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議題觀察室】選戰攻防拋「重啟服貿」 專家提出重啟考量點
陳培煌、馬麗昕/報導
媒體於5月1日獨家披露柯文哲競選團隊在尚未公布的「國家政策白皮書」中,主張開啟兩岸的兩會協商機制、貨貿、服貿談判。報導發出後,引發各政黨、學界、網路正反聲量,也讓10年前的服貿議題、太陽花運動再次成為輿論以及選戰攻防焦點。
發布日期:2023-07-07
【議題觀察室】 質譜儀驗證未檢出 為何板橋幼兒園8幼童血檢有「微量反應」?
記者陳偉婷、許雲凱/報導
新北市板橋幼兒園疑似餵藥案在6月29日有重大調查進展,新北地檢署公布,偵辦幼兒園人員涉嫌餵食幼童不明藥物案,36名幼童毛髮檢體經雙重質譜分析驗證,結果均未檢出「巴比妥類藥物」及「苯二氮平類藥物」共47種藥品。
在司法調查中,除了醫學檢驗證據,此案仍有諸多尚待比對、確認之處,新北地檢也表示,案件尚未結案,會站在保護幼童安全的立場,以公正、客觀、...
發布日期:2023-07-01
【議題觀察室】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專家教你如何使用
記者陳培煌、陳璽安/報導
國防部日前公布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手冊公布後,引發媒體報導與政論節目討論,包括戰時可能發生停電導致網路斷線、電話不通的情況,但手冊內容呈現大量QR Code、App與網頁連結等資訊,並提供各種緊急應變專線,實用性遭質疑。
發布日期:2023-06-30
【議題觀察室】巴比妥事件簿 時序和爭議懶人包
記者許雲凱/報導
2023年5月新北市板橋私立幼稚園爆發疑似餵藥案,由新北地檢署偵辦,6/29公布36名幼兒毛髮的質譜儀分析結果,均未檢出巴比妥和BZD。7/12宣布案件偵結,查無餵食不明藥物及不當管教證據,被告8人不起訴。
6月15日汐止某幼兒疑似驗出BZD案,則是由士林地檢署偵辦。士檢6月28日表示,該幼兒尿液、毛髮經質譜儀檢驗,並無驗出藥物,因此簽結此案。...
發布日期:2023-06-28
【議題觀察室】新北板橋某幼兒園疑似餵藥案是「烏龍」? 4大QA釐清爭議點
記者陳偉婷、許雲凱/報導
巴比妥事件簿 時序和爭議懶人包
重要更新【2023/6/29】:
新北地檢署於6月2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板橋幼兒園採檢36名幼童毛髮檢體,檢驗結果為未檢出巴比妥酸鹽類和BZD藥物。
板橋幼兒園餵藥爭議從5月中持續延燒,從家長質疑得不到協助而自行檢驗,在總統大選氛圍下,很快被捲入政治攻防戰,包含:初檢檢驗單誤讀,一度引發全國家長恐慌,特定縣市在輿論和政治考量下,...
發布日期:2023-06-28
【餵藥案風波】我家寶貝該去檢驗嗎?4大重點一次掌握!
記者/陳偉婷、許雲凱、馬麗昕
新北市幼兒園疑似餵藥案正由檢調偵辦中,目前事態未明,網路傳言多,從傳言觀察,能夠感覺民眾的焦慮,尤其是家有幼童的家長更是緊張。近日有醫院、部分縣市已陸續喊出家長若有疑慮,可循特定管道免費採檢,適用範圍擴及全台,專業的篩檢議題夾雜著政治攻防,更讓人霧裡看花。
當重大議題發生時,若民眾無法及時得到正確資訊,錯假訊息就可能見縫插針,...
發布日期:2023-06-17
【議題觀察室】 迎戰新冠疫情第四波 6大關鍵問答
記者陳偉婷/報導
新冠疫情近日有升溫趨勢,查核中心觀察到,最近有關疫情的傳言又變多,有些是善意提醒民眾注意防疫、戴口罩;但也有傳言宣稱近期住院倍增、傳染速度比一開始疫情快10倍、政府都不管等說法,也反映民眾對疫情有所焦慮。
查核中心採訪公衛專家暨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並整理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陳秀熙教授「新冠肺炎科學防疫」直播、...
發布日期:2023-05-25
快速掌握猴痘(Mpox)疫情的10個問答
記者曾慧雯、陳偉婷/報導
台灣近期Mpox(猴痘)疫情升溫,已連續數週都有個案發生,疾管署在2023年4月18日的疫情週報公布4月9日至15日疫情狀況,新增15名Mpox確診個案,其中有13人是本土個案。
世衛已於2022年11月使用「mpox」取代猴痘一詞,降低命名可能造成的誤解或歧視。本文將會以mpox來取代猴痘的名稱。
隨著個案數增加、疫情可能持續升溫,查核中心採訪專家,...
發布日期:2023-04-20
【AI愈快 心要愈慢】打造可信任資訊生態 成為駕馭AI的正氣魔法師!
記者馬麗昕/報導
chatGPT、AI生成圖像工具等AI工具的蓬勃發展令全世界驚豔,宣告將進入全新的AI紀元。網路世界彷彿在短時間內出現神奇魔法,AI生成影像(AIGC)生成速度快,品質精緻,且技術使用門檻降低,任何人都能成為AI魔法師,「彈指之間」變造出精美又寫實的影像,甚至變造出難以破解的合成影音、陰謀論、詐騙資訊。
查核中心近期觀察到,從今年開始,有利用AI技術合成比爾蓋茲的聲音假影片...
發布日期: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