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瑞薩紀錄片到華山】杜奕瑾談假訊息:「裴洛西訪台,網路上每4則訊息,只有1則來自真實帳號」
2023年3月24日,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看見真實 守護人權防線—A Thousand Cuts】特映會暨映後高峰論壇,邀請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台大新聞所退休名譽教授張錦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等四位重量級講者出席映後高峰論壇,探討假消息資訊戰及生成式AI科技快速發展的情況下,...
發布日期:2023-03-31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2023你必須關注的6件全球大事!國際新聞對台灣人為什麼重要?如何正確解讀國際新聞與全球政經局勢?專訪翁履中(逐字稿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節目資訊
播出時間:7 月 1 日起,每周日 17:05-18:00
收聽方式: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官網 60 天隨選收聽
📌邀訪來賓
德州大學全球拓展計畫負責人 翁履中
📌完整訪談內容Podcast
發布日期:2023-03-30
【瑞薩紀錄片到華山】張錦華:越熟悉認知作戰,民粹主義就不會讓人們血脈賁張
2023年3月24日,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看見真實 守護人權防線】《A Thousand Cuts》紀錄片特映會暨映後高峰論壇,邀請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台大新聞所退休名譽教授張錦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等四位重量級講者出席映後高峰論壇,探討假消息資訊戰及生成式AI科技快速發展的情況下,...
發布日期:2023-03-30
【瑞薩紀錄片到華山】羅世宏:新聞業的危機,將是民主慢性死亡的警訊!
2023年3月24日,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看見真實 守護人權防線】《A Thousand Cuts》紀錄片特映會暨映後高峰論壇,邀請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台大新聞所退休名譽教授張錦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等四位重量級講者出席映後高峰論壇,探討假消息資訊戰及生成式AI科技快速發展的情況下,...
發布日期:2023-03-29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給五星好評換折扣的「見證式廣告」你我也是假訊息的製造者?!新聞有價,應該與平台議價、分潤,還是成立基金?(逐字稿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節目資訊
播出時間:7 月 1 日起,每周日 17:05-18:00
收聽方式: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官網 60 天隨選收聽
📌邀訪來賓
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 理事長 邱繼弘
📌訪談精華短片
發布日期:2023-03-29
【2023/3/20-2023/3/26】闢謠TOP10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觀測到,近期由於普發現金6000的措施宣布,民眾熱傳的傳言數量比上一周暴增1.5倍,主要是流傳跟普發現金相關的提醒,民眾非常關心普發現金的線上登記是否安全。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把近期一週的謠言大小事,整理如下:
|傳言戳中民眾對普發現金的資安外洩擔心
查核中心觀測到,近期一周轉傳熱度最高的是一則,提醒民眾線上登記要提供身分證號、健保卡號和銀行帳號,一次性資料管理差,...
發布日期:2023-03-27
研究:呼籲社群平台建立獎勵機制 來提升用戶資訊辨識
記者何蕙安/編譯
社群平台用戶分享錯誤資訊,是因為他們被假訊息騙到嗎?劍橋大學與紐約大學心理學家的最新研究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他們透過實驗發現,只要有適當的誘因—可能是獎金或文字激勵,都能有效激發人們辨識出真假資訊的動機,建議平台可以設計出機制鼓勵人們樂於「分享正確資訊」。另外,研究結果也顯示,人們若政治立場先行,在政治同溫層發言,辨認訊息的能力也會下降。...
發布日期: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