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台灣蔡政府花251億的太空計畫,徹底失敗的消息,卻要靠外電得知,國內媒體大多封鎖這衰聞,台灣現在是新聞自由的國家」?

【錯誤】網傳「台灣蔡政府花251億的太空計畫,徹底失敗的消息,卻要靠外電得知,國內媒體大多封鎖這衰聞,台灣現在是新聞自由的國家」?

事實查核報告#1328
網傳「台灣蔡政府花251億的太空計畫,徹底失敗的消息,卻要靠外電得知,國內媒體大多封鎖這衰聞,台灣現在是新聞自由的國家」?
發布日期/2021年11月16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16版】

一、對於「飛鼠」和「玉山」兩枚衛星退役的消息,國內媒體多家媒體有報導,傳言宣稱「國內媒體封瑣這衰聞」並不是事實。

二、傳言提及的「251億太空計畫」為2019年核定的「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玉山」與「飛鼠」這兩枚立方衛星則屬於2017年展開的「立方衛星計畫」,兩者並不相同,傳言以衛星計畫推稱第三期太空計畫失敗,並不正確。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與通訊群組自2021年11月4日起流傳一則訊息,內容為:

「台灣蔡政府花251億的太空計畫,徹底失敗的消息 卻要靠外電得知 國內媒體大多封鎖這衰聞,台灣現在是新聞自由的國家?」傳言同時附上一支連結。


圖1: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2: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所附的網傳連結為何?

查核中心檢視網傳連結,其為香港媒體《大公網》報導,發布日期為2021年10月20日,標題為〈急功近利/台「短命衛星」報廢 太空計劃失敗〉。

查核中心檢視報導內容引述台灣媒體報導,指台灣編列為其10年、251億元新台幣預算的「第三期太空計畫」,因疫情延緩制程,今年僅發射「飛鼠」和「玉山」兩枚立方衛星,低於預期,且雙雙任務失敗,報導並引述中國學者盛九元的評論此計畫失敗。

綜合以上,網傳連結為中國官媒對「飛鼠立方衛星」與「玉山立方衛星」的報導,以及中國學者對太空計畫的預測與評論。

爭議點二、傳言引用「玉山立方衛星」與「飛鼠立方衛星」的新聞報導連結,稱「251億的太空計畫」,「玉山」與「飛鼠」是否屬於「251億的太空計畫」?

(一)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找到《中央社》與《聯合新聞網》發布於2021年9月14日、15日的報導,以及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發布於2021年10月20日的新聞稿

根據上述媒體報導與新聞稿,傳言指稱的太空計畫,為行政院於2019年通過的「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預計自2019年至2028年,投入251億元,結合產學界能量,自製十顆衛星。

查核中心同時找到科技部發布於2019年1月15日的新聞稿〈行政院正式核定我國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該新聞稿指出,「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是於2019年1月15日核定,由科技部負責執行,將自2019年起至2028年止共10年,主要將發展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超高解析度光學衛星及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應用於監測國土安全、環境變遷、森林濫墾濫伐、地層下陷、地表變形等,並於重大天災發生時提供即時影像。

(二)查核中心檢視太空中心網站上關於「立方衛星計畫」的介紹頁面。該頁面指出,由國家太空中心執行的「臺灣新興太空產業領航計畫-微衛星發展」,其中包含立方衛星(CubeSat)子計畫,此計畫自2017年展開,目的是培養新一代太空技術人才,並產出立方衛星商用產品。

根據該頁面,立方衛星計畫的內容包括三枚立方衛星,這三枚立方衛星將由國內大學及本土公司承做,分別命名為飛鼠衛星、堅果衛星及玉山衛星,並預計在2020年底至2021年間發射升空。

(三)查核中心諮詢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副教授蕭富元。蕭富元說明,第三期太空計畫是在2019年發布,其包含很多面向,主要目標是未來10年每年完成一顆由太空中心製做的衛星;但「飛鼠」與「玉山」是另外的計畫,於 2017 年由國家太空中心資助民間產、學界,發展產、學界製作立方衛星的能量。因此不管是任務層面、或計畫的時序上,都跟太空中心的第三期太空計畫無關。

蕭富元指出,大約2017年前後,政府發包3顆立方衛星給大學端與產業界製作,用以培植台灣太空教育能量,其中兩顆就是飛鼠跟玉山。

(四)查核中心諮詢成功大學航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鍾光民。鍾光民說明,「飛鼠」與「玉山」並不是太空計畫的主計畫。「飛鼠」與「玉山」衛星的重點在於人才訓練,衛星分別在中央大學與海洋大學製作,台灣接下來的太空產業會需要很多微小元件,會需要飛鼠與玉山的技術去進行製造與申請太空認證。

鍾光民指出,至於太空計畫的251億主計畫,除了目前在軌道之福衛5號及7號衛星外,未來將發射「300公斤獵風者衛星」,此為自行研製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將用於進行颱風等相關研究,預計2022年第四季發射;也將發射福衛8號,為6枚380公斤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預計在2023年發射第一枚。

綜合以上,「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是於2019年核定的計畫,而「玉山」與「飛鼠」這兩枚立方衛星則屬於2017年的「立方衛星計畫」。傳言以「玉山」與「飛鼠」這兩枚立方衛星,來推稱「251億的太空計畫徹底失敗」,並不正確。

爭議點三、網傳連結稱「玉山立方衛星」與「飛鼠立方衛星」任務失敗,專家看法為何?

(一)蕭富元指出,雖然「飛鼠」跟「玉山」這兩顆衛星提前退役,但不宜將飛鼠與玉山的任務稱為失敗。因為這是大學教授自行帶學生摸索做出來的,與太空中心本身的衛星發展無關。雖然此二顆立方衛星規格可能不夠好、沒有完全達到預期效果,但也有接收到觀測數據,而科學技術本來就是在錯誤中慢慢學習而成。

(二)鍾光民指說明,「飛鼠」與「玉山」均為立方衛星,屬於一顆僅幾公斤的「皮米級衛星」,立方衛星的任務期本來就很短,幾個月就退役屬正常狀況。第二,「飛鼠」與「玉山」並不是太空計畫的主計畫。第三,「飛鼠」與「玉山」衛星的重點在於人才訓練,衛星分別在中央大學與海洋大學製作,台灣接下來的太空產業會需要很多微小元件,會需要飛鼠與玉山的技術去進行製造與申請太空認證。因此,傳言宣稱「飛鼠和玉山雙雙任務失敗,251億太空計畫失敗」,並不公允。

鍾光民同時表示,台灣早期發射衛星都是由國外承包製造衛星,現在轉成國內自製衛星,無論發射衛星還是其它太空工程,本來就是不斷嘗試、在挫折中求進步,不宜以幾枚衛星的狀況宣稱太空計畫失敗。

爭議點四、傳言稱「國內媒體大多封鎖這衰聞」,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進一步以關鍵字檢索,找到《自由時報》、《中央社》、《聯合新聞網》、《公視新聞網》等媒體,均有相關報導。

查核中心檢視網傳連結,其消息來源包括《聯合報》與台灣太空中心,但傳言卻指稱是「要從外媒得知」,並不符合邏輯。

綜合以上,傳言稱國內媒體封瑣「飛鼠」和「玉山」兩枚方衛星的消息,並不是事實。

結論

一、對於「飛鼠」和「玉山」兩枚衛星退役的消息,國內媒體多家媒體有報導,傳言宣稱「國內媒體封瑣這衰聞」並不是事實。

傳言提及的「251億太空計畫」為2019年核定的「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玉山」與「飛鼠」這兩枚立方衛星則屬於2017年展開的「立方衛星計畫」,兩者並不相同,傳言以衛星計畫推稱第三期太空計畫失敗,並不正確。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中央社〈總統:打造太空科技國家隊 台灣要進軍國際市場〉

聯合新聞網〈太空計畫 要自製12顆衛星〉

國家太空中心〈國家太空中心成立30周年 榮耀三十 迎向未來〉

科技部〈行政院正式核定我國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

自由時報〈飛鼠衛星正式退役 缺失與錯誤讓「下一枚會更好」〉

中央社〈台灣自製立方衛星 玉山與飛鼠宣布退役〉

聯合新聞網〈飛鼠、玉山只活8個月!今年發射的國產衛星全數退役〉

公視新聞網〈我國自主研發飛鼠、玉山衛星完成任務 陸續宣告退役〉
 

【更新說明 2021/11/16 13:51】爭議點二查核內容應為「未來10年每年完成一顆」,特此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