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文「『韓公國瑜小的時候』、『陳公吉仲小的時候』為課綱教材」?
2021-03-11
一、網傳圖文為網友改圖,其原始出處為民國71年至民國78年發行的國小國語課本第三冊第11課。 二、根據教科書圖書館的館藏資訊,沒有標題為「韓公國瑜小的時候」、「陳公吉仲小的時候」的課文。 傳言將網友改圖稱為「課綱教材」,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照片稱:「此手稿為鄭南榕的遺書」?
2021-03-11
一、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南榕女兒鄭竹梅表示,網傳手稿並非是鄭南榕遺書,也並非是鄭南榕筆跡。 二、手稿出現的文句內容,出自鄭南榕曾撰寫、演講過的文句,也是鄭南榕一貫的訴求。 因此,傳言指稱「手稿為鄭南榕的遺書」是「錯誤」訊息。 【更新說明 2021/03/14】 新增爭議點二,內容為手稿的原始出處。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片宣稱「為了幫助鳳梨農民,這是國軍三月份的菜單」?
2021-03-03
網傳「國軍三月份的鳳梨菜單」是民眾趣味製作的圖表,並非真實的國軍3月份菜單。 因此,傳言指稱圖片為「國軍菜單」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高雄鳳山民眾,普遍都沒有收到罷免黃捷案的投票通知單」?
2021-02-04
一、高雄市選委會、高雄鳳山區公所表示,「鳳山區議員黃捷罷免案」投票通知單已於1月26日起,最晚於投票日前2日(2月3日),由該區的里長、鄰長送達至家戶。 二、查核中心採訪高雄鳳山區公所及部分里長表示,投票通知單目前皆已發送完畢,有零星民眾反應未收到通知單,會協助補發。 三、「未領取到投票通知單」民眾,可到高雄市選委會 網站 ,查詢投票所地點,投票日當天,憑身分證仍可領選票及投票,並不影響投票權利。 因此,傳言指稱「民眾普遍沒收到通知單」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文「2018年黃捷議員得到18,420票,如果這次罷免案黃捷得到超過18,420票,代表中選會作票」?
2021-02-03
一、專家指出,兩場選舉形式截然不同。 2021年2月6日罷免案,是高雄鳳山區選民針對黃捷議員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而2018年議員選舉是鳳山區每位選民一人一票,但選項有16位議員候選人。 二、專家指出,由於兩場選舉形式不同,不能以2018年黃捷的得票數類推這次的「不同意罷免」票數,更不能以此推論作票的可能性。 傳言稱「如果這次罷免案黃捷得到超過18,420票,代表中選會作票」推論有謬誤,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文「罷韓時的灌票原班人馬又將出籠,注意背著背包的人是中選會灌票部隊」?
2021-02-02
一、網傳圖文上的照片,出自2020年7月上傳的謠言影片。查核中心已針對此謠言發布編號第557的查核報告,查證出此謠言影片說法並無根據,且推論謬誤,查核結果為「錯誤」訊息。 二、此傳言的灌票部隊說法,來自2020年7月網傳影片,此影片拍攝2020年6月6日高雄市長罷免案投開票所外背著後背包、腰包的民眾,並將畫面拼湊、剪輯,指稱其為灌票部隊。此影片缺乏具體證據。 三、2020年6月高雄市長罷免投票是高雄市中選會主辦,針對此次結果,並無任一政黨候選人提出作票疑慮。此圖文指稱「罷韓灌票部隊原班人馬」,並不符合事實。 因此,網傳圖文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影片「桃園醫院院長間接揭穿民進黨詐騙式防疫漫天大謊」、「光一個桃園醫院就天天收治冠狀病毒的病患,甚至1天超過30人,這個政府卻天天告訴我們零確診」?
2021-01-26
一、桃園醫院、疫情指揮中心和桃園衛生局均指出,網傳桃園醫院一天內收治30多位新確診病患為誤讀,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所提的應是,單日有30多位正在接受照護的確診病患,並非指在一天之內增加30多位新確診個案。 二、桃園醫院臨近桃園機場,並且是衛福部旗下的部立醫院中最大的醫院,因此收治了較多確診病患。 三、專家指出,不可能在長期都是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下,突然爆發出變種病毒,也不可能有大量無症狀或輕度症狀的感染者,卻沒有確診個案。 綜合以上,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沒有被邀請參加拜登就職,買門票也能去自拍,而路過民眾也能去觀禮」?
2021-01-22
一、美國媒體就職典禮的直播畫面,拍攝到駐美代表蕭美琴於國會山莊前的草坪,草坪前為觀禮貴賓區。 二、美國第59屆總統就職典禮未開放民眾觀禮,僅有受邀貴賓能在國會山莊前觀禮,傳言稱「一般熱情民眾在外圍誰都可以觀禮」,並不是事實。 三、此屆就職典禮受邀貴賓僅1000多人,並未開放美國會議議員贈票,華府並關閉博物館區,鼓勵民眾看直播,民間提供套裝行程或門票的業者,也無法提供任何門票。 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新說明 2021/1/22 20:30】本報告補充爭議點一第四點,與爭議點二第五點。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照片稱「這是小學課本,在教萊克多巴胺是高蛋白質食品...」?
2021-01-18
網傳照片裡的書,是美國肉類出口協會於2012年出版的繪本,並不是小學「教科書」內容。 因此,傳言指稱有「萊克多巴胺內容」書籍是小學教科書,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照片搭配訊息指稱「李遠哲剛拿到諾貝爾奬時,他第一個拜訪的不是蔣經國,而是鄧小平」?
2021-01-11
一、網傳搭配的「李遠哲與鄧小平」合照,原始事件是1987年5月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鄧小平接見李遠哲。 二、根據歷史資料,1986年10月15日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得主之一為李遠哲,同年12月回台,並見當時總統蔣經國。1987年5月,李遠哲赴中講學,並於當時見鄧小平。 傳言指稱「李遠哲剛拿到諾貝爾奬時,第一個拜訪的不是蔣經國而是鄧小平」並不符合史實資料,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中心聲明】本查核報告僅針對傳言提及的史實時序進行查核,傳言所述的意見不在本查核範圍。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