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這個影片的現象叫做努責現象,運動憋氣導致胸腔內壓增高,血壓上升,靜脈減少,心臟輸出不足,不論年紀長幼, 都盡量不要突然站起或彎腰!」?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5版】
一、專家指稱,「努責現象」指的是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 。民眾若突然憋氣,像是舉重、蹲廁所時,都可能會導致腹壓上升,抑制靜脈血回流,腦部血流不夠,進而昏厥。
二、專家檢視影片指出,此影片並不是努責現象。可能是久蹲後可能會出現的姿勢性低血壓,造成意識昏厥。努責現象也與彎腰和突然站起無關。
三、專家建議,...
發布日期:2021-11-05
【部分錯誤】網傳「吃竹炭食品會得塵肺...即使是真的能吸收毒素,也極易導致體內水電平衡紊亂...細微顆粒很可能吸入肺中並吸附在肺葉上,吃下去後很難排出體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3版】
一、專家指出,食用竹炭食品不會使竹炭顆粒進入肺部,因此也不會造成塵肺症。
二、專家指出,食品添加的竹炭粉是作為著色劑使用,添加量非常微量,難以造成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也沒有吸附毒素或排毒的作用。
食用竹炭食品確實沒有排毒效果,但不會造成塵肺症或電解質失衡,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11-03
【部分錯誤】網傳「身體若出現這6個信號,表明你身體藏有血栓,血管阻塞!這個方法(多運動、多喝水、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預防血管堵塞」?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3版】
一、醫師指出,「血栓」是指血管堵塞影響循環,分成「靜脈血栓」和「動脈血栓」,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
二、醫師指出,傳言提及的症狀雖可能與血栓有關,但也可能肇因於其他疾病,傳言宣稱有這6個症狀就是身體有血栓,並不正確。民眾若有不適,應就醫接受醫師專業判斷。
三、醫師指出,運動、多喝水有益健康,也有預防血栓的效果;但高密度脂蛋白是否能預防血栓,...
發布日期:2021-11-03
【部分錯誤】網傳「飯前香蕉百病消:抗憂鬱症、防貧血、降高血壓、除便祕、解宿醉....」?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29版】
一、專家表示,不管是飯前或飯後吃香蕉,對於營養吸收並無太大差別。但胃部功能不佳的民眾,宜飯後再吃香蕉。
二、專家表示,並無相關研究證實香蕉能「解宿醉」、「體溫控制」、「防蚊蟲叮咬」。
三、專家表示,香蕉含有鉀離子、多酚類等抗氧化物質,對穩定血壓有幫助、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對於三高慢性病患者,是健康的食物,但僅有保健效果,並無法治療疾病。
四...
發布日期:2021-10-29
【部分錯誤】網傳「終於有西醫肯告訴大家各種西藥有什麼副作用了...咳嗽吃止咳化痰的藥、抗生素,會將本來要排出體外的病原菌又壓回身體裡...過敏是排毒,用藥會將本來要排出來的毒素壓進身體裡...」?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28版】
一、專家指出,傳言的敘述多處錯誤,例如「吃消炎藥會將病原菌壓回身體裡」、「用過敏藥會將毒素壓回身體裡」、「溫度40度大部份病毒將被燒死」、「發炎是將血液中的病毒和細菌集中」、「止痛藥會提高罹癌的可能性」......等,均不是事實。
二、專家指出,發燒與發炎均是身體啟動免疫反應的機制,但過度發燒、過度發炎會影響身體機能,此時用藥反而可保護身體。...
發布日期:2021-10-28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蘋果籽含有劇毒氰化物..不要把整個蘋果放到榨汁機裡榨汁來喝」?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28版】
一、網傳影片來源為一個《抖音》帳號,該帳號內容為許多科學實驗,且在發布網傳影片4天後,該頻道又針對蘋果籽發佈一則糾正和補充的說明影片。
二、專家表示,蘋果籽的氰化物含量非常少,並非劇毒,且要咬碎才會釋放,每一顆蘋果籽所含的氰化物很低,若要達到氰化物中毒狀態,成人可能需要吃到150顆以上蘋果籽才會中毒,並不符攝食常態。民眾吃蘋果時就算吃進蘋果籽,...
發布日期:2021-10-28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高血壓不用藥!每天喝一杯普洱茶,血壓從170降到110,人人都適用...常常喝普洱茶可降低血脂」?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27版】
一、專家指出,普洱茶對降血壓的效果尚無實證研究支持,且茶飲不能取代藥物的功能。傳言宣稱「高血壓不用藥」、「每天喝一杯普洱茶,血壓從170降到110」過於誇大。
二、專家指出,茶含有咖啡因,反而會加快心跳,並不會「減緩心率」,傳言宣稱「喝普洱茶可降低心率」,不符事實。
三、專家指出,有研究指出普洱茶有降低血脂的效果,但普洱茶仍不能完全取代藥物的功能...
發布日期:2021-10-27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奶茶的危害有多大...女孩每天喝大量奶茶中毒昏迷,抽血發現血有一半乳白色,確診銅正酸中毒...高糖、高脂、反式脂肪酸、咖啡因超標,這是奶茶的四大元兇」?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27版】
一、專家表示,一般市售奶茶確實可能有高糖、高脂的疑慮,但網傳喝每天大量奶茶會導致酮酸中毒並不正確。酮酸中毒多發生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人若沒有罹患糖尿病,並不容易發生酮酸中毒。
二、專家指出,長期高糖高脂飲食確實可能讓血液出現乳糜狀脂肪,但應不會出現網傳宣稱「抽血血有一半乳白色」。正常血液經離心去除血球後,血漿為清透黃色;但乳糜血者,...
發布日期:2021-10-27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搭飛機上廁所,腸子都被吸出來...肛門是有問題的人,上飛機的廁所要很小心...高空的時候,馬桶的內外壓力差很大,也有人即使沒脫肛,屁股也被吸住」?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26版】
一、網傳影片引述時任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的發言。星宇航空發言人聶國維表示,張國煒的這段發言主旨是說明飛機上的馬桶設計原理,以及機上馬桶的吸力很大。實際上,飛機馬桶的設計留有空隙,一般人在飛機上使用馬桶,不用擔心被吸住。
二、專家指出,大型商用客機的馬桶是利用馬達吸氣形成負壓,沖水吸力確實很強,但是已利用座墊設計留有空隙,...
發布日期:2021-10-26
【部分錯誤】網傳「省電燈泡的危險性...這隻腳的主人,換燈泡時摔破了燈泡...又不慎一腳踩上碎玻璃...因汞中毒,腳上的皮膚肌肉組織無法停止的壞死」?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20 版】
一、專家指出,網傳照片是傷口反覆感染造成潰爛,不是因為「汞中毒」。省電燈泡的汞屬「元素汞」,若吸入可能汞中毒,但不會造成傷口潰爛。
二、專家建議,省電燈泡含有汞,若不慎打破,可以讓環境通風,戴口罩、手套或用夾子蒐集燈泡碎片,避免被碎片刺傷或是接觸到含汞的螢光粉,再將燈泡碎片裝在密封容器裡,交給清潔隊回收。注意不要使用吸塵器,...
發布日期: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