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部分錯誤】網傳文章「貓咪犯錯後,以下5種懲罰方法(把痛感形成條件反射、大聲喝斥、限制自由、利用水、冷淡)很有效」?
一、專家指出,傳言文章建議的「處罰」方法,是以負面刺激的方式訓練貓,這會造成貓的壓力或焦慮情緒、害怕飼主,甚至帶來反效果。
二、專家建議,處罰方法已是過時作法,訓練動物應以正向鼓勵的方式,獎勵想要的行為、忽略不想要的行為。
三、專家指出,貓的行為問題也可能來自於生理疾病,應先排除疾病的可能性,再針對行為問題去諮詢動物行為專家。
網傳文章宣稱的方法過時,且可能造成反效果,因此為「部分錯誤」...
發布日期:2021-04-16
【部分錯誤】網傳「5道菜(芹菜、蘑菇、雞肉、菠菜和生菜、雞蛋)如果沒吃完就要扔掉,再加熱吃會有損健康」?
一、傳言宣稱「菠菜和生菜」再次加熱後,會使蔬菜中的亞硝酸鹽產生有毒物質。專家指出,亞硝酸鹽須在高溫、酸性環境下與游離的二級胺作用,轉化為亞硝胺後才會產生致癌性。一般來說,胺類存在於蛋白質食物中,但很少以「游離胺」的形式存在。
二、專家指出,無論是否加熱,新鮮蔬菜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並在清洗、烹調時大量流失,且蔬菜中蛋白質含量極低,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三、傳言宣稱「蘑菇」、「雞肉」、「...
發布日期:2021-04-16
【錯誤】網傳「荷蘭禁止60歲以下施打AZ疫苗後,從荷蘭送AZ疫苗抵台,這是人家不要的」?
一、專家表示,4月4日從荷蘭運送抵達的19萬劑AZ疫苗,是台灣從COVAX獲得的首批AZ疫苗,數量為19.92萬劑。該批疫苗為韓國廠製造,並運至AZ疫苗的荷蘭阿姆斯特丹轉運樞紐,再運至台灣。
二、專家表示,台灣此批疫苗是透過COVAX取得。截至目前,荷蘭並未預期透過COVAX取得疫苗。傳言稱「荷蘭政府不要此批疫苗,再透過COVAX退給台灣」,其推論沒有事實根據。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16
【事實釐清】完整解析「丹麥宣布永久全面停打AZ疫苗的政策考量」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6/9版】
一、丹麥政府仍同意歐盟對AZ疫苗之評估,同意「施打AZ疫苗的整體助益仍高於副作用風險」,且仍視AZ為核准疫苗。
二、丹麥政府衡量國內疫情已受控制、擁有充裕的其他疫苗,以及下階段施打對象為年輕族群等因素,而不使用AZ疫苗。因此,丹麥於2021年4月決定不使用有罕見副作用的AZ疫苗。
三、丹麥衛生局指出,若疫情情勢改變,不排除重新使用AZ疫苗。
四、...
發布日期:2021-04-15
【錯誤】網傳影片稱「雞蛋竟生出老鼠」?
一、查核中心檢視網傳影片,手指覆蓋的蛋殼位置有縫隙,可推測小老鼠應是事先被置入蛋殼中。此影片是透過拍攝技巧與魔術手法來製作,並不是實際發生之情況。
二、專家指出,影片多處不符合現實,包括:老鼠是胎生、一顆蛋通常只有一顆卵黃、蛋殼上應有蛋膜等,影片的多處細節並不符合現實情況。
網傳影片是透過拍攝技巧和魔術手法製作之影片,不是真實情況,卻稱「雞蛋竟生出老鼠」,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15
【部分錯誤】網傳「今早,華航空姐在捷運站前快閃,因疫情好久沒有在飛機服務大家,只得在地上跳跳舞...」?
一、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為中華航空於2015年6月為宣傳新制服之活動。
二、華航近期並沒有舉辦快閃活動。
傳言影片確實為華航於2015年之快閃活動,傳言卻稱為「疫情期間」、「今早」之活動,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14
【錯誤】網傳影片稱「高雄愛河家樂福,發生車內竊盜案」?
一、網傳影片的發生地點為美國紐約皇后鎮的韓國商場「Hanyang Mart」停車場,與高雄愛河家樂福無關。
二、影片原始事件為2021年3月一名韓裔婦女在「Hanyang Mart」的停車場,被「賣場推車」引誘出車外,遭竊盜潛入車內偷竊。
網傳影片挪用其他事件,稱「此竊盜案發生在高雄」,因此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14
【錯誤】網傳「最新詐騙手法請小心..真的匯給你錢,跟你要個人資料,可是事後地下錢莊來催討⋯⋯」?
一、此傳言為舊傳言,傳言後來的版本才冠名「華通電訊公司」;而「華通電訊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1月16日停業,公司登記地址也與傳言所述不同。
二、警方表示,近期並未受理過類似詐騙案件。
三、法律學者指出,有效的借據須有當事人簽名或蓋章,傳言描述的詐騙手法無法成立。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1-04-14
【錯誤】網傳「特好消息!新冠疫情再見了...美國即將有治療新冠病毒的口服液...患有新冠狀病毒者在家口服該藥5天,體內徹底清除了新冠狀病毒」?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2/5版】
一、 美國默克藥廠(在台灣稱美商默沙東)和生技公司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 正在研發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進度落在第二期至第三期合併臨床試驗,尚未有最終臨床結果。(更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2022年1月24日宣布,向美商默沙東公司採購之COVID-...
發布日期:2021-04-14
【錯誤】網傳圖片宣稱「這是一種來自巴西的蘭花,名叫Peristeria,它在復活節的季節裡開花,也被稱為聖靈的花...」?
一、傳言宣稱「開花如鴿子狀」的植物是「鷺蘭(Habenaria radiata,異名:Pecteilis radiata),主要分布在日本、台灣、朝鮮半島,每年7到9月開花。
二、另一版本的傳言搭配「形狀像祈禱的修士」植物照,其學名為「Catasetum Integerrimum 」,屬蘭科,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在4月和8月最容易在野外被發現。
三、「Peristeria」是另一蘭科植物,與「...
發布日期: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