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資安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6/4版】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5月27日在政論節目提及,可用手機訊號分析抗議群眾年齡,並比對不同場子群眾是否為同一群人;隔日受訪又解釋產業界市場分析常用「手機信令」進行人流特性分析,引發社會討論。大家都想知道:真的可透過手機信令分析人流、比對群眾屬性嗎?本報告採訪專家說法,釐清如下: 一、手機信令是電信公司透過基地台取得的用戶位置資料,搭配電信業者的使用者資料庫,可分析群眾年齡、行動、位置,消費行為等資訊;但在販售這些分析資訊時,需要除去可以識別個資的訊息。 單純從技術看,確實可透過手機基地台連線掌握特定區域人流,甚至掌握民眾的行動軌跡。但一般公司或個人要取得手機信令搭配使用者資料,難度高。 二、不管是數據分析服務商、廣告行銷或政府等公私部門,均有運用手機信令資料。如台北燈節、新北耶誕城等,利用手機信令分析瞭解參與者大致輪廓與人、車流;或將商業行銷簡訊推播給曾經去過特定地方的特定用戶等。 三、專家表示,業者使用這些電信大數據時,會將民眾手機「假名化」,意即給予特定一組代碼(UID)。目前假名化的個人資料在個資法中,並無明確定義,業者聲稱這些假名化個資屬於「去識別化」資料,不歸個資法管轄,可能招致濫用。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就手機信令資訊屬性及現有人流分析相關技術進行說明與釐清。至於王義川所提及的究竟是什麼資料,北檢已以他字案偵辦,不在本報告涵蓋範圍。

頁面

訂閱 RSS - 科技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