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部分錯誤】網傳「這陣子先不要吃蝦,全台已經有7個縣市出現了『十足目虹彩』甲殼類病毒!」?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6/21版】
一、傳言所稱「全台7縣市有蝦子染十足目虹彩病毒」,為2020年6月中旬之新聞事件,染疫蝦場已按檢疫機制通報,全數銷毀。此訊息並非近期事件。
二、台灣檢疫單位從2020年5月起,主動抽檢蝦類養殖場,驗出陽性則全數銷毀,而進口蝦採逐批檢驗,檢測為陽性也會當場銷毀。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檢測出陽性的蝦場,已全數銷毀及消毒。2021年前5個月,...
發布日期:2021-01-19
【錯誤】網傳照片稱「這是小學課本,在教萊克多巴胺是高蛋白質食品...」?
網傳照片裡的書,是美國肉類出口協會於2012年出版的繪本,並不是小學「教科書」內容。
因此,傳言指稱有「萊克多巴胺內容」書籍是小學教科書,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1-18
【部分錯誤】網傳「家裡如有過剩物資,例如吃的、擦的、用的、洗的、穿的不要丟,可以直接寄給以下單位」?
一、查核中心於2021年1月求證傳言所提的各組織,多數暫時無募集物資需求,民眾捐贈前,可致電各單位洽詢最新情況。
二、水門靈糧堂近期(2021年1月)正在募集課輔班所需的交通車。
三、有四家組織訊息需更正,包括:都蘭書屋數年前更名為「基利心山小學堂」,聯絡人電話需更新;峻陽基金會已停辦課輔班;橋頭國中棒球隊未於網路募集物資,亦無物資需求;馬仕部落文化協會,而非馬仕文健站,且該協會有長期、...
發布日期:2021-01-18
【錯誤】網傳「韭菜炒雞蛋可補腎、補脾、補陽虛,可治好糖尿病的腿腳水腫,也是尿失禁及預防攝護腺肥大的最佳選擇」、「喝韭菜汁後,結石會隨尿液漸漸排出體外」?
一、中醫師指出,韭菜有補腎、補脾、補陽虛之效果,但僅能調理體質,且不適合熱性體質者服用。
二、專家指出,韭菜沒有傳言宣稱的「治好糖尿病造成的水腫,治尿失禁或預防攝護腺肥大,幫助排出結石」等作用。
綜合以上,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1-15
【部分錯誤】網傳「萬芳醫院的密招...喝溫熱開水再喝原味咖啡,流鼻水、打噴嚏、頭痛都慢慢不見了...咖啡可以加速排尿,把病毒從身體裏『洗』掉大部分...咖啡會讓免疫功能提振起來」?
一、萬芳醫院醫師指出,萬芳醫院院方與醫師均不曾發布傳言所稱內容。
二、醫師指出,感冒可多喝水,而喝咖啡確實能緩解部分感冒症狀,但無法治療感冒。平日不喝咖啡的人,不建議在感冒時喝咖啡。
三、醫師指出,咖啡因能提神,但無法提升免疫力。
四、醫師指出,感冒時,病毒大多集中在上呼吸道,不能用排尿來排除病毒。傳言稱「排尿可把病毒從身體洗掉」,是通俗講法,但不符合科學證據。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
發布日期:2021-01-15
【錯誤】網傳「最新喬貴賓主任醫師報導:90%的新冠病毒遇到茶水混合一分鐘就消失殺滅了」、「日本研究...發現多喝茶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
一、傳言所引述的研究是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之研究。此研究發現,日本市售茶飲有讓新冠病毒「不活化」之效果,但研究團隊明確指出,此研究並未證實喝茶能預防感染新冠肺炎。
二、網傳影片為廣東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喬貴賓去年底發布之影片,他在1月7日發布另一段影片,重新說明「喝茶無法消滅新冠病毒」。
三、專家指出,日本此項研究無法推論「喝茶就能消滅新冠病毒」。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1-14
【部分錯誤】網傳「CDC公布的最後六例家庭感染要注意的地區是新店的慈濟醫院...案例32的外勞在雙和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現不准進入」?
一、傳言稱「近期公布六例家庭感染」、「案例32」等,均為2020年2月底之個案,所提資訊均為過時訊息,不能作為現況之參考。
二、查核記者實際查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1月14日)均正常運作。傳言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現不准進入」,為錯誤訊息。
三、傳言提及的三家商場,確實於1月12日進行環境消毒。
四、此傳言從1月13日流傳,查核記者1月14日與15日檢視桃園署立醫院掛號系統,...
發布日期:2021-01-14
【錯誤】網傳「疫情持續延燒...新竹市的元培醫校已經封校,不曉得有多少人要隔離」?
一、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從1月11日起放寒假,學校行政人員、部分實驗室均正常運作,並未「封校」。
二、針對案例839之就讀學校,已按指揮中心規定,將曾在同一教室的39位學生與4位老師進行檢測並隔離,14日公布43人結果皆為陰性。1月17日擴大採檢76人,目前76人採檢結果均為陰性。該校按規定消毒校園,目前正常運作。
因此,傳言指稱「元培已經封校」,為「錯誤」訊息。
【2021/1/18更新聲明...
發布日期:2021-01-14
【錯誤】網傳「水果標籤上數字開頭是8,就是基因改造的水果」?
一、進口水果的標籤為「8字頭」,曾被國際食品標準聯合會設定為基改作物之代碼,但2015年已改為傳統慣行農法栽培水果,因此,「8字頭」並不代表基因改造農產品。
二、台灣並未開放基改水果種植或進口,民眾不必擔心會買到基改水果。
三、台灣核准進口的基改農產品只有五種: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與甜菜根,作為飼料和加工之用。
四、民眾無法以食物本身外觀判斷是否為基因改造,而根據法規,食品含超過3%...
發布日期: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