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聽說政府被爆出來向美國借錢,買美國武器,還要還美國利息」?
2022-09-0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9版】 一、軍事專家表示,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軍援台灣資金法案尚未通過,依美國現行規定,台灣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美方在既有體制下無法借錢或軍援台灣。 二、退休將領表示,國防軍購預算若金額龐大,舉債會是政府籌措經費方式之一,但不會以外債方式取得財源,傳言說台灣與美國借錢買武器與事實不符。 網傳「聽說政府被爆出來向美國借錢,買美國武器,還要還美國利息」是虛構捏造資訊,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針對網傳「政府被爆出來向美國借錢買武器」進行查核,台灣國防預算編列及支應不再查核範圍之列。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鄉民在PTT發帖抱怨,昨晚桃園一航又塞爆,確診500多例,整個機場直接當機,聽說是入境篩檢害的,要大家往同一個桶裡吐口水,一個人染疫導致傳染500多個」?
2022-09-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7版】 一、傳言的原始出處為PTT網友在9月1日晚間發布的個人描述文章,但另一社群平台貼文卻將發布在PTT的原文扭曲與再製,再流傳到第三種社群平台。流傳在其他社群平台的版本與PTT原始文章已多處不符。 二、目前旅客入境檢疫流程是,旅客向專人拿痰液收集盒到戶外採檢站收集唾液,每個人獨立使用一個小隔間,完成後用夾鍊袋包裝檢體後,交付採檢站護理人員送驗。傳言所稱「所有人吐在一個大桶中」,不是事實。 三、傳言稱「桃園一航確診500多例」,與近期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數字不符,且唾液檢驗不是現場可知,傳言所描述的情境並不合理。 社群平台傳言是扭曲PTT個人貼文,且有多處描述不符合事實,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NCC一手遮天把台灣所有飯店『蓋牌』,只有『綠色』新聞電視台,完全沒有其他電視台」?
2022-09-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7版】 一、飯店、餐飲業者等公共場合的頻道公播服務,是代理商與頻道商洽談結果,是商業行為,並非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選台,傳言所述不符事實。 二、傳播學者表示,每家飯店業者因購買管道與購買服務價位,會有不同頻道服務。這是飯店業者與頻道代理商的商業市場機制,NCC無權介入。 三、檢視台灣不同飯店客房公播頻道表,均有多種國內與國外新聞頻道。 網傳「NCC一手遮天把台灣所有飯店『蓋牌』,只有『綠色』新聞電視台,完全沒有其他電視台」與實際狀況不符,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片「中國無人機日前被金門獅嶼據點守軍擊落,有當地人放出疑似殘骸圖片」?
2022-09-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6版】 傳言圖片來自社交平台GETTR於9月1日貼文。經查,傳言圖片是亞塞拜然國防部發布2020年7月16日擊落一架亞美尼亞無人機照片。此照片與台海近期事件無關。 陸軍曾於9月1日宣布於金門獅嶼擊落一架不明空拍機,網傳圖片挪自其他不相關的事件,因此,傳言圖卡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9月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當日中午12時3分發現不明民用空拍機1架進入獅嶼禁限制水域上空,駐守部隊依程序應處,示警驅離無效後,防衛射擊擊落。此查核報告就網傳圖片進行查核,圖片所指事件與台灣真實發生狀況無關,因此判定錯誤。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部分錯誤】網傳「被殺警察的公祭!蔡前往,新聞戶外沒報導人民抗議的壯觀場面」、「綠色恐怖!今天被殺警察公祭,蔡英文前往,全台灣新聞媒體,沒人敢報外面的抗議」?
2022-09-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6版】 一、網傳事件發生在2022年9月5日,總統蔡英文出席台南兩位因公殉職員警的告別式,而退休員警協會成員在場外抗議與陳情。 二、《中國廣播公司》、《自由時報》、《聯合新聞網》、《民視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報導此抗議事件,傳言宣稱「全台灣新聞媒體,沒人敢報外面的抗議」、「新聞戶外沒報導人民抗議的壯觀場面」,並非事實。 傳言與網傳影像為真實事件,多家媒體有相關報導,傳言卻稱「全台灣新聞沒報導」、「全台灣新聞媒體,沒人敢報」等不是事實,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現在的戰場環境實在是太透明,一個普通的中國民眾就可以從一張宣傳照上溯源肉搜出拍照地點,如此一來還有什麼秘密可言」?
2022-09-0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5版】 一、網傳影片擷取自台灣媒體2022年8月18日的新聞報導影片,是國防部公開邀媒體到花蓮基地拍攝天弓三型飛彈戰備操演;軍方所屬媒體同日報導也揭露天弓照片與拍攝地點等內容。 二、軍事專家表示,有許多網路工具都可以透過影像畫面找到地點,傳言影片截取的是國防部帶著媒體到花蓮基地的公開拍攝畫面,並不是機密畫面。相關武器裝備在戰時或演習的機動調整與部署,才會是觀察重點。 網傳內容「現在的戰場環境實在是太透明,一個普通的中國民眾就可以從一張宣傳照上溯源肉搜出拍照地點,如此一來還有什麼秘密可言」與實際狀況不符。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蔡英文作票多260萬票的證據!檢察官『不畏強權』,中選會敗訴,終將要還原歷史」?
2022-09-0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2版】 一、網傳脈絡是民眾評論電視開票作業與選務,被中選會提告侮辱公署罪,台北地檢署和桃園地檢署於2021年均予以不起訴處分。北檢與桃檢的不起訴書內容,並不能當作「蔡英文作票多260萬的證據」。 二、法律專家表示,「侮辱公署罪」由於批評與侮辱的界線不容易劃分,檢察官只要認定批評有所依據,即使依據未必為真,為保障言論自由,不會依侮辱公署罪起訴。不起訴並不代表檢察官為被告言論真實性背書。 傳言稱「檢察官不畏強權,蔡英文做票多260萬票的證據」,為扭曲解讀不起訴書內容,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就傳言文字進行查核,網傳影片為民眾個人意見,並非查核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美國最毒一招,用華裔美國人來台,先加入台灣兵,混在其中,先開火,點燃台海衝突戰火」?
2022-09-0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1版】 一、國軍志願役和國軍各單位聘雇人員不得為雙重國籍,相關報考簡單均有註明清楚。 網傳「美國軍人冒充台灣軍方」、「美國籍加入台灣兵」等情況不會發生,網傳所述美軍冒充、故意引戰並不合理。 二、軍事專家表示,台美交流合作頻繁,但美軍來台跟進行戰前準備是兩回事。網傳內容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在飛機上看到的就是美軍與何種單位。此外,台海若開戰會以空軍和海軍為第一戰線,傳言所言不合理。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證據不足】網傳「外媒報導:解放軍蘇35在台海攔截台軍四架F16,後者雷達失明倉皇逃竄」?
2022-08-2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24版】 一、外電報導引述自《歐亞時報》,此文宣稱綜合中俄網站說法。查核中心追查「蘇愷35對峙台灣F-16」的故事細節,中國官媒僅在8月2日提及「蘇愷35飛越海峽中線」,但被國防部否認,中國官媒沒有雙方對峙細節。 中台雙方對峙的故事細節出現在隨後發布的俄國網站「Avia.pro」,俄文網站宣稱引自中國媒體,但實際上中國官媒當時並無此內容;該網站所附上的照片也是隨意引用中國微博主照片,俄國網站不是可信的出處。 二、網傳內容引述的《歐亞時報》是內容團隊位於印度的網站,撰文者為印度編譯,該文並不是採訪而得到的報導內容。此文被台灣媒體和中國網站引述,變成「外媒報導」、「印媒報導」。 經追查,「蘇愷35對峙台灣F-16」的細節,從未有任何網站或媒體提出具體來源與相關證據,但透過層層引述,台灣媒體誤以為「印度媒體」、「外媒」之獨家報導。因此,是「證據不足」訊息。 【查核聲明】 此查核報吿僅就傳言、外媒報導來源進行查核,解放軍和台灣軍事實務不再查核範圍之內。
事實查核報告
證據不足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影片「開火射擊可以用沖天炮….厲害了我的台灣」、網傳畫面「台灣軍方放出一張F16V掛彈圖,網友發現這是P上去的」?
2022-08-21
【報告將隨時 2022/8/21版】 一、網傳影片擷取自2022年7月27日的媒體影片,原始事件為漢光演習第3天於淡水八里的演習。新聞影片並無人聲旁白,旁白為網傳影片自行加入。網傳影片中特寫的武器,是在20機砲的砲管上裝置鈦雷,配合TNT炸藥,產生聲響,搭配陸軍步槍、機槍的空包彈,進行演練 二、網傳畫面「台灣軍方放出一張F16V掛彈圖」是截取自某一新聞台8月7日政論節目片段內容,該新聞台對此回應是新聞報導CG的局部截圖;空軍司令部說,網傳圖片是媒體報導所後製加工魚叉飛彈示意圖,非魚叉飛彈實體畫面。 網傳影片旁白和傳言文字稱國軍演習「用沖天炮做反登陸」、網傳畫面「台灣軍方放出一張F16V掛彈圖,網友發現這是P上去的」均不是事實,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