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稱「插座縫隙間的灰塵,吸了濕氣會導致插頭的兩極產生火花放電...進而發熱起火。要定期用乾布擦拭,不用的電器要拔掉插座」?
一、專家說,插頭縫隙間如積累灰塵、濕氣,確實容易發生「積污導電」而引起火災。民眾可以定期清理冰箱、電視等長期使用的電器插座。
二、專家說,高功率電器會將電能轉成熱能,如冷氣、烤箱、電鍋、電暖器、除濕機等,建議使用時才將插頭插上,用畢即拔掉。
三、專家提醒,當電線因擠壓、摩擦等,導致電線內的絕緣體受損,有可能造成短路走火。民眾應定期檢查電線是否有損壞、變形等情形。
四、專家提醒,...
發布日期:2021-04-26
【錯誤】網傳槍擊影片宣稱「這就是天堂:美國」、「當街殺人不眨眼,這就是美國」?
網傳影片發生於印度卡爾納爾鎮(Karnal),是當地劇組在2月拍攝網路戲劇的畫面,並不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中心聲明】本查核報告僅就網傳影片進行查證。
發布日期:2021-04-26
【部分錯誤】網傳「4種食物(番茄、蜂蜜、未熟水果和大白菜)千萬不要放進冰箱...因為冷藏後只會加速變質」?
一、傳言宣稱「番茄摸起來硬是激素、農藥催熟導致」,專家指出,番茄的硬度與品種、成熟度等相關,且番茄熟成會變軟,傳言推論與事實不符。
二、傳言宣稱「白菜加熱會產生亞硝酸鹽」,專家指出,無論是否加熱,新鮮蔬菜本身就含有極少量亞硝酸鹽。
三、番茄經過冷凍,細胞組織受到結凍破壞,可能導致果肉軟爛,但冷藏並不受影響。
四、專家建議,香蕉、番茄、木瓜、芒果等更性水果若未成熟,可以等成熟後,再放冰箱;...
發布日期:2021-04-26
【錯誤】網傳影片「龍鬚菜能降血糖,二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四天後即見實效」?
一、專家指出,傳言個案可能是吃大量的龍鬚菜,同時減少攝食碳水化合物,控制血糖,吃其他蔬菜也有相同作用。龍鬚菜本身並沒有快速降血糖的效果。
二、專家指出,未有科學研究證實「吃龍鬚菜可治療糖尿病」。
三、專家指出,糖尿病患者需靠藥物、飲食控制和運動等健康生活形態,降低疾病威脅,切莫因食療、輕忽量測血糖或回診。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26
【錯誤】網傳影片稱「不要再吃這道菜了,過貓菜會100%致癌」?
一、專家指稱,影片指出的過貓菜為「過溝菜蕨」,是可以食用的蕨菜類,本身沒有毒性,目前也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食用過溝菜蕨會致癌。
二、專家提醒,野外許多蕨類有毒性,如拳蕨、栗蕨等,建議民眾碰到不知名蕨類,不要隨意食用。
因此,傳言稱「過貓菜會致癌」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23
【錯誤】網傳影片稱「舌下血管瘀血成紫黑色,代表心腦血管堵塞」?
經查:
一、中醫指出,舌下血管瘀血呈紫黑色,代表身體有血瘀症狀,氣血循環差,但無法直接診斷為心腦血管堵塞。
二、心臟內科醫生指出,身體的血管分為動脈、靜脈、微血管,每種血管堵塞的臨床症狀不同。舌下血管瘀血是指舌下靜脈堵塞,無法推論心腦血管堵塞。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內容宣稱:
「非常簡單的檢測心腦血管有沒有堵塞。我們首先要張開大嘴,...
發布日期:2021-04-23
【錯誤】網傳「南瓜加鳳梨」、「南瓜加豆漿」可治療膝蓋?
一、專家指出,食物無法宣稱療效,「南瓜」、「南瓜加鳳梨」、「南瓜加豆漿」皆沒有治療疾病效果,「南瓜顧膝蓋」的說法沒有科學根據。
二、專家也指出,腎臟細胞不具再生能力,因此「南瓜增強肝腎細胞再生能力」說法錯誤。
三、專家指出,南瓜屬澱粉類食物,食用過量會造成血糖上升,且不建議透過單一食物防治高血壓。
四、研究寄生蟲的專家指出,南瓜裡的瓜氨酸只是一種氨基酸,沒有治療或殺死寄生蟲的效果。
因此...
發布日期:2021-04-23
【錯誤】網傳影片「這叫水鬼,是在長白山天池裡生活的水怪」?
一、網傳影片中的動物是「白喉三趾樹獺」,自然棲地為南美洲北緣、巴西北部一帶。
二、白喉三趾樹獺是陸生動物,牠雖然會游泳,但大多生活在樹上。
傳言將「白喉三趾樹獺」指稱為「這是在長白山天池裡生活的水怪」,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22
【錯誤】網傳「普丁的豪言震驚西方...美國白宮發言人立即喊話俄羅斯...美國國家智庫蘭德公司向拜登總統提交報告」?
一、傳言引述的普丁發言,出自2018年的記錄片《世界秩序2018》,不是近期事件,也非傳言所說「沙場點兵」、「檢閱軍隊」、「向四大戰區司令發出號令」等場合。
二、普丁在記錄片的發言中,沒有「在五天內佔領歐洲八國首都」、「俄羅斯必定向歐美八大首都發射核彈回應」等語。
三、2018年3月的美國總統為川普,並不是拜登,因此傳言宣稱「蘭德公司向拜登總統提交報告」,並無此事。
四、傳言宣稱「...
發布日期:2021-04-22
【錯誤】網傳心臟科名醫教一招緩解心臟不適 ,比CPR簡單又安全?
一、網傳影片主講人並非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影片內容也與魏崢無關。
二、深捏胳肢窩且搭配手臂上下擺動,完全無法緩解急性心臟病症狀,且有延誤就醫風險。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