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親俄造謠者新手法:發布假查核報告來嫁禍烏克蘭

【烏俄戰爭】親俄造謠者新手法:發布假查核報告來嫁禍烏克蘭

記者何蕙安/編譯

當全球媒體與查核組織極力破解圍繞烏俄戰事各式錯誤資訊之際,造謠者也搭上順風車,借用「事實查核」的權威,來製造假訊息。研究者發現,有號稱破解烏克蘭假訊息的「查核影片」,其實是「自導自演」假訊息,目標是影響被真實戰爭畫面撼動的俄語觀眾。

非營利調查媒體《ProPublica》近期發布的調查報告,揭露這個在過去戰爭衝突中未見的新型態假訊息行動。其巧妙之處在於,這些假事實查核影片無需在網路上造成轟動——俄羅斯國營媒體自會接手,在電視上報導、引用這些「查核影片」,指控烏克蘭製造假訊息。

在台灣,事實查核組織也破解了一些披著「事實查核」外衣、宣稱是揭露西方媒體造假的網路傳言,如「舊爆炸受害者照片」、「CNN造假」或「西方媒體擺拍」,其手法主要是拿過時或無關的影像移花接木。而《ProPublica》報導的「假查核影片」,手法更為精細:造謠者先製作假影片,然後再自己破解,再用以抹黑烏克蘭。

無獨有偶,網路資訊研究機構《DFRLab》最近也發布一篇案例研究,檢視有62.5萬追蹤者的Telegram頻道「反假戰爭」(Война с фейками;英譯War on Fakes),是如何假借「事實查核」之名,來行「散佈假訊息」之實。

新攻擊方式:自製假影片並發布破解影片 嫁禍給烏克蘭

美國克萊門森大學媒體鑑識中心(Clemson University’s Media Forensics Hub)共同主持人、副教授派翠克.沃倫(Patrick Warren)是「假查核影片」的發現者。他在Telegram俄語頻道看到一個宣稱破解烏克蘭假訊息的影片,當他想要進一步了解影片中所指的「烏克蘭假訊息」的流傳情況時,卻遍尋不著。

沃倫看到的「查核影片」主要是比對兩個畫面(如下圖),上方畫面中的車身標示此次代表俄軍的字母「Z」,畫面上的俄文寫著「烏克蘭軍隊拿下俄羅斯裝備」;下圖看似一模一樣,但車身上卻是烏克蘭國旗,俄文字幕顯示「2019年烏克蘭畫面」。「查核影片」指出,烏克蘭變造2019年的舊影像,以後製加上「Z」,企圖展現勝利的假象。

圖1:讓美國克萊門森大學媒體鑑識中心共同主持人派翠克.沃倫(Patrick Warren)起疑心的「假查核影片」」/擷自《ProPublica》

破解線索:假影片沒有流通在各種平台 僅出現在破解文

這個不尋常的情況引起了沃倫的注意,在與《ProPublica》知名調查記者克雷格.席佛曼(Craig Silverman)的合作下,他們總共偵測了十多個破解疑似並不存在的「烏克蘭假訊息」的影片。這些影片都有一個特徵:被查核的「烏克蘭假訊息影片」此前都沒有在任何平台上出現過,而是跟著「查核影片」首度亮相。

另一個可疑的「查核影片」,也是兩個相似的畫面上下並排(如下圖),影片上的俄羅斯文解釋,上圖是烏克蘭近日宣稱的俄羅斯飛彈攻擊影片,下圖則是2017年一個軍火庫爆炸事件的畫面——宣稱烏克蘭正在散佈「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謊言。

「這是我第一次觀察到這種所謂『假訊息嫁禍行動』的現象。」研究俄羅斯網軍攻擊與假訊息行動的沃倫說,「就像是俄羅斯人假裝自己是烏克蘭人在傳播假訊息。」

圖2:《ProPublica》報導的「假查核影片」之一。根據影片上的俄文介紹,上方影像是烏克蘭宣稱的俄羅斯飛彈攻擊影片,下方則是2017年軍火庫爆炸事件畫面,顯示烏克蘭是拿舊影片「移花接木」/擷自《ProPublica》

破案方式:用後設資料(Metadada),發現假「查核影片」和假影片同檔名

克萊門森團隊與《ProPublica》主要是透過影像的「後設資料」(Metadata)來破解這個新資訊戰手法。後設資料是埋在影像檔裡的數據,可以顯示許多檔案資料,包括拍攝時間、使用過何種編輯軟體,以及製作影片時使用的原始影像檔名稱等資訊。

研究團隊發檢視這些假查核影片的後設資料,發現裡面包含了兩個同樣名稱的影像檔——也就是說,製作者在製作「查核影片」中的比對畫面時,只使用了一個影像檔,並複製了另外一個,並列在一起,再各自加上文字。

克萊門森媒體鑑識中心的另位共同主持人、副教授達倫.林維爾(Darren Linvill)解釋,如果如「查核影片」宣稱影片中是「烏克蘭假訊息」與「原始影像」等兩個獨立影片,後設資料應該會顯示兩個不同的影片檔案名稱。

「不管是誰製作了這些破解影片,他一邊製作了假影片,然後又一邊破解這個假影片。」林達爾說。他的團隊與《ProPublica》也做了實驗,若在同一個影片放進兩個同樣的影像檔,後設資料的確會出現兩次同樣的檔案名稱。

至於在另外一個宣稱破解「假基輔爆炸影片」的查核影片中(如圖3),後設資料顯示影片中的爆炸聲音與特效是以軟體Microsoft Game DVR後製上去的。由於該「假爆炸影片」除了出現在「查核影片」中,此前並未流傳於網路上,顯示「查核影片」的製作者可能就是「假爆炸影片」的製作者。

《ProPublica》報導指出,目前仍不清楚是誰製作了這些影片,或是這些影片是來自單一或多個來源。

圖3:《ProPublica》報導的「假查核影片」之一。影片上的俄文宣稱上方影像是烏克蘭製作的假基輔攻擊影片,下方則是2017年的畫面,顯示烏克蘭是拿舊影片當素材。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影像中的後製後疑似是發布查核影片的製作者所為/擷自《ProPublica》

假報告的攻擊目標:俄羅斯語言群體

這十多支假查核影片主要是在Telegram親俄的頻道中流傳,累積有超過100萬觀看數。他們也逐漸外溢到其他平台,累積有上千個轉推與點贊,在Reddit上也有人在辯論影片的真實性。

沃倫分析,這些影片的目的,是要讓俄語區的觀眾在看到被殲滅的俄軍殘骸與烏克蘭城市被砲彈摧殘的影像與故事時,產生懷疑。

「『假事實查核』會這麼有效的原因是,你不用去說服某人這是真的,就可以讓人對於『該相信什麼』而產生質疑。」沃倫說。

在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戰事已邁入第16天。俄國迄今仍堅持這是一場「特別軍事行動」,拒絕使用「戰爭」或「入侵」一詞;同時也打壓媒體報導,甚至通過新法以重刑嚇阻媒體散佈與官方論點不同的「假新聞」,封鎖西方社群平台與國際媒體,阻斷俄羅斯民眾取得官方資訊以外的管道。

在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的報導中,「特別軍事行動」進行地十分順利,宣稱那些所謂俄軍受挫、俄軍空襲烏國平民居住區域的說法是烏克蘭資訊行動或是烏克蘭自導自演,並幫忙傳播沒有根據的「烏克蘭有生化武器」的陰謀論。

假報告的回馬槍:「事實查核」的可信度被濫用

Telegram上的頻道「反假戰爭」是另個打著事實查核之名、傳播虛假論述的代表案例。「反假戰爭」頻道2月23日才成立,但在俄羅斯國營媒體與媒體名人的轉推之下,迄今已暴漲至62.5萬追蹤者。

《DFRLab》的研究員英格麗.狄金森(Ingrid Dickinson)指出,「反假戰爭」的管理者宣稱自己並不參與政治,但其發布的內容卻帶有明顯的親俄立場,包括使用「特別軍事行動」來指稱這場戰爭。

狄金森的研究指出,「反假戰爭」頻道的內容並非完全偽造,但試圖為當前情勢提供不同的說法,包括轉變事件脈絡、質疑事實,甚至宣揚一些誇張的論述,例如號稱戰爭影像中的人其實是演員與事先安排好的飛機。

成立至今,「反假戰爭」已發布了數百個極具爭議的說法,包括宣稱「在基輔電視塔遭被砲轟後倒在路上的屍體,是從附近的太平間搬過去的」;也反駁了數位調查組織《Bellingcat》發布的「俄軍使用集束炸彈(真空彈)」報告,表示攻擊痕跡是烏軍所留下。

雖然「反假戰爭」發布的內容宣傳意味濃厚,但其「事實查核」的性質,仍被俄羅斯媒體視為某種「客觀」材料,多次被引用來反駁烏克蘭方的論述,甚至連俄羅斯外交部也推薦其內容。

「現階段我們仍不確定是誰在操作『反假戰爭』頻道,但從其快速增長與受到所有俄羅斯國營媒體廣泛支持等情況看來,都讓人對其運作有所質疑。」狄金森說。

推薦閱讀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專區〉

參考資料

Craig Silverman and Jeff KaoIn the Ukraine Conflict, Fake Fact-Checks Are Being Used to Spread Disinformation, ProPublica, March 8, 2022

Ingrid Dickinson, “Russian Telegram channel embraces fact-checking tropes to spread disinformation,” 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Lab (DFRLab), March 7,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