個訊息發酵了,它在他內心當中已經產生這個效果,好,那心理學家的解釋是,其實我們對於訊息的接收,我們不是像照相機一樣,很明確的把所有的訊息,人、事、時、地、物所有東西都接收進來,那像那種影片啊,他的感受是會留下來的,那當兵好像很棒,然後是那種對國家、對家族都很棒的那種感覺。

黃:很榮耀。

蔡:對,留下來了,那他……但是呢,你為什麼會看到這個影片?是因為軍方或政府想要你當兵,這個訊息的一剛開始的起源,過一段時間以後,你可能就忘了,那只留下那種感覺在那邊,所以你就會比較容易去接受它。

黃:所以一個觸動人心的訊息更容易讓大家留下來。

蔡: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的訊息,都會用比較給你出現正向的感受,或者是很極端……

黃:情緒很生氣的。

蔡:對,因為這種它就會留下來,留下來久了以後,你根本不記得這件事或這句話,一剛開始你是聽誰講的?甚至你要說這是在哪一個媒體上看到的?你可能也說不出來,你只會記得說,前一陣子我有聽到那個,好像有誰說怎麼樣怎麼樣……

黃:所以那個被激化的情緒會留下來。

蔡:對,所以你就會發現少了你剛剛講的,新聞那個最重要的,到底是誰講的?那他背後的那個證據到底是什麼?那他講的這個脈絡。

黃:是。

蔡:對啊,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被這樣刪減刪減……刪減到最後就不見了。

黃:那面對這樣子假訊息的各種真真假假,也不一定都假啦,真真假假的訊息,然後讓我們留下印象、讓我們洗腦、讓我們不假思索的就接受了,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蔡:我通常都會說,不要百分之百相信你所看到的一切,應該也不是說……也不是說你完全不相信別人啦,應該是說我們的思考要保有一點彈性,這種說法可能會比較好吧?你要保有一點彈性,因為它還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就是第一個,這也是我至今就是奉行不備的一個觀念,不要覺得什麼東西百分之百一定是對的,那第二個呢,他跟你的生活,或跟你的專業愈相關的那些事件,那個專業的領域,你在接收訊息的時候,你就越需要去找到它背後的證據,「誰說的」、「這個說的人可不可靠」、「他在什麼脈絡底下說的」,因為現在很多的訊息都會剪貼嘛。

黃:沒錯,都斷章取義。

蔡,對,所以他包含他當時說的整體的脈絡,那這一個人過往,他到底講的是不是真的?那這個是因為人的訊息,那我們學科學的人就會……你的科學證據到底是什麼?那事情到底是不是這個樣子?所以只要是在跟我們自身最相關的領域,你就應該要保有這樣子去求證的態度,但是你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求證,因為我們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第三個,我覺得很重要的是,你在選擇閱聽的媒體的時候,你就必須要……

黃:來源的時候。

蔡:對,當然我們一定或多或少會接觸到一些……可能不是那麼可信的媒體,但是你就必須要知道,從這裡來的訊息它的可信度。

黃:你要打問號。

蔡:對,那從什麼訊息,比方說從我們的節目出去的訊息,它的可信度就比較高,是比較高喔,各位聽眾朋友也不是說百分之百。

黃:也不表示百分百。

蔡:對,沒有錯,我們要建立起這樣子的一個自己的這種評估,你要去了解在什麼情況底下,有哪一些人、哪一些媒體是值得相信的。

黃:是,這個是從個人的角度嘛,那如果我們要發現周遭的親友都在傳假訊息給我,我要怎麼跟他溝通?其實這是很多年輕人的困擾,說爸爸媽媽傳來假訊息之後,如果回去糾正爸爸、媽媽,或者是什麼叔叔、伯伯會被罵,說:「這個你小孩不懂啦。」或者是會覺得被打臉,打臉是千萬不行的,對不對?那我們應該要怎麼樣才能夠成功的溝通?這又是很多心理學的專業。

蔡:對,特別是這種,因為第一個,長輩跟我們之間就是有一種類似位階不對等,在位階不對等的情況底下,你直接說他是錯的,那這樣子會讓他們覺得顏面受損。

黃:「見笑轉受氣(惱羞成怒)」,原本只是覺得他傳假訊息很可恥這樣,後來就會生氣了。

蔡:對,所以多半我們會建議採用的一個態度,它更像是你提出,或者是你說你聽到了另外一個可能性,你不需要直接的去駁斥他這個東西是錯的,而是提出另外一個看法,甚至更進階一點,你可以直接接受他的看法,接受不代表說我說你是對的,我說:「喔!原來你聽到了什麼什麼……」就很像是你重複一次他所說的這個東西,那接下來你就說:「可是我在另外一個地方,我也聽到了另外一個訊息,那到底這個兩個之間,到底是不是還有什麼關係在裡面呢?那就我們可以再來找一些資料。」

黃:就先比較迂迴一點,不要馬上反駁他。

蔡:對,我們通常會比較推薦這種方式啦。就增加一個可能性,而不是我說你講的東西是錯的。

黃:就多增加一個觀點、一個看法給這個傳錯誤訊息給你的人。

蔡:對,因為我們剛剛也提過,其實長輩傳這些訊息他是好意,他其實都是善意。

黃:當然,是,都是「好康逗相報(若有好東西,大家會口耳相傳)」,對不對?

蔡:對,所以也不用把長輩看的那麼惡意,就覺得說「你們這個都是老一輩的人」、「你們的訊息都不準」,那我覺得如果我們可以用這一種,我也跟你分享一個我所聽到的東西,那他自然也會發現,原來我們同樣的事件,它其實會有不同的可能、不同的解讀,或不同的證據來源,那到底是什麼呢?他其實也會去思考,對,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要把這種長輩傳來的訊息當成是敵人,或者是你要直接去打臉,那這個是沒有必要。

黃:所以也不用太急切的要去糾正人家。

蔡:對。

黃:所以是反而是比較開放一點的說:「我也有看到另一種說法,我們要不要來參考看看?」

黃:對,在我們家庭當中,其實大部份都是這樣,不過這其實也會跟你們家庭關係有關係啦,因為比如說像心理學跟科學的部分,我就會相對的會比較直接跟我……我們家裡的親友跟他說:「喔!那這個實際情況應該要是怎麼樣……」因為這個在專業上……

黃:大家也信任你的專業。

蔡:對,可能就會比較跟他們就會有比較明顯的落差,但是如果是一般的訊息,我們就多半會用這種方式去跟大家分享。

黃:是,那在心理學上有效溝通,我們還要注意哪些技巧?

蔡:我覺得通常我們可以先,其實剛剛我們那種作法,我們可以說是它是比較迂迴的啦,就是比較迂迴說,其實它還有其他的可能性,那溝通與說服呢,我們通常會分「中央路徑」跟那種「邊緣路徑」,那「邊緣路徑」一種,就是像剛剛我們講的那一種,那另外其實現在假訊息的、不實訊息的包裝,我們剛剛有提到就是它用一些可能是可愛貓咪啊,或是狗啊,這個其實也都是走類似「邊緣途徑」,它沒有直接……

黃:夾帶的。

蔡:對,它用別的東西去引發你就是正向的情緒,或者是覺得……讓你覺得很恐懼,然後你會願意接受,這個都是屬於那種「邊緣途徑」,那「中央途徑」呢,它其實就會是直球對決(直接面對問題),你直接訴求它的直接的正確性跟理論,所以「中央途徑」你會需要你跟你對談的這一個人,那他真的冷靜下來,想要跟你討論這件事,所以我們在談說服的時候,我們多半會期待你可以先從邊緣開始,然後先讓他就是先放下,我們可能是敵對的這樣子的一個狀態,然後接下來我們再從證據面,然後從資訊面,然後開始來告訴他,其實真正的情況應該是怎麼樣,因為你要改變……徹底啦,應該我們要讓另外一個人打從心裡改變他的想法,或接受這樣另外一種想法,你終究還是要回到「中央途徑」,你要讓他真的認知到,原來這樣子才是對的,所以我不管你的訊息的取鏡的方式是怎麼做,它最終仍然……我覺得我們仍然是要……

黃:還是免不了直球對決,所以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樣的溝通的方式?

蔡:我自己最常建議的仍然是你在溝通的時候,你不需要直接的去談你是對的,還是我是對的,因為直接談對錯,它就會很接近那種辯論的狀態,那其實辯論的狀態其實也是一種好狀態,但是必須要先建立在你們兩個有共識,共識說我們現在雖然是我站正方、你站反方,但是呢,現在只是我們討論的一個過程,所以如果你們兩個是有這種共識的話,我覺得這種直接論對錯的這種爭辯的方式,我覺得是很棒的方式,因為我以前也打過辯論,我非常清楚,你用這樣子,你就可以針對某一些議題。

黃:很理性的說。

蔡: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是大部分的說服的情境通常不是這個樣子。

黃:不是這樣,是。

蔡:對,所以一種方式是,比如說我們今天可能是針對這種假訊息,我們來做一次討論,那大家還記得,剛剛我們談到的睡眠者效應,也就是說,你要說服一個人,它不會是一天一次的事情,所以……所謂的「中央途徑」跟那種「邊緣途徑」,你除了在當下,我們在說服的過程當中你可以使用以外,你後面的那些歷程,其實也都同樣的你可以去使用。

黃:所以真實訊息啊,怎麼樣像假訊息一樣可以流傳的這麼快呢?它顯然就沒辦法這麼吸引人嘛。那還有什麼手法是我們可以用的?讓真實的訊息也可以更有效的傳播?

蔡:我覺得真實訊息反而應該要去學習假訊息怎麼傳播,對,因為就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來講,它都是影響一個人他怎麼樣被說服嘛,這是態度與說服領域當中最常出現的議題,所以我們剛剛講的,那你的訊息你不能只出現一次啊,你可能要重複出現,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出現,這是第一種。那另外呢,我們也可以同樣找一些可信賴的人,或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人,然後去傳遞這樣子的訊息,像之前……

黃:然後有用一些可愛的圖……狗狗貓貓。

蔡:對,像之前疫情期間,就有找一些大家比較常見的醫師,或甚至一些演員,來去傳遞正確的訊息。其實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所以特別是這種政策面的訊息,你單純找一個專家出來,因為專家大部分大家不認識,所以在這種情況底下,你在訊息傳遞的方式上,反而沒有辦法很快地去散播,所以我覺得真實訊息反而更應該要學習你怎麼把它用我們的「邊緣途徑」,我們剛剛講的找名人,然後找一些可愛、然後讓人家有正向訊息的方式去傳遞出去。

黃:會讓人家覺得感動、能夠引發情緒的。

蔡:那這樣子反而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

蔡:那我們常常講,你要讓另外一個人接受一個他本來沒有聽過,甚至跟他本來完全相反的這樣子的一個訊息,他本來就不會是一朝一夕,不會是「我告訴你喔,今天這個訊息應該是A」,你就會全然接受,那我們如果用那種比如說百貨公司週年慶來舉例好了,那百貨公司週年慶它就是……它告訴你今天我要叫你趕快來買東西嘛,好,那它不會說,你一看到它週年慶的廣告,你就立刻來買嘛,對不對?

黃:除非有大特價,不一定。

蔡:對啊,那所以大特價,它一種就是剛好切中你的需求,可是你要想喔,週年慶它會剛好讓你只買你需要的東西嗎?不會。

黃:不會,尤其那個1111購物節的時候。

蔡:對,它一定驅動你,要叫你產生一個行為,它要說服你說來買很便宜。

黃:是,是。

蔡:所以它會有幾種型態,第一種型態當然是,我要直接告訴你這個很便宜,所以直球對決嘛,那接下來它還會有很多側面的訊息,比方說我這個週年慶,我找哪一個名人來代言啊,然後現在很多線上購物,它是不是很喜歡找那個歌手,然後歌手唱歌,那歌手唱歌完以後,就是它可能會有主播跟你說:「這個什麼東西趕快下單。」它就是一種類似邊緣的途徑啊,你看歌手唱歌跟他下單有什麼關係?沒關係。

黃:對,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我們會被影響?

蔡:可是你看歌手唱歌你開心啊,開心你就會下單啊,這個其實也跟我們現在在看有一些線上直播有沒有?會donate(捐獻),你講的這件事情「對!我覺得開心,我就贊助你」,所以這就是「邊緣途徑」,你不一定要講的東西是對的,只要你講的東西讓我開心,符合我的立場我就開心,我就會願意會給你贊助或行動嘛,所以長期的歷程上,當你一次、兩次這個訊息你重複出現,然後一天、兩天,那這樣子久了以後,他才會願意採取行動去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那週年慶最常做的就是這種重複曝光,就是讓它的這個特賣,然後讓他這個你來參加,就可以獲得什麼,這樣的訊息一直重複的出現,那你就會買單,那另外一種呢,它也很常利用我們常常說的從眾的效應,像比方說報紙,它就會說:「哇!第一天湧入上萬人。」

黃:對,還有雞蛋,缺蛋的時候,明明我不見得那麼缺,或者很多人也沒有那麼愛吃蛋,看到大家缺蛋在排隊就趕快去買一盒,也是這樣的心理嗎?

蔡:對,沒有錯,所以這種從眾,它的概念就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大家都在搶的,東西,那就是好東西。

黃:那就會更缺貨了,對不對?還有有時候新聞只要報什麼巧克力,什麼超商的巧克力,或超商的玩偶,已經這個供不應求了、大排長龍了,大家就更會去搶了。

蔡:對啊,所以像這樣子的訊息,你想想看,它其實不太有道理的,你到底需不需要蛋?應該看你家的冰箱啊。

黃:對,還有你需不需要吃那個巧克力。

蔡:對啊。

黃:大家去搶,就想要去吃吃看。

蔡:對,這個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它不是真正從「中央途徑」去影響你,不是你真的需要的,但是你只要知道說「哇!原來這個大家都很想要」,那你就會很容易去接受它。

黃:所以人都有這種從眾的心理,是不是?

蔡:對,其實從眾是天性。

黃:所以人也是像綿羊一樣,英文說follow as the sheep(盲從),所以其實人也是一樣,是不是?

蔡:沒有錯,我們講一個最……大家平常最容易出現的,各位聽眾朋友如果你有在搭捷運,你在搭手扶梯的時候,你站左邊還站右邊?

黃:右邊。

蔡:你可不可以站左邊?

黃:其實是可以的,對不對?

蔡:但是你不會站左邊嘛,對不對?因為那樣子的文化,已經塑造成……

黃:對,好像覺得站左邊會擋路。

蔡:壓力很大。

黃:但其實在安全上,應該是左右都要平衡。

蔡:都可以嘛。

黃:而且它這樣才比較平衡。

蔡:對,所以你有沒有發現,真實性跟科學性兩邊都要戰,跟我們剛剛講的從眾,它剛好背道而馳,你已經形塑這個文化,你就很難用真實性把它板平過來,所以為什麼會說這個是天性,就是因為群居動物,牠會需要一個……

黃:合群。

蔡:對,第一個合群,第二個是你怎麼知道這件事情是無害的?因為基本上,只要大家都做過,基本上它就應該是無害的才對啊,這個是我們內建在我們群居生物當中的一個天性啦,對啊,那老實說這也合理。

黃:是。

蔡:對啊,因為你在這個團體當中,你看什麼東西可以吃,大家都吃啊,大家都吃的東西,自然它應該是正常的嘛。

黃:是,所以這是呼應到假訊息是怎麼樣?我們看到很多人在傳的,我們就會跟著傳,是不是?

蔡:對啊,這就是非常容易大家廣為流傳,當然它就會是這個樣子,可是廣為流傳的東西,一定是真的嗎?它當中還有一些我們可以討論的地方,比方說心理學上有一種我們稱它為「達克效應」,「達克效應」的概念是,其實你對於這個知識、這個訊息的自信程度,跟你對於這個訊息的專業程度,它不是成正比的。對,因為我們在學習某個專業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學習曲線在你從零到十的時候,學習曲線是最快的,所以你會很瞬間覺得說你好像懂了很多,你好像什麼都懂了,我跟大家分享以前我在學心理學的時候,因為我是考插班考試,然後插班上心理學的,那個時候因為我考插班考試,心理學那門科目的分數很高,所以我進去心理系的時候,我一度覺得心理學我都懂了。

黃:即使你還沒開始讀心理系,但你覺得你都懂了。

蔡:對,可是因為我們考試要考普通心理學啊,普通心理學的意思就是每一個領域都會考嘛,那我都考很高啊,所以我覺得這個心理學我懂了啦,簡單啦,可是當我唸到大四碩班、博班的時候,我越念越覺得我不懂。

黃:真的,我們要學,然後知不足,對不對?

蔡:對,沒有錯,那這個「達克效應」呢,這是其中一個實驗,他就發現在某一個專業領域當中啊,其實自信最高的不是那些最專業的人,自信最高的其實是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所以你可以想像啊,我們在社群上,因為社群每一個人都可以分享嘛,每一個人都可以講話啊,所以呢,自然會有很多那種一知半解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說「啊!這個我知道,我趕快跟你講這個是什麼東西」,可是他們其實沒有辦法意識到,他們懂的東西可能是片面的,或者是在某一些條件底下可能是錯誤的,所以當他們很有自信的講出來,那大家看到「哇!你講的這麼信心爆棚,你是不是一定是對的」,那就會很容易被流傳,所以這是為什麼在訊息上,你很難因為很多人都講了一件事情,它就一定是對的,因為它很有可能是很多一知半解的人講的,那在這種情況底下,你相信那些很多一知半解的人所講的訊息,那它可能大家都講的都是有漏洞,或者是有偏見,或者是偏頗的東西,所以從眾這樣子的一個天性,在我們現在這樣子的一個社群,然後多元訊息的情況底下……

黃:它就會助長假訊息的這個流竄。

蔡:對,它就讓我們更難以去辨認到底什麼東西是對的,只要……因為我們容易去看到說很多人傳的就是對的,但其實不見得。

黃:是,所以除了這個從眾心理啊,其實我們在廣為流傳的訊息裡面,還有一個要提醒大家小心的,就是我們常常對一些訊息是有偏見的,但是我們沒有自知,對不對?

蔡:其實偏見說來,它又是我們人的另外一種天性。

黃:人的天性就是會有偏見?

蔡:對,其實你有沒有發現我們人很容易幫其他人做一種很有趣的,我們稱它為「歸類」,比方說大家想像一下,今天如果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場合裡面,大家彼此都不認識,那你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你突然聽到前面一個人他介紹他唸的學校跟你是一樣的。

黃:跟你一樣你就會眼睛一亮。

蔡:你是不是就會有親切感?

黃:是。

蔡:心理學家做過類似的實驗,甚至他做的很有趣,他單純用你身分證字號的末3碼一樣。

黃:連這樣子我們都會特別有好感。

蔡:對,所以更不要說你們穿一樣顏色的衣服,或者是你們星座一樣,反正任何東西一樣,你只要知道這一點,他跟你一樣,你就會對他產生好感,這就是我們剛剛講的歸類,我們會容易幫別人跟我們自己做歸類,那歸類其實很簡單就「我類」跟「他類」,那就會出現……

黃:我跟我以外的。

蔡:對,所以就會出現你剛剛講的「非我族類」,然後就怎麼樣?「其心必異」。

黃:就會排他,對不對?

蔡:對,那這個其實就是我們在談的偏見的起源啦,因為很簡單嘛……

黃:就人性是會幫人貼標籤,因為要區分誰是跟我同一族這樣子,這是為什麼啊?是一種生存的本能?

蔡:對,它是演化上的需求,對,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是在那種古老的、那種農耕或狩獵時代,今天你……你今天看到這個人,明天看到這個人,後天看到這個人,你每天看到他代表什麼?他是你鄰居嘛,那今天如果你在你的村莊看到一個完全沒看過的人。

黃:陌生人,會感覺充滿了危險性,對不對?

蔡:對,所以在我們群居動物當中,你怎麼樣去辨識這是我群,或者是對我比較安全的,就是很熟悉的這些人嘛,所以這是為什麼我們要分為我類跟他類啊,那可是它又出現這樣,雖然它是因為生存啦,可是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它就會出現我們剛剛談到的那個所謂的偏見,因為其實偏見會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它的概念就是因為只要跟我群比較不一樣的,其實你一定比較不了解他,你一定也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像我之前就曾經去幫一些公務人員的場合,我去跟他們聊就是同性的那些偏見,我在場我就問了一個問題,我就問大家:「你認為你對同志是有偏見的請舉手。」那一場100多個人,只有3個人有舉手。

黃:那他還蠻有自我認知的。

蔡:對。

黃:他自己承認他對同志有偏見。

蔡:對,那我當時,我就跟大家說:「太好了,這裡就是我應該要來談的一個地方。」最好的情況是我們應該都要承認,我們對非我族類,就是同志,就是假設我們大部分人是異性戀,那你應該要承認你對同志是有一定程度的偏見,這裡的偏見不是說他一定不好,而是他跟你是不一樣的。

黃:而是不完整的認識。

蔡:你一定對他沒有那麼清楚的認識,你對他的認識其實都是局部的,像我們也常常會有一些對原住民,或是美國他們對黑人,對亞裔人種、黃種人,它其實都是偏見的一種。

黃:甚至我們對美國人其實也有,對不對?是男人對女人,女人對男人,其實都沒有全盤的了解。

蔡:而且同樣是外國人,我們喜歡西方人啊,我們不喜歡東南亞的人啊,對啊,我們會覺得……

黃:會因為膚色而有不同的觀感。

蔡:這些其實都是偏見,所以我們常常會說你有偏見是OK的,是可以的,因為你理解到你自己知道他跟我不一樣,但重點是你一定要先覺察到你有偏見這件事。

黃:認知到我們是有偏見的,那重點是我們的行為上不要有歧視的行為,對不對?有不平等的待遇。

蔡:對啊,沒有錯,其實偏見跟歧視,偏見指的是你的想法,你對這件事情的態度,那歧視指的是你的行為,所以心理學認為,你正應該要你知道你有偏見,那你才能夠避免你不要做出……

黃:避免歧視。

蔡:歧視的行為,對,那這個回到我們在談假訊息啊,它其實也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那些說自己中立的人,通常都不太中立,因為只要你沒有辦沒辦法承認你自己是屬於某一個族群,那你就沒有辦法去辨識,到底你接受了這個訊息,到底是在你同溫層當中呢?還是它是來自於你同溫層外面的?所以知道自己是哪一個族群,然後去確認自己到底對其他的訊息有沒有偏見?我覺得這個也是要去區分我們這種不實訊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啦,因為我們其實很容易會他跟你的立場不一樣,所以他講的一定是錯的。

黃:對,立場常常決定了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蔡:對,但是立場不一樣,他講的也許是對的啊,所以這就是剛剛我們在談偏見的時候我們提到,你去意識到你自己有偏見,你去意識到你對於你另外一個立場的人的厭惡,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你必須要提醒你自己,我就是討厭他嘛,可是他講的東西有沒有可能是對的?你要把討厭這個訊息來源這件事情跟訊息本身,你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可以去分開,你才有辦法去知道說這到底是不是真的,不然就會很容易出現我們剛剛也有提到的,跟你的立場相近的,你就容易接受他,但跟你立場相近的,他講的一定是對的嗎?

黃:是,那但是您剛剛說大家會以為自己是中立,其實不中立,在心理學上有沒有研究說人到底有沒有可能真的中立?

蔡:我是沒有看過這類的研究啦,不過我覺得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因為所謂的中立,他又會牽涉到你在不同的議題層面,比方說國外他們比較常討論的是墮胎合法化的議題,或者是他們對於種族歧視,那現在還有比較多在討論那種性別認同,LGBTQ(同志族群單字的集合體)那一類的議題,所以所謂的中立,它會出現在各個不同的光譜上,因為跟你議題不一樣,你的態度就會不一樣嘛,所以你在回到我們剛剛講的自我歸類,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因為你所處的,你自己的那個狀態,你本來就限定了某一個區域,比方說我是學心理學的人,我是南部人,我本來就沒有辦法比較理解在北部人的理工男,或者是新聞相關的人,他們的狀況是什麼?所以這個跟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是有關係的,所以你永遠不可能就是有那種中立,然後了解所有情況,但是呢,我們在講的中立,意思是保持著可能性,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你在面對訊息的時候,你願不願意接受有可能出現跟你立場不一致的人的訊息進來,所以那樣子的懷疑態度,正是我們在面對未來這些紛多訊息最重要的一個態度啦。

黃:是,在最後啊,這個宇哲老師可不可以跟我們再總結一下,就是面對假訊息的威脅,還有這個尤其是這個AI的生成式的這些工具出現之後,假訊息的產量就越來越大了喔,那這種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怎麼自處?然後在心理學上,我們怎麼樣做好自己心理的調適,然後怎麼樣有效的溝通?

蔡:對,那我們總結一下剛剛前面談的,其實我覺得我們最重要的因應,當然第一個就是你不要輕言相信你所接收到的那些訊息,即使它是你的親朋好友告訴你的,那第二個,如果你真的很需要去針對某一件事情去確認的話,你要往後去確認它的訊息來源到底是哪裡?那個訊息來源到底是不是可信的?然後這個訊息出現的時候,它整體的脈絡是什麼?那如果是科學知識的話,你有沒有辦法找到它最根源的那個出處在哪邊?如果你可以找到這一些比較深度的訊息的話,那它的可信度會提高,不過還是要提醒,可信度只是提高而已,不代表它是真理,就算是科學它還是會錯。

黃:對,「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對不對?老師告訴你們的,也不見得是真理。

蔡:對啊,愛因斯坦也錯過,所以我們不要認為錯誤是絕對不好的事啦,重點是你要保有那個彈性,所以如果我們在面對這些訊息,你可以做了前面我們談的這些基本功,然後再加上你慎選那一些訊息來源,其實至少你在大部分的生活情境底下,都不會受到太多假訊息的干擾啦。

黃:還有您剛剛也有提到一些溝通的技巧也都是,其實重點都是我們保持一點開放的心態,然後溝通的時候,也不要就直指人家的錯誤,然後把人家歸類為敵人,要打擊什麼的,而是提供另一種看法,比較討論式的方式,辯論式的方式,然後慢慢來說服。

蔡:其實討論式的方式,就我自己的學習歷程來講,它確實不容易,因為我們的直覺就是告訴你這是錯的,對,所以……

黃:「你怎麼都說不聽呢?這就是錯的嘛。」對不對?

蔡:對啊,所以我在學習心理學的歷程,也是一直不斷的在提醒我自己說,當你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特別是我在面對學生,或者是在面對自己的孩子,你必須要讓自己先停留,你先稍微停留一下,你才能夠不要依照你自己的那種情緒直接衝出來說:「你這個是錯的。」你只要可以停留,那可能3秒鐘、5秒鐘,那你就可以思考,你的腦袋當中就可以出現另外一種比較好的回應的方式,就是我們剛剛講的,我們來想想看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或是我有聽到另外一種說法,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取代我們直覺的、情緒上的那一種直接的回應,因為我們最容易覺得聽到跟我立場相反的,你直接衝出來的,那個很多都是情緒所驅動的,因為我就是你怎麼可以獲得跟我完全不一樣的訊息,那是假的。

黃:好,非常謝謝宇哲老師今天的分享。

蔡:謝謝。(校對:李建甫|更新: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