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騎機車外套反穿時,大車經過的氣流會讓左手袖口吸風進去,並往左拉扯,這是物理流力學有根據的」?
2023-08-2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22版】 一、根據馬來西亞媒體報導,網傳影片實際發生在2022年4月16日馬來西亞巴生市(Klang)。一名機車騎士因不知原因撞向一旁的油罐車,推測騎士可能是因疲勞駕駛,所幸該名騎士並無受傷。 二、物理老師指出,傳言描述的現象應為「白努利原理」造成的「船吸效應」。但是,影片中機車與大卡車時距離太大,且車速不夠快,不太可能造成吸附現象,且船吸效應取決於速度與距離,與外套反穿無關。 三、機車駕訓班教練也提醒,騎機車外套反穿沒扣好拉鍊確實可能造成道路交通危險,像是衣物過長捲進機車底下就可能造成機車偏移;衣物飄逸在外也可能捲進大型車輛內;衣物反穿也可能讓手臂的動作受限,進而影響車頭控制。 建議 民眾騎機車,要將衣服正穿且要將衣服拉鍊拉好,避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 騎車外套若隨風飄逸確實會引發危險,但傳言挪用國外車禍影片稱是「外套反穿」釀禍,是錯誤歸因於船吸效應,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郭綜合前的斑馬線沒有紅綠燈,一張6000元,一天開萬張罰單」?
2023-08-2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22版】 一、網傳影片拍攝地點為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郭綜合醫院門口,該地點有設置斜紋斑馬線與閃光號誌,以提醒車輛減速並注意行人穿越。 二、今年截至8月21日止,該地點民眾檢舉加員警取締,共計30件未停讓行人案件,並未如傳言所述「一天萬張罰單」。 三、自2023年6月30日起,違反車輛停讓行人法規時,汽車罰鍰6000元,機車罰鍰1200至1500元,自行車罰鍰600至800元,電動自行車罰鍰800至1000元。 傳言錯誤描述網傳影片路段的交通號誌設置情形及違規狀況,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易生誤解】傳言搭照片稱「雨彈炸高雄,籃球場慘淹成水池」、有報導「這一里成滯洪池」?
2023-08-1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18版】 高雄市區8月17日清晨下起大雷雨,造成多處淹水,高雄市本和里的滯洪池籃球場一度淹到籃框,傳言引用滯洪池照片,宣稱「這一里都淹水」、「高雄籃球場慘淹成水池」等,經查核整理如下: 一、網傳「籃球場淹水照」原始地點為高雄市本和里滯洪池,只是平時放置籃球架供民眾使用。 本和里里長表示,本和里原本被戲稱為「淹水里」,在建置滯洪池後,就發揮功效。當地里民都知道該處是滯洪池,平常是民眾休憩處;17日大雨時滯洪池有發揮作用。 二、水利專家指出,滯洪池平時可作為公園、籃球場使用,但主要功能是滯洪、防災,在發生強降雨時,滯洪池蓄滿水是發揮減災功能的正常狀況。 三、水利署台中辦公室河海組表示,滯洪池通常設置在河道旁邊的一塊低窪處,當發生即時強降雨,主要河道來不及排水時,就需要滯洪池,如同臉盆一樣,可以將河道來不及排放的水排入滯洪池,以免主河道洪水過多導致溢堤或溢洪,導致周邊區域淹水。 網傳圖卡的原始地點是在雨天發揮功能的滯洪池,傳言沒有交代地點與滯洪池功能,卻稱「慘淹為水池」、「這一里都淹水」,引人誤解該區災情之範圍與嚴重度,因此,為易引人誤解的訊息。 【查核聲明】近日高雄因降雨確實引發部分淹水災情,地方政府治水優劣為可受公評之事。本查核報吿僅針對網傳圖卡被傳言引述為「籃球場慘淹」進行查核。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電動車相撞起火不能用水撲滅」?
2023-08-1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18版】 一、網傳影片事件是發生於2013年7月的俄羅斯,滿載氣瓶的卡車撞上公車後起火,兩者都非電動車。 二、專家指出,電動車起火須以大量的水使其降溫,傳言說「電動車起火不能用水」並不正確。 傳言將其它車禍影片錯稱為電動車相撞,且傳言對電動車的消防滅火描述也不正確,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登革熱室內噴灑藥劑比巴拉松還毒、噴藥中毒症狀跟登革熱類似,噴藥創造登革熱疫情」?
2023-08-1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15版】 一、專家指出,目前登革熱室內噴灑藥劑為「合成除蟲菊精類」,屬環境用藥,使用於病蟲防治需經稀釋,毒性低;室外噴灑藥劑為有機磷類,也是屬於低性毒劑。傳言說「比巴拉松還毒」並不正確。 二、專家指出,「合成除蟲菊精類」對人毒性低,但對水生生物毒性高。建議室內噴灑藥劑時人、寵物貓狗都須離開,家中若有水族箱,也需要遮蓋,且噴灑完畢後,需待1小時候再回來,並配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 三、蚊蟲防治專家指出,登革熱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病毒感染症狀如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嗜睡等,但登革熱還有特殊症狀,會起疹子、後眼窩痛。 至於藥劑中毒雖也有部分相似症狀,但登革熱是病毒感染,可用快篩或是PCR鑑定;藥劑中毒不會導致登革熱感染,傳言說法是混淆藥劑中毒和感染登革熱的謬誤。 四、專家表示,若該地區發生登革熱疫情,根本之道是清除孳生源,噴藥消毒是為了即時消滅帶有病毒的蚊子。衛生單位進行家戶噴藥前會先通知住戶,如果住戶不在會放通知單預先告知。 傳言說「登革熱噴灑藥劑比巴拉松還毒」、「噴藥創造登革熱疫情」等論述並不正確,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報導「台北炸豪雨 路人全裸僅穿透明雨衣」?
2023-08-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11版】 2023年8月初,卡努颱風為北台灣帶來雨勢。8月10日某媒體發布一則獨家新聞宣稱,卡努颱風期間有民眾在台北市街頭看見路人全裸、僅穿透明雨衣,並附上一張背影照片。查核中心查證如下: 一、網傳照片當事人接受查核中心採訪時表示,報導中的照片拍攝於2022年10月29日的同志大遊行,當時他手上拿著「裸體不是色情,色情的是眼光」的牌子表達訴求。網傳報導錯誤指稱拍攝於卡努颱風期間,且曲解這張照片的情境與脈絡。 二、查核中心檢索其他台灣媒體報導內容,並比對Google map街景,均可證實網傳報導中的照片是拍攝於2022年10月29日的同志大遊行,並非日前畫面。 網傳報導中的照片拍攝於2022年10月29日同志大遊行,卻被錯誤挪用並指稱拍攝於上週颱風來襲期間,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人造雞蛋..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2023-08-0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4版】 社群常有人造雞蛋的傳言,近期就流傳一段影片,指稱是人造雞蛋,恐引起民眾誤解為人造生鮮雞蛋。查核中心查證影片說明如下: 一、影片內容可分為4段影片,經查證,其中影片1、2為皮蛋製作過程,影片3、4為玩具雞蛋模型製作過程。因此,網傳影片是剪輯皮蛋、玩具蛋製造過程,誤導民眾為人造假生鮮雞蛋。 二、專家指出,以食品添加物製造生鮮雞蛋成本高,沒有利潤,也不需要這樣做。農委會、食品業者指出,中國蛋品是不被允許輸入台灣的,且邊境都會有把關;且人造蛋成本高,又要從國外進口更不符成本考量,不可能進口人造蛋到台灣。 網傳影片實際為皮蛋、玩具模型製作過程,並非以人造生鮮雞蛋。影片去脈絡地在社群流傳,易讓民眾誤解為化學製作的生鮮雞蛋,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聽聲音頻率Hz可以測年齡,點開後聽不到聲音的數字就是你的年齡」?
2023-08-0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1版】 專家指出,網傳影片有部分學理依據,人確實會隨著年齡增長,限縮可以聽到的音頻範圍。不過,聽能受個人天生結構,以及後天耳朵受損影響,網傳影片僅是用軟體製作、沒有考慮檢測的許多變數,如設備的音量、環境噪音等。 專家說,網傳影片趣味目的大於實質,不能直接用聽音頻測年齡。 網傳影片雖有部分學理依據,但僅是娛樂趣味測驗,不能真的聽聲音測年齡。民眾若對結果有任何疑問,應該就醫尋求正規的檢驗方法。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圖卡「台灣新上市假的燃料稅單,請注意-沒有QR code」?
2023-07-2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28版】 網路流傳兩張不同汽車燃料費繳納通知書,宣稱一張為造假帳單,經過查證: 一、網傳圖卡中的兩張單據,均是由監理站寄發的燃料費繳納通知書,其中一張為批檔統一寄發的通知單,另一張是補發的通知單,並非造假帳單。 二、165防詐專線說明,目前尚無聽聞有詐騙透過寄送紙本繳費通知進行;近期不法集團大多是利用簡訊的方式,藉口汽燃費未繳而通知民眾。 三、公路總局與花蓮監理站建議,若民眾對收到的通知單有疑慮,可直接致電向監理站確認,或是到超商使用多媒體事務機補單繳費。 傳言圖卡把監理站補發燃料通知書,誤稱為假文件,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就傳言與網傳圖卡進行查核,但仍提醒民眾注意詐騙。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水梨分公母,水梨底部凹陷處是開花型態,就是公的;圓滑狀就是母的,母的香甜好吃」?
2023-07-2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27版】 一、專家指出,水果並無公母之分。網路常說水果分公母,僅為農民過往依據水果品種與外觀差異流傳的說法。 二、專家指出,水梨底部凹陷處的外觀差異與果樹開花時的溫度、栽培管理方式有關,跟好不好吃沒有關係。 如果開花時氣溫是20度以上,果實成熟採收時就有可能殘留花萼,產生萼變;20度以下花萼就會脫落,底部凹陷處會圓潤光滑。此外,也有些農民為了外觀易販賣等因素,在小果期就先摘除花萼。 三、專家說,水梨好不好吃跟成熟度有關,若從外觀觀察,可以挑選表皮光滑、舉起來會有沉甸感的水梨,會是成熟而口感香甜的水梨。 傳言說水梨分公母、底部凹陷處圓滑就是香甜好吃為「錯誤」資訊。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