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花東九號公路熱到爆」?
2023-07-1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10版】 一、網傳影片為2022年玉里大橋橋面因強震受損,與近期天氣無關。 二、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影片中隆起的橋樑伸縮縫在2022年震後一週已修復並恢復通行,目前玉里大橋可正常行車。 傳言挪用2022年地震橋面受損影片並錯誤指稱與近期天氣有關,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新聞影片「加倍潔洗衣乳被驗出含超量環境賀爾蒙,被人體吸收會破壞生殖系統」?
2023-06-3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30版】 社群平台2023年6月流傳一段新聞影片稱某廠商洗衣劑驗出超量環境賀爾蒙,會影響人生殖系統,查核中心還原影片時空脈絡: 一、網傳新聞影片是2010年的新聞事件,並非近期事件。 2010年某廠商的洗衣劑被驗出含有超量環境賀爾蒙「壬基酚」(NP),當時已要求廠商下架回收。而根據該廠商最新(2021)檢驗報告,該洗衣劑產品「壬基酚」(NP)為未檢出。 二、環保署表示,「壬基酚」(NP)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因在環境中不易分解,具有環境荷爾蒙特性物質,恐有影響生殖系統風險。目前台灣是禁止使用於製造家用清潔劑。 2022年環保署針對家用清潔劑商品進行壬基酚(NP)、壬基酚聚乙氧基醇(NPEO)檢測,結果顯示均未檢出。環保署提醒民眾,民眾挑選日用品時,務必注意商品的成分標示,且盡量挑選通過CNS標準商品。 網傳新聞影片是2010年舊新聞事件,並非近期。傳言挪用過時事件且未完整說明脈絡,流傳易讓人誤解為近期事件,因此,為「錯誤」訊息。 延伸閱讀: 許多關於民生相關的「假訊息」會利用過時的新聞事件,搭配易引發情緒的文字,引導為近期事件,引起民眾誤解和不必要的恐慌。 【謠言風向球】小心「有毒」的食安假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圖片「這花叫紅臉貓蘭」、「喜馬拉雅山上的靈猴花開了」?
2023-06-2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7版】 一、查核中心觀察到,「喜馬拉雅山上的靈猴花開了」的文字傳言版本,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並搭配不同花卉圖片,例如2022年流傳時就搭配生長於拉丁美洲的猴面小龍蘭照片,查核中心也曾查核過此傳言。 二、植物專家表示,世界上不存在網傳圖片裡的植物,也沒有名為「靈猴花」、「紅臉貓蘭」的花卉。 三、影像專家表示,網傳圖片有很明顯的3D或電腦繪畫痕跡,應該是用比較初階的AI繪圖製作,破綻包括缺乏葉子或花瓣的紋路等實體細節、主體的動畫感強烈、畫面景深不自然、前後景光影不協調等。 但專家也提醒,透過較高階的AI繪圖版本或是讓AI大量練習,就有可能克服以上問題,做出以假亂真的圖片,未來媒體識讀難度也會提升。 四、隨著AI製圖工具普及,網路上愈來愈多AI生成圖片且類型繁多,從花卉、動物、明星到政治人物等,也意味著民眾面對網路影像愈要謹慎。專家建議,民眾若收到照片或影像時,可檢視內容有無不自然或不合理之處,並比對媒體新聞報導是否有相關訊息。 網傳圖片為AI製圖,並非真實花卉,世界上也沒有名為靈猴花、紅臉貓蘭的花,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照片「天啊~四天連續假期,塞塞塞,完全塞爆~」?
2023-06-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6版】 今年端午連假期間,民眾在社群平台流傳一張塞車照片,指稱是端午連假期間合歡山塞車景象。查核中心查證照片來源如下: 一、網傳照片是2011年武嶺自行車比賽照片,照片地點是在台14甲線合歡山昆陽路段附近,並非是今年狀況。 二、南投縣仁愛分局指出,網傳照片並非是今年端午連假的照片。今年端午連假期間,武嶺確實有辦單車比賽,因適逢連假及賽事,車流量較多,但路況並無嚴重堵塞或交通事故,賽事也有順利完成。民眾若擔心路況,可以直接看即時影像系統。 網傳端午連假塞車照片事實上是2011年舊照,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圖卡「請各位社友小心~ 現在的詐騙集團真的很厲害,連電費單都可以偽冒」?
2023-06-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6版】 網路流傳兩張不同顏色的台電單據,指稱藍色單據為真,並指稱粉紅色單據為假冒的帳單,經過查證: 一、網傳圖卡中的兩張單據,都是由台電公司寄發,藍色為繳費通知單,若民眾持繳費通知單至超商或金融機構繳費後,此單據也會成為繳費憑證;粉紅色單據則為自約定金融帳戶或信用卡扣繳電費完成後,台電公司再次印製寄送的繳費憑證。 二、雖然網傳圖卡為台電寄送的真實帳單,但過去曾有詐騙集團以電話、電郵、電話語音等方式,假冒台電聯繫民眾,藉口電費逾期未繳或退費,進而誘騙民眾個資或轉帳,台電也多次在官網提醒民眾注意。 網傳圖卡將台電的繳費憑證誤認為假電費單,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就網傳圖卡進行查核,驗證圖卡為錯誤,但仍提醒民眾注意詐騙。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小孩吃了粽子就送醫不治,因鮮綠色粽葉是用硫酸銅浸泡」?
2023-06-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1版】 端午節將近,社群流傳影片稱「因食用硫酸銅浸泡的鮮綠粽葉身亡」,讀者擔憂是否為台灣食安議題,查核中心查證影片脈絡,並採訪食安專家: 一、經查證,網傳影片來自中國社群平台,並不是出自可信出處;但中國媒體曾有報導提醒中國民眾留意「返青粽葉」非法添加硫酸銅的食安議題,可知影片是中國脈絡,不是台灣。 二、食藥署表示,台灣粽葉製程不會用硫酸銅來浸泡,地方稽查人員近年並無發現此狀況;至於邊境檢驗方面,2021-2022年共檢驗來自中國、越南、日本327批的粽葉,查驗皆合格。 三、食安專家建議,民眾在購買粽葉時,可注意外觀是否過度鮮綠、是否有不自然的硫磺味道。另外,民眾買粽葉回家後,可透過清水沖洗、蒸煮至軟,就能有效清洗二氧化硫。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生活
【錯誤】網傳「這個是高雄市目前淹水狀況,特定立場媒體不敢報導」?
2023-06-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1版】 社群平台與通訊軟體流傳下雨道路淹水影片,宣稱「高雄淹水影片,特定立場媒體不敢報導......」等文字。查證結果如下: 一、網傳影片透過Google 地圖檢視,影片發生地在高雄市新生路與過港隧道附近路口。 二、高港警總隊表示,高雄新生路接近過港隧道前的道路,在6月12日上午因強降雨現象,導致道路有淹、積水的狀況。 三、檢視台灣多家媒體均有報導高雄受到大雨影響,導致部分路段有淹、積水的情況。 高雄市6月12日強降雨導致淹水,經查多家媒體均有報導,傳言稱「特定媒體不敢報」並不符合實情;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難以置信! 只需拍一張肖像,然後毫不費力地將他插入任何視頻。人工智能為欺騙打開了新的大門」?
2023-06-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1版】 一、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發生於2023年2月18日,NBA總裁亞當席佛在鹽湖城舉辦的全明星科技峰會上,展示了NBA應用程式未來將提供的串流體驗。 他以手機360度掃描知名運動節目主持人拉夏德,用拉夏德影像替換籃球賽影片的一名球員,製造出拉夏德的灌籃畫面。 二、專家解釋,影片是透過AI製作,其方式是先用手機的光學雷達掃描真實人物,依據掃描得到的資訊建立角色模型與貼圖,同時AI軟體可偵測影片中的球員並將之消除,替換成掃描建立的3D角色。 三、專家表示,以現今技術雖可做到「只用一張照片就做出能替換影片人物的模型」,但這樣的影像細節表現不佳,若要建立完整3D角色,仍需繞著人物錄影或連續掃描,所需的照片量超過百張。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針對影像合成設計的AI軟體。 四、專家提醒,人像建模、AI技術逐漸普遍,使得照片、影片造假越來越方便,所花費的成本及技術門檻也越來越低,當民眾收到影片時,應先判斷影片內容是否經過操弄,並進一步交叉驗證是否為真,以避免上當。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生活
【錯誤】網傳「台北市自6月20日起,下午5時至翌日上午7時未打開大燈,罰台幣600元...還有四項交通新規定」?
2023-06-2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0版】 一、台北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執法組表示,自2000年起就觀察到網路上陸續出現以「本(6)月20日」 作為開頭的各種交通罰則謠言,內容多為錯誤或過時資訊。今年6月20日並無任何交通新規定上路。 二、根據現行法規,闖紅燈罰鍰為1800-5400元;一般道路超速違規罰鍰為1200-2400元,高(快)速公路超速違規罰3000-6000元。汽車駕駛人未依規定使用燈光,處1200-3600元罰鍰。 三、台北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執法組表示,夜間、行經隧道及調撥車道,及遇濃霧、雨、雪、天色昏暗或視線不清時,應開亮頭燈。 在執法上,現行交通法規 並未明訂幾點到幾點之間需開大燈,執法時會依據實際天色判斷是否為夜間。 傳言有多處錯誤,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冰箱放一個口罩做成的茶葉包,一年省下好幾百電費」?
2023-06-1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17版】 網路流傳影片,指稱利用口罩製作茶葉包,放進冰箱可以降低濕度,進而達到省電目的,查證如下: 一、學者與家電業者都表示,冰箱空氣在冷卻過程就會降低濕度,內部已是低濕度環境,放置用口罩製作的茶葉包雖有吸濕功能,但作用太微弱,不會因此改變冰箱的濕度,不會因為放茶葉包讓冰箱更省電。 二、民眾想要節省冰箱耗電,專家建議可採取以下做法: 少開冰箱門、等到食物冷卻才放入等方式,可避免讓冰箱溫度上升,就能有效省電。此外,冰箱環境如果有熱源,如陽光直射、冰箱緊靠發熱電器,也會讓壓縮機更耗電,因此,也必須注意冰箱擺放位置。 三、經濟部能源局指出,台灣市售冰箱都須標示「EF值」(能源因數值),EF值數值越大,代表冰箱越省電。民眾選購冰箱時,也可參考此項標示。 專家表示茶葉包作用微弱,不足以影響冰箱濕度,不會讓冰箱更省電,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