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影片「新冠疫苗對人體的危害」?
【錯誤】網傳影片「新冠疫苗對人體的危害」?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9版】
一、網傳影片中宣講的澤連科(Vladimir Zelenko)醫師,是美國紐約州一名家庭醫師,他曾在2020年疫情初期宣傳用羥氯奎寧、阿奇黴菌和硫酸辛來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者,當時受到美國社會熱議,但目前連澤科的療法並未有足夠實證,且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羥氯奎寧對治療新冠病毒沒有幫助。
二、傳言宣稱「每百萬兒童中將有100名兒童因新冠疫苗死去」、「注射新冠疫苗將導致S蛋白在體內產生血栓」、「新冠疫苗影響生育能力、自體免疫疾病、增加癌症風險」、「羥氯奎寧和伊為菌素可治療COVID-19」等,均沒有科學實證。
三、傳言提及的「羅伯特.馬龍」、「多洛雷斯・卡希爾」、「邁克.耶頓」、「呂克.蒙塔尼爾」皆為反疫苗言論者,他們發表過取多關於新冠疫苗的不實言論,被歐美查核組織證實為錯誤訊息。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搭配文字訊息描述「新冠疫苗對人體的危害,造成的死亡澤連科醫生(這位醫治了許多總統的著名猶太裔醫生,冒著生命危險出面,跟以色列政府喊話。內容非常的震撼,先看完文字後,再好好聽他的英語談話。不錯,以色列國是大實驗場,政府正逼迫人民往死裡打。他用數據告訴大家:這不是陰謀論,而是陰謀。現在已經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了!)在拉比法庭前的證詞 :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影片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影片中的「澤連科醫生(VLADIMIR ZELENKO)」是誰?
查核中心檢索,在美國紐約州教育部專業人員執照查詢網站找到「弗拉基米爾.澤連科(Vladimir Zelenko)」的資訊,網站顯示他確實是註冊在紐約州的醫師。
圖3:美國紐約州教育部專業人員執照查詢網站中,顯示「弗拉基米爾·澤連科(Vladimir Zelenko)」確實是註冊在紐約州的醫師。
《紐約時報》2020年4月2日報導,澤連科是一名在紐約州鄉村地區執業的家庭醫師,他開發一種的實驗性療法,採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阿奇黴菌(azithromycin)和硫酸辛(zinc sulfate)三種藥物來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者。
澤連科宣稱他已透過此療法治癒數百名患者,並在社群平台上發表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公開信,宣稱他的療法已經有顯著療效,此後澤連科的「療法」在社群平台熱傳,並受到美國政治人物、右翼團體廣泛宣傳,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搶購羥氯奎寧的現象,儘管有專家指出,澤連科宣稱的療法尚未有充足的科學實證。
美國查核組織《Snopes》的查核報告指出,澤連科在社群平台宣稱「治癒669名COVID-19 病患」的內容並未具體描述研究設計,也未提出具體數據來證明他開發的療法具有療效,因此列為「證據不足」訊息。
另外,巴西查核組織《Política》、印度查核組織《The Logical Indian》也發表查核報告指出,澤連科宣稱的「療法」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證實可治療新冠病毒患者。
查核中心在2021年7月28日發布的第1129號查核報告則指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世界衛生組織均明確表示,不推薦使用羥氯奎寧來治療或預防COVID-19。實證醫學研究已證實,羥氯奎寧對治療新冠病毒並無幫助;台灣的COVID-19的治療指引,也未把羥氯奎寧列入建議用藥。
而在美國媒體《Foward》在2021年1月11日報導則指出,澤連科在網路上大肆宣揚關於反疫苗的陰謀論,例如「疫苗會抑制生育能力」、「疫苗有奈米顆粒」等。美國查核組織《Politifact》在2021年10月的查核報告也指出,澤連科和他人撰寫一份報告指控數百萬人因注射新冠疫苗而過世,此宣稱並無根據。
綜合以上,弗拉基米爾.澤連科(Vladimir Zelenko)是美國紐約州的執業醫師,他曾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在網路上宣傳用羥氯奎寧、阿奇黴菌和硫酸辛三種藥物來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者,受到美國社會熱議,但目前連澤科的療法並未有足夠實證,且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羥氯奎寧對治療新冠病毒並無幫助。
此外,澤連科曾多次發表針對新冠病毒、新冠疫苗的不實言論,被美國查核組織查證為錯誤訊息。
爭議點二、傳言宣稱「就像Yeadon博士(輝瑞前總監)說的,流感病毒對兒童的危害其實比COVID-19更大,他估計每百萬兒童中將有100名兒童因疫苗死去」,是否屬實?
(一)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查核中心在第1266號查核報告中採訪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
齊嘉鈺指出,有關兒童接種輝瑞COVID-19疫苗安全性,找到兩個相關的研究資料。其一是2021年7月15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輝瑞針對12到15歲青少年臨床試驗的結果;另一個資料則是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根據監測系統中12到17歲青少年通報數據分析的結果。
齊嘉鈺說,根據以上兩項資料數據,青少年接種輝瑞疫苗後,確實有一些不良反應的出現,也有少數嚴重不良反應的通報,但未證明與疫苗有因果關係,因此並沒有跟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
(二)查核中心也在第1267號查核報告中查證,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統計,截至2021年9月29日,0-17歲的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人數是478人。但針對傳言提及的「因疫苗死亡的兒童數」,官方統計數據並無「因疫苗而死亡的兒童數」。
在第1267號查核報告中,查核中心諮詢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他表示,目前正在國際大規模接種的新冠疫苗,不管是哪一種廠牌,針對原始病毒株或變種病毒株的防止重症和死亡,效果都非常好,可以減少至少9成的重症和死亡,因此反過來說,如果都沒有接種疫苗,可能就會有更多人因為感染新冠而重症及死亡。
陳秀熙也說,傳言特別宣揚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生的死亡事件,但目前已知,接種疫苗後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比例非常低(百萬分之20以下),傳言僅強調風險極低的副作用,卻不提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避免重症和死亡等好處,說法並不足採信。
爭議點三、傳言宣稱「根據索爾克研究所的結論,當一個人在注射了這些疫苗時,身體變成了刺突蛋白的生產工廠,製造數以萬億計的刺突蛋白,遷移到內皮,也就是血管的內壁,它基本上是你血管系統內部的小刺,當血細胞流過它時,它們會受到損害,導致血栓...如果這發生在心臟,那就是心肌梗死,如果這發生在大腦,那就是腦中風」,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檢索,在美國索爾克找到2021年4月30日發布的新聞稿。據其指出,索爾克研究人員發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S蛋白也在疾病中發揮關鍵作用,顯示病毒的S蛋白透過結合ACE2,損傷血管內皮細胞。
台灣兒童感染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協助檢視此研究指出,這項研究的結論支持接種新冠疫苗,研究強調疫苗產生的抗體不僅可以保護細胞免受病毒感染,還可以抑制S蛋白引起的內皮損傷,傳言曲解研究結論。
(研究結論原文:This conclusion suggests that vaccination-generated antibody and/or exogenous antibody against S protein not only protects the host from SARS-CoV-2 infectivity but also inhibits S protein-imposed endothelial injury.)
(二)查核中心在第1160號查核報告中採訪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以及臺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暨COVID-19門診醫師張皓翔,針對接種mRNA疫苗是否會導致大量血栓進行釋疑。
顏慕庸指出,如果依傳言所述,mRNA疫苗會使血管的內皮細胞會長出很多棘刺、導致血栓以及其他症狀,從目前mRNA疫苗在全世界大規模施打的情況,應該會看到很多血栓和相關症狀的報告,但實際上沒有看到血栓的個案多到超出正常值的狀況。
顏慕庸說,目前mRNA疫苗除了在少數年輕人看到心肌炎的症狀,還沒有看到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的症狀。
張皓翔指出,目前血栓的情況主要發生在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比較沒有這個現象。對於S蛋白會在體內產生何種作用,尚待更多研究釐清,但從全世界大規模施打疫苗的情況來看,並沒有看到mRNA疫苗產生大量血栓的現象。
(三)查核中心在第1036號查核報告,針對腺病毒載體疫苗產生血栓的問題,採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科醫師郭志熙,以及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醫師鄭鈞文。
蘇彥伯指出,疫苗造成人體的特殊免疫反應,會讓血小板低下、形成血液凝塊,通常造成小血管栓塞。如常見的腦靜脈竇血栓,可能會引起劇烈頭痛、失去意識、頭暈等。
郭志熙說,腺病毒載體疫苗產生的罕見副作用血栓,是因為特殊免疫反應,造成血小板降低、微血管栓塞。目前施打疫苗後出現的嚴重血栓案件多是腦靜脈血栓,會造成頭部劇烈且持續疼痛,或是腸靜脈栓塞,引發腹部疼痛。
鄭鈞文則表示,接種腺病毒載體疫苗,可能會對少數體質的人激化血小板異常凝結,造成血小板低下,身體的靜脈發生栓塞。而根據不同位置的靜脈會有不同的症狀,如是腦部靜脈栓塞,會持續性地頭痛;視力模糊、癲癇;腹部靜脈栓塞,會導致持續性地腹痛;肺部靜脈栓塞,會有持續性胸痛、呼吸困難;腳部栓塞,腳會持續性疼痛等。
因此,腺病毒載體疫苗導致的的罕見副作用血栓,以靜脈栓塞為主,包括腦靜脈血栓、腸靜脈栓塞等,並非傳言宣稱的「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動脈血栓引發的疾病。
爭議點四、傳言宣稱「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文章和他們的初步數據分析...孕婦在懷孕的前三個月接種疫苗後的流產率從 10%增加到了80%」,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檢索,《路透社》查核團隊、美國查核組織《Politifact》、英國查核組織《Full fact》曾查證相同傳言。此傳言是引述2021年6月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mRNA Covid-19 疫苗對孕婦安全性的初步發現〉,這項研究中的「表4」指出研究調查827完成產期的婦女(包括順利生產及流產),她們在2020年12月14日至2021年2月28日期間接種mRNA疫苗,其中有104人流產,計算流產率為12.6%。
據《路透社》查核團隊、《Politifact》、《Full fact》報導,傳言宣稱,流產通常是發生在前三個月或前六個月,因此不應該把懷孕7-9月接種打疫苗的婦女算進來,所以傳言將研究中「表4」的數據,自行扣掉700名是在懷孕7-9月打疫苗的人,計算出流產率81.9%。
康寧醫院教學副院長暨婦產科醫師尹長生說,原始文獻並沒有做出這項結論,不宜自行計算、曲解研究數據。此外,後來相關研究也都沒有看到新冠疫苗增加流產率的現象。而且懷孕婦女接種疫苗,對胎兒也有保護作用。
(二)在查核中心第1274號查核報告中,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曾引用相同研究指出,打mRNA疫苗並未增加懷孕婦女的流產、死產風險。此外,另有研究指出,如果感染COVID-19,會導致胎兒先天異常的機率增加,其中以神經管先天異常最多。因此,建議懷孕婦女接種疫苗。
爭議點五、傳言宣稱「有關疫苗所進行的動物研究,表明所有動物在產生抗體方面反應良好,但是,當他們受到這些『被免疫』的病毒的挑戰時...免疫系統殺死了牠們...這就叫做抗體依賴性增強(ADE效應)」,是否屬實?
(一)邱南昌指出,以現在新冠疫苗在人類大規模接種的狀況,並未看到ADE效應,或者「接種疫苗後免疫系統反應過度」的現象。
(二)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現在人類接種了這麼多新冠疫苗,不論是mR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或是中國、台灣或其他國家自行研發的新冠疫苗,都沒有看到疫苗在人體產生ADE效應。
爭議點六、傳言宣稱「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它(新冠疫苗)會影響生育能力它會損害卵巢功能,減少精子數量...而且,它肯定會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數量」,是否屬實?
(一)中央研究院生醫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沒有看到證據顯示新冠疫苗會影響生育能力、增加免疫疾病。她鼓勵成年人、育齡婦女去接種新冠疫苗,可降低感染後導致重症與死亡的機率。
(二)邱南昌指出,就目前人類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的數據和相關研究,沒有看到新冠疫苗會影響生育能力、增加免疫疾病的現象。
爭議點七、傳言宣稱「就在上周,一篇公開發表的論文表明疫苗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在第1444號查核報告中,採訪國衛院感染症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齊嘉鈺、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並檢索非營利組織《Meedan》成立的COVID-19資訊平台《Health Desk》。
(一)齊嘉鈺說,到目前為止,沒有科學證據支持新冠病毒的疫苗與導致癌症有關。無論是臨床試驗的追蹤結果或是全世界大規模施打後的觀察,沒有數據或是研究發現接種新冠疫苗會導致癌症。
(二)劉柯俊說,國內外雖有零星個案顯示施打完疫苗後發現罹患癌症,但若要證明罹癌是否與施打新冠疫苗有關,需要有足夠的科學才能證明其關聯。若要證明施打疫苗與癌症的關聯,仍要從大規模施打人口後的狀況觀察。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證據顯示施打新冠疫苗完會提升罹癌機率。
(三)《Meedan》平台2021年10月19日更新有關新冠疫苗與癌症的文章:〈沒有證據證明COVID-19疫苗與癌症、愛滋病有關聯〉(There is no evidence linking COVID-19 vaccines with diseases like cancer or HIV)。
根據文章指出,幾項研究表明,新冠疫苗會產生和活化輔助性和殺傷性T細胞。這些有助於組織免疫系統反應,然後殺死感染新冠病毒的細胞。
文章指出,T細胞能保護身體免受病菌以及癌症等疾病。新冠疫苗沒有任何實證指出可以抑制T細胞,也沒有證據表明冠狀病毒疫苗會削弱免疫系統,或使人們更容易患癌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爭議點八、傳言宣稱「羥氯喹和伊維菌素等藥物,這些是醫學史上最安全的藥物之一」,羥氯喹和伊維菌素是否能用於治療COVID-19?
(一)羥氯喹又稱「羥氯奎寧」,對此查核中心曾在第1129號查核報告中採訪齊嘉鈺與邱南昌。
齊嘉鈺指出,無論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COVID-19治療指引,或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都明確表示不推薦使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預防或治療COVID-19。
齊嘉鈺說,根據WHO的統合分析,在共計有6000多名參與者的臨床試驗中,高強度證據顯示,預防性給予羥氯奎寧無法降低死亡率、住院率與確診率。使用羥氯奎寧預防新冠病毒,還可能會增加腹瀉、噁心、腹痛、嗜睡和頭痛等不良事件的風險。
齊嘉鈺說,台灣國內臨床處置指引在2020年6月初改版時,也已將羥氯奎寧排除在治療指引的建議用藥之外。
邱南昌指出,經過大規模的實證醫學檢視,證實羥氯奎寧對治療COVID-19並無幫助,因此現在羥氯奎寧並未列入治療COVID-19的指引用藥。
查核中心也檢索,關於羥氯奎寧對新冠病毒的療效,曾在歐美國家的網路世界中受到熱議,並已被《法新社》查核團隊、《路透社》、《FactCheck.org》、《Health Feedback》等多家媒體證實為錯誤訊息。
(二)關於伊維菌素對新冠病毒的療效,查核中心在第1148號查核報告採訪台灣實證醫學學會理事長暨皮膚科醫師紀景琪,並檢索《Meedan》COVID-19資訊平台《Health Desk》。
紀景琪指出,根據實證醫學標竿期刊《考科藍》系統性回顧資料庫(Cochrane Review)在7月28日發佈的最新研究,分析14篇隨機對照試驗、共1678名病人的資料,結果發現,沒有證據顯示伊維菌素能預防新冠肺炎感染,且伊維菌素也無法顯著改善新冠病人28天內死亡率、臨床病程惡化、症狀緩解及病毒清除率。
紀景琪指出,現有證據不支持將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或治療COVID-19。且過度服用伊維菌素,可能造成神經毒性。目前最佳且有實證預防新冠肺炎的方法還是接受疫苗注射、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
(三)根據《Meedan》成立的COVID-19資訊平台《Health Desk》對伊維菌素的文章〈伊維菌素是一種被證實的 COVID-19 治療方法嗎?〉(Is ivermectin a proven treatment for COVID-19?),據其指出,伊維菌素是否可用於治療COVID-19,科學界尚在評估中,中低收入國家曾使用此藥物,因其方便取得且便宜可負擔。
該文指出,現今還沒有任何研究比較伊維菌素對新冠病毒變異珠的影響,對於使用伊維菌素治療 COVID-19 患者的證據也還沒有定論,因此,包括 WHO 在內的衛生組織,僅建議在 COVID-19 的臨床試驗中使用伊維菌素,美國衛生研究院也指出,目前沒有足夠的數據來推薦或反對使用伊維菌素治療 COVID-19。
爭議點九、傳言提及的「馬龍博士」、「卡希爾博士」、「邁克耶頓」、「呂克.蒙塔尼爾博士」是誰?
(一)馬龍博士
查核中心在第1160號查核報告中查證,根據根據《大西洋月刊》報導,羅伯特.馬龍(Robert Malone)是美國一名醫師和傳染病研究員,他在1989、1990的研究中,將遺傳物質(RNA或DNA)以脂質注射到老鼠的細胞,可轉錄出新蛋白質,研究指出可能為疫苗開發提供替代方法。對於網路上流傳馬龍是mRNA疫苗的發明者,《大西洋月刊》指出,現今mRNA疫苗的開發應是眾多研究努力的成果。
此外,馬龍曾宣稱「S蛋白有毒性」、「S蛋白對身體有害」等言論,已被《路透社》查核團隊、《Politifact》證實為錯誤訊息。此外,馬龍也發表過其他關於新冠疫苗的不實言論,被《法新社》查核團隊、《Health Feedback》證實為錯誤訊息。
(二)卡希爾博士
查核中心在第1094號查核報告,以及第1267號查核報告中查證,多洛雷斯・卡希爾(Dolores Cahill )原為都柏林大學教授,其研究專長為高通量蛋白質體學技術開發和自動化、高通量蛋白質陣列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包括生物標記發現和診斷)。
根據《愛爾蘭獨立報》2021年9月19日報導,卡希爾已從都柏林大學離職。據報導指出,卡希爾身為反疫苗及反口罩的活動家,對COVID-19發表許多未經證實的說法。學校收到來自學生及公眾的大量投訴,因此對她的公開行為進行內部調查。
另外,在《The Irish Times》、《Irish Examiner》,《Dublin Live》等愛爾蘭媒體在2021年3月報導中曾提到,卡希爾在2021年3月一場反對封鎖抗議活動提到,孩子戴口罩會缺氧而智商較低,也質疑政府強制戴口罩的政策是因為缺氧的人更容易操縱,她因上述言論具有誤導性質,且沒有相關科學證據,遭都柏林大學學生抗議,學生會更要求學校要介入調查。
國際調查報導中心(ICIR)在4月26日針對卡希爾的反疫苗言論,發表查核報告指出,沒有證據證明mRNA疫苗會縮短壽命。
(三)邁克耶頓
查核中心在第1091號查核報告中查證邁克.耶頓(Mike Yeadon),根據耶頓在Linkedin的自我介紹,他的專長為藥物研發,包括口服、局部用藥和吸入藥物;1995年至2011年10月間,他在輝瑞公司陸續擔任過敏與呼吸研究首席科學家、過敏與呼吸研究部門副總裁、過敏與呼吸研究負責人等職位。2011年6月,耶頓與人聯合創立Ziarco生技公司,據他的說明,Ziarco的主要項目是針對炎症和過敏症,開發口服和局部用藥。
根據歐美查核組織《PolitiFact》、《Health Feedback》、《Full Fact》及《澳聯社》的查證,耶頓曾任職輝瑞公司,但在疫情期間多次發表有關疫情的不實言論,包括「英國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經結束,不需要疫苗」、「戴口罩對防疫無用」、「封城不會減緩疫情傳播」、「『無症狀者』是2020年發明的概念」等。
根據《路透社》在2021年3月18日發表的特別報導〈一個懷疑論者的故事:成為反疫苗英雄的前輝瑞科學家〉(A Skeptic's Story:The ex-Pfizer scientist who became an anti-vax hero)。這篇報導指出,前輝瑞公司科學研究人員兼副總裁邁克‧耶頓,如今因為反疫苗言論而成為反疫苗陣營大將。
耶頓在2021年2月關閉了他的推特帳號,《路透社》透過備份網站與社群分析公司,檢視耶頓在過往發布的推文,結果顯示,在2020年3月,冠狀病毒在英國流行之初,耶頓是支持開發疫苗的。但2020年4月後,耶頓開始發表一些非正統的觀點,包括「新冠病毒只是一種常見的病毒,世界對此反應過度」,並對英國的疫情死亡人數表達質疑。之後,他也曾發布「英國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經結束」、「不需要用疫苗結束疫情」等言論。
因此,邁克.耶頓是反疫苗言論者,自2020年迄今發布過多則跟疫情相關的不實訊息。
(四)呂克.蒙塔尼爾博士
查核中心在第1160號查核報告中查證,呂克.蒙塔尼爾(Luc Montagnier)在2008年和另一位法國病毒學家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發現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病毒),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但根據《Politifact》、《USA Today》、《路透社》查核團隊、《澳聯社》查核團隊查證,蒙塔尼爾多次對新冠疫情發表反疫苗相關的內容,已被查證為錯誤訊息。
綜合以上,傳言提及的「羅伯特.馬龍」、「多洛雷斯・卡希爾」、「邁克.耶頓」、「呂克.蒙塔尼爾」皆為反疫苗言論者,他們發表過取多關於新冠疫苗的不實言論,被歐美查核組織證實為錯誤訊息。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9版】
一、網傳影片中宣講的澤連科(Vladimir Zelenko)醫師,是美國紐約州一名家庭醫師,他曾在2020年疫情初期宣傳用羥氯奎寧、阿奇黴菌和硫酸辛來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者,當時受到美國社會熱議,但目前連澤科的療法並未有足夠實證,且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羥氯奎寧對治療新冠病毒沒有幫助。
二、傳言宣稱「每百萬兒童中將有100名兒童因新冠疫苗死去」、「注射新冠疫苗將導致S蛋白在體內產生血栓」、「新冠疫苗影響生育能力、自體免疫疾病、增加癌症風險」、「羥氯奎寧和伊為菌素可治療COVID-19」等,均沒有科學實證。
三、傳言提及的「羅伯特.馬龍」、「多洛雷斯・卡希爾」、「邁克.耶頓」、「呂克.蒙塔尼爾」皆為反疫苗言論者,他們發表過取多關於新冠疫苗的不實言論,被歐美查核組織證實為錯誤訊息。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The New York Times〈Touting Virus Cure, ‘Simple Country Doctor’ Becomes a Right-Wing Star〉
Snopes〈Has Dr. Zelenko Successfully Treated 669 Coronavirus Patients?〉
Política〈Estudo do médico Vladimir Zelenko com hidroxicloroquina não tem comprovação científica〉
The Logical Indian〈Fact Check: Can Anti-Malaria Drug Cure COVID-19?〉
Foward〈Hasidic doctor spouts conspiracy theories, anti-vaccine sentiment in video〉
Politifact〈"Millions have died from COVID injections."〉
Full fact〈Research does not show 80% of vaccinated pregnant women experienced miscarriage〉
【錯誤】網傳「接種mRNA疫苗加強疾病發生可能性,還會變轉基因生物體」?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羥氯奎寧可治癒新冠病毒,有90%的有效性」?
【錯誤】網傳「這幾天各大媒體都不討論印度疫情了,因為印度發現了廉價神奇的新冠特效藥伊維菌素」?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mRNA注射進入細胞後,產生S蛋白遊走在血液裡,血小板就會過來,碰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它馬上釋放它的功能,把它補洞,形成一個小小的血栓...」?
【錯誤】網傳圖片「英國數據 不應該讓你孩子打新冠疫苗13個理由」?
【錯誤】網傳「是全球性大屠殺...每有一名兒童死於病毒,就會有100名兒童死於疫苗...接種疫苗死亡的人數已經超越染疫死亡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