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匿名者Q陰謀論崛起 成美國民主社會「最急迫威脅」
記者何蕙安/報導
今年在美國快速崛起的陰謀論「匿名者Q」(QAnon)攻擊選舉公正性、傳播新冠謠言、美化暴力,逐漸從網路世界轉為對真實世界的危害。網路與不實訊息研究機構Graphika研究主管梅蘭尼.史密斯(Melanie Smith)警告,「匿名者Q」已成為對於美國政府、公共機關與民主程序的信任感的「最急迫威脅」。
史密斯15日在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舉行的「不實訊息與陰謀論」聽證會上,...
發布日期:2020-10-28
【杭特拜登筆電郵件門】杭特硬碟陰謀論滿天飛 美查核組織追查隱身的行動者
記者陳慧敏、何蕙安/編譯
【說明2020/10/27】杭特筆電硬碟門的事件仍在發展中,若有後續進展,本文亦會更新。此事件仍待更多真實(facts)被揭露和釐清,以得到真相,本文呈現到迄今所知情況。
《紐約郵報》10月14日獨家報導「杭特筆電郵件門」事件後,美國右派陰謀論網站隨後發布自製影片 ,宣稱白宮掌握杭特筆電裡上千張兒童色情照片;與此同時,當初提供《紐郵》...
發布日期:2020-10-27
從論文到IG貼文、科學家到網紅 科學傳播的新挑戰
記者馬麗昕 / 報導
今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科學新聞」重回社會的目光,在社群媒體興起的脈絡下,科學知識普及、科學傳播看似更加容易,然而,當今媒體在「傳播」科學時,角色為何?科學新聞的界線又該如何拿捏?將艱澀的學術論文,轉譯成時下受年輕人歡迎的Instagram貼文,成為科學傳播新的挑戰。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 Taiwan,簡稱SMC)...
發布日期:2020-10-26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網路謠言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專門打假
【2020年10月23日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美麗臺東教育啟動】
網路謠言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專門打假---1.早安、晚安等問侯圖檔是否暗藏釣魚程式?倘若轉傳是否會有安全疑慮?2.某些特殊境外來電回撥是否必須付出高額電話費?如何預防被詐騙高額電話費---這些來電屬於活動型電話,會收取額外費用,所以不明來電最好都不要回撥。3.香菇所含維他命B12比肉類還多,吃香菇比吃肉好,這是真的嗎?--...
發布日期:2020-10-23
【杭特拜登筆電郵件門】美國媒體與查核組織步步為營 打新聞硬仗
記者何蕙安、陳慧敏/編譯
美國2020總統大選倒數三周,美國保守派八卦報《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宣稱得到川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提供的筆電硬碟資料,當中包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次子杭特‧拜登的私人信件,進而指稱拜登父子涉嫌「通烏門」。
擅長操弄選戰議題的川普前首席顧問班農(Stephen Bannon)是發動故事的主角之一。他除了共同發動此話題,...
發布日期:2020-10-21
疫情時代 台灣傳播學者拆解COVID-19假訊息
記者劉芮菁/報導
國防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孫懋嘉團隊分析COVID-19疫情假訊息,其研究指出,疫情初期「病毒」多半和「武漢」、「中國」兩個字彙連結,但後期開始和「美國」、「義大利」等字彙共同出現,顯示不實訊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政治」的輿論操弄。
國防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孫懋嘉/劉芮菁攝影
發布日期:2020-10-20
疫情時代 事實查核與新聞學的對話
記者馬麗昕/報導
全球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全球事實查核組織迅速集結,組成COVID-19不實訊息防疫陣線,阻擋不實訊息的「傳播」,更是一場與瘟疫的搏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召集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說,事實查核作為一種新社會運動實驗,周旋於新聞媒體、社群平台等不同的角色,轉化出新的新聞學意識。
胡元輝以〈轉化?歧出?抑或救贖?-事實查核新聞學的台灣實踐與反思〉為題,...
發布日期: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