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生活
【事實釐清】網傳圖卡稱「詐騙新手法,假郵差騙民眾簽本票」?
2021-07-26
一、警政署和中華郵政均表示,近期並未收到此類犯罪手法的申訴案件。但確實曾有人採取「假郵差騙民眾簽本票」犯罪手法而觸法。 二、律師建議,若民眾擔心遇到此類詐騙,簽署任何文件時,應先確認簽署的文件為何。萬一收到法院寄來本票持有者聲請強制執行時,可向法院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 原來桃園國際機場還有如此神助般的服務」?
2021-07-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7/21 版】 網傳影片為桃園機場與民間公司合作的無人自駕車接駁服務的示意影片,並非確定的服務內容,且該服務仍在測試實驗階段,尚未正式推出。 傳言將示意影片誤指為「桃園國際機場服務」,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近期千萬要注意,不要買布丁、冰淇淋商品來品嘗....無良商人使用工業用添加物」?
2021-07-1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24版】 一、網傳影片是2013年媒體的報導,原始事件是「2013年台南原料工廠提供工業原料、過期原物料給食品廠商」,並非近期發生的新聞事件。 二、食藥署表示,近期並未發生布丁、冰淇淋相關食安事件。根據2023年食品添加物製造業稽查結果,共查核49家食品添加物製造業者,並抽查73件產品標示及抽驗25件食品添加物產品,其中1件食品添加物產品標示不符規定,其餘食品查核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網傳影片是挪用過時的食安訊息,與近期無關。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針對影片進行查核,並未查核近期相關食品之安全議題。 【謠言風向球】小心「有毒」的食安假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請盡量避免行駛花蓮大橋 7/15早上地震橋樑整個裂開移位,暫時不要行駛」?
2021-07-15
一、公路總局第四工程處花蓮段因近期連續地震,於7月15日前往檢測花蓮大橋,並未發現「橋樑裂開、位移」等影響行車安全之問題。 二、網路傳言以照片指稱,「因今日地震,橋面整個裂開位移」,查核中心檢視Google maps中,花蓮大橋2018年、2019年舊照,可知地面裂縫非近期發生。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僅就傳言「今日地震,造成花蓮大橋裂開位移」之事實進行查證,並未查證花蓮大橋之整體安全性。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不要直接用嘴飲用罐裝的飲料...以下影片是一種蠕蟲,在罐頭上很小,粘在嘴唇上後,會鑽入皮膚...」?
2021-07-1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7/13版】 一、影片中的患者是感染「蠅蛆症」,是蠅類在人體傷口處產卵,蟲卵孵化後幼蟲鑽進皮下組織,或者是蠅類透過蚊、其他蠅類或蜱等病媒叮咬來傳播。蠅蛆症好發於熱帶與亞熱帶公衛條件較落後之開發中國家。 二、專家指出,成蠅不會在鐵鋁罐等無生物上產卵,蠅蛆症與直接飲用罐裝飲料無關。 三、專家提醒,易開罐內的食物經過消毒、殺菌,在乾淨的環境保存,但若外包裝沾染髒污,直接用嘴飲用可能觸碰到污染物。若民眾有疑慮,可先清洗過易開罐再飲用。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照片「無人機飛過西藏喜瑪拉雅山區拍攝到的“俯臥美女“」、「這是美女側睡圖,無人機拍到的西藏岡仁波齊」?
2021-07-12
網傳照片為法國藝術家Jean Michel Bihorel利用電腦數位生成的藝術作品,並不是真實畫面。 因此,傳言稱「無人機飛過西藏喜瑪拉雅山區」、「無人機拍到西藏岡仁波齊峰」,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菩提本無樹》高雄菩提樹開花了!見過嗎?菩提樹開花很美!」?
2021-07-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7/12版】 一、網傳影片的樹木是砲彈樹( Couroupita guianensis Aubl ),並非是菩提樹( Ficus religiosa L. ),兩者為不同樹種。 二、砲彈樹開花茂盛;菩提樹是榕屬,花極小且隱於隱頭花序,開花並不明顯。兩者在外觀上有很大差異。 三、菩提樹在佛教意義中有悟道之義,起源於印度、中南半島,常見於台灣寺廟、校園、行道樹。而砲彈樹來自中南美洲,引進台灣後,現常見於公園、農園,兩者起源與文化脈絡不同。 四、傳言有另一版本是將「棋盤腳」照片,誤指為菩提樹。 傳言所附加的影片和照片並非菩提樹,因此,傳言影片稱為菩提樹是「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更新聲明 2021/7/22】傳言有版本為另一植物照片。特此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
2021-07-0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1版】 一、傳言指稱的新課綱,指的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108課綱),早已在2019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使用。 二、近期並未推出新課綱,傳言指稱「新課綱出來了」、「疫情間推出新課綱」並不符事實。 三、108課綱在國高中歷史科,是以專章形式呈現政治、社會制度及文化變遷,並非以編年史的觀點呈現中國朝代更迭或聚焦特定歷史人物。 傳言在2022年6、7月稱「新課綱出來了」、2021年7月稱「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此傳言曾於2020年9月流傳,當時針對內容查核,判定為事實釐清。此傳言於2021年6月再度流傳,並指稱是疫情期間推出的新課綱,因此判定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稱「手機放機車置物箱裡,鋰電池高溫爆炸燃燒。鋰電池高溫燃燒後,用水澆熄是沒有用的,要用CO2或乾粉減火器」?
2021-07-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7/6版】 一、網傳影片原始事件為6月25日,發生於泰國呵叻府,一名摩托車騎士發現摩托車燃燒後,附近民眾用水滅火,但未澆熄,最後用滅火器才成功滅火。根據泰國媒體對此事件報導,並未指出起火原因,也未指出與手機放置機車內有關。 二、專家表示,鋰電池燃燒時,一般民眾難以取得大量水源,不建議民眾自行用水滅火。當火勢尚小時,可用乾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嘗試滅火;火勢大時,應盡快撥打119,並避開火災現場。 三、專家表示,手機、行動電源此類含有鋰電池的電器物品,應盡量避免放在高溫下。當發現鋰電池已經有膨脹狀況,切勿繼續使用,應循專門回收管道,勿隨意丟至垃圾桶,避免另類火災。 四、專家建議,高壓噴霧、打火器等,也不適合長期放在車廂、車子內,這些物品長期曝曬在高溫下,會有起火危險。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生活
【錯誤】網傳「刑法24條:緊急危難之阻卻違法事由,受疫情影響,可以至超商拿取食物、現金供生存,警方有意見,告知這是刑法24條、23條賦予權利」?
2021-07-0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7/2版】 一、專家指出,刑法24條的意涵為,當個人面臨緊急危難,不得不採取違反刑法的行為時,不會受罰。所謂緊急危難是指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體、自由、財產面臨急迫的危險。 二、專家指出,傳言指稱的情境,如「沒有食物生存」,不至於直接、立刻造成危害,且去超商拿取食物與金錢,並不是可採取的唯一手段,還有其他救助管道(社會局、民間社福單位),因此傳言所描述的情境並不符合刑法24條的緊急危難。 三、專家指出,依傳言所描述的情境與行為,可能構成竊盜、搶奪、強制甚至強盜等犯罪。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