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事實釐清】網傳「第一殯儀館已在部署大型冷凍貨櫃了」?
一、 台北市第一殯儀館近日確有增設冷凍貨櫃,是因2021年5月15日起升級第三級疫情警戒,民眾僅能舉辦家祭、停辦公祭,部分民眾傾向緩辦告別式,一殯為此增設冷凍貨櫃,增加存放量能。
二、新冠肺炎亡者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大體將直接火化,不會再存放於冰櫃。
傳言照片僅告知台北一殯設立冷凍貨櫃,缺乏背景訊息,因此,此報告特說明照片之事件背景與緣由。
發布日期:2021-05-28
【事實釐清】網傳「印度世紀大災難,河面漂浮着因新冠肺炎丟棄的屍體...各國的海鮮已不能吃了,海洋河川受病菌污染嚴重」?
一、2021年5月,印度北方邦、比哈爾邦的恆河河岸確實有大量屍體流入河中,當地政府已經進行處理,包括撈回屍體安排火化、設置警力巡邏河岸等工作。
二、專家指出,新冠病毒不會透過食用海鮮傳染,但屍體丟入恆河可能導致其他細菌或病毒滋生,對當地的衛生環境造成影響。
三、專家指出,台灣和印度距離遠,台灣的漁獲來自印度占比極小,而且海鮮食品經過煮熟,病毒、細菌都被殺死,不會有食安疑慮,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發布日期:2021-05-27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口罩噴酒精漏水實驗」?
一、專家表示,酒精會破壞口罩的防潑水層和帶有靜電的熔噴層,使口罩的靜電過濾吸附能力下降,建議民眾不要用酒精消毒口罩。
二、專家指出,酒精會暫時改變口罩外層化學結構,導致防潑水能力下降。一旦酒精揮發完,防水特性可以大部分恢復,但是過濾帶有病毒的飛沫、微粒之效果無法回復。
【更新聲明 2021/05/26 】本報告修改更新摘要「口罩過濾帶有病毒的飛沫、微粒」相關文字,以求文意準確。...
發布日期:2021-05-24
【事實釐清】網傳「口罩不只要戴一個,要戴兩個,根據CDC的研究,是能更顯著預防COVID-19」?
一、美國CDC於2021年4月6日更新的口罩防疫指引,確實有提到雙層口罩之建議,其中,雙層口罩為內層為外科醫用口罩,外層為布料口罩。
二、專家指出,配戴雙層口罩時,布料口罩需完全包覆外科醫用口罩,才能提高密合度,否則反而造成更大洩漏風險。同時,戴雙層口罩若因為太悶,造成呼吸不順而拉下口罩,也會增加風險。
三、專家提醒,民眾在通風良好環境,配戴一層外科醫用口罩,再搭配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措施...
發布日期:2021-05-17
【事實釐清】網傳「新冠病毒是人畜傳染...要避免小狗出去被感染後把病毒帶回家」?
一、專家表示,目前狗、貓、其他貓科動物、貂等動物都有被COVID-19病毒感染的紀錄。傳染途徑多是動物遭人類感染。
二、專家表示,根據目前科學證據,犬貓即使感染到COVID-19病毒,由於動物體內的病毒量低,無法透過「飛沫傳染」途徑傳染給人類。
三、專家表示,COVID-19病毒即使沾染到家中寵物的身體、皮毛,難以長時間存活。人類因為「接觸」寵物皮毛,而感染COVID-19的機率極低。
四...
發布日期:2021-05-17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稱「臥室裡的這個東西(水銀體溫計),竟害了一家人」?
一、傳言描述的事件引述自中國2014年地方媒體報導,但原始報導並未提及汞中毒的家庭成員死亡。
二、水銀具有毒性,若打破水銀體溫計,未能適當處理,水銀揮發,室內溫度高又不通風,確實可能導致民眾汞中毒。
三、台灣已禁止販售與輸入水銀體溫計,以及含汞的氣壓計、濕度計、壓力計、溫度計等。民眾若要回收家中的水銀溫度計,可在密封包裝後,交給清潔隊。
發布日期:2021-05-07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稱「中醫老師傳授COVID-19自救法:患者血氧低於90%,拍打胸外穴道(中府、雲門),並同時兩吸一呼,可提升血氧量」?
一、專家提醒,影片僅為個人經驗,無法推及適用所有人。
二、呼吸治療專家指出,影片採取的呼吸法為短時間的「快吸快呼」,血氧量在當下會上升,一旦恢復正常呼吸頻次,血氧量就會回降,此為人體生理現象,不是治療方法。要提醒的是,新冠肺炎患者若已血氧不足,持續一段時間快吸快呼,恐會換氣過度而昏厥。
三、中醫師指出,輕敲打或按摩肺部穴道能作為養生保健方法,但實證尚無法推論為「提升血氧量」。此外,...
發布日期:2021-05-05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稱「插座縫隙間的灰塵,吸了濕氣會導致插頭的兩極產生火花放電...進而發熱起火。要定期用乾布擦拭,不用的電器要拔掉插座」?
一、專家說,插頭縫隙間如積累灰塵、濕氣,確實容易發生「積污導電」而引起火災。民眾可以定期清理冰箱、電視等長期使用的電器插座。
二、專家說,高功率電器會將電能轉成熱能,如冷氣、烤箱、電鍋、電暖器、除濕機等,建議使用時才將插頭插上,用畢即拔掉。
三、專家提醒,當電線因擠壓、摩擦等,導致電線內的絕緣體受損,有可能造成短路走火。民眾應定期檢查電線是否有損壞、變形等情形。
四、專家提醒,...
發布日期:2021-04-26
【事實釐清】網傳文章「高雄劉育豪事件中的『欺瞞』...按照教育部自己的法規範,『保險套的正確使用』乃是屬於國中階段的範疇,並非小學...」?
一、傳言引述「國小教師教小學生保險套」的新聞畫面,來自2017年3月的新聞談話性節目。
二、傳言事件是適用〈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專家與教育部均指出,當時課綱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採「融入式教學」,課綱提供能力指標,教師在教學時,可依照學生需求,結合時事或重要議題,納入課程教學。
三、 該名教師當時的課程設計,是基於學生對保險套的好奇提問,將學生需求融入教學,事先告知家長,...
發布日期:2021-04-16
【事實釐清】完整解析「丹麥宣布永久全面停打AZ疫苗的政策考量」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6/9版】
一、丹麥政府仍同意歐盟對AZ疫苗之評估,同意「施打AZ疫苗的整體助益仍高於副作用風險」,且仍視AZ為核准疫苗。
二、丹麥政府衡量國內疫情已受控制、擁有充裕的其他疫苗,以及下階段施打對象為年輕族群等因素,而不使用AZ疫苗。因此,丹麥於2021年4月決定不使用有罕見副作用的AZ疫苗。
三、丹麥衛生局指出,若疫情情勢改變,不排除重新使用AZ疫苗。
四、...
發布日期: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