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工具

【錯誤】網傳影片「12月2日拜登最害怕的事發生了,美國民主峰會徹底搞砸了,110國元首當場退席」?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3版】 一、網傳影片並不是新聞影片,其出處也不是具有可信度的媒體​​。 二、美國民主峰會將在12月9-10日舉行,110國受邀與會。網傳「12月2日美國民主峰會徹底搞砸,110國元首當場退席」、「美國盟友集體宣布退出民主峰會」訊息不是事實,均為捏造虛構。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Omicron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的,新的COVID-Omicron病毒病徵沒有咳嗽、不會發燒...COVID-Omicron 的毒性比Delta變種高5倍,死亡率也比 Delta 更高。」?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15版】 一、專家表示,OmicronBA.4 BA.5症狀和之前的Omicron沒有明顯差異,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咳嗽,倦怠,發燒。OmicronBA.4 BA.5重症、致死並沒有異常升高,但是其免疫逃脫能力更強,所以感染,突破性感染,和二次感染的人都快速增加。 一、專家表示,Omicron常見的症狀仍包含喉嚨症狀、發燒,傳言稱「沒有咳嗽...

【錯誤】網傳影片「戴一次性口罩的要注意」、「口罩往往都通過環氧乙烷消毒滅菌的,所以口罩上會殘留環氧乙烷...撕開這個封膜,然後在空中晃..讓環氧乙烷盡量地散發到空氣當中」?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4/22 版】 一、網傳影片由一名非台灣口音男子口述,且影片出示的文件由簡體字書寫,傳言影片所述地點並非台灣。 二、一般台灣民眾使用的醫用口罩為未滅菌口罩,因此不存在如網傳影片所述,經環氧乙烷滅菌而有殘留的疑慮。 三、專家表示,有特殊醫療需求才會使用滅菌口罩,此類口罩均需符合安全標準。滅菌口罩拆封後,不需在空中甩動,否則易沾染細菌。...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塔利班修美軍遺留破損直升機」?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1版】 網傳影片是電腦繪圖創作者製作的3D動畫,並非真實畫面。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免疫專家:未接種疫苗的人並不危險;已接種疫苗的人反而對其他人構成危險...」?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1 版】 一、傳言引述的法國學者「克裏斯蒂安.佩龍」,因發表許多COVID-19的不實言論而被法國、英國查核組織查證為錯誤訊息,也因此被原本任職的醫院解職。 二、專家指出,近期歐洲疫情升溫,但重症和死亡率仍以未接種疫苗者的比例較高,傳言敘述不正確。 三、傳言指出「以色列醫生Kobi Haviv表示COVID-19重症患者已完全接種疫苗者占多數」,...

【錯誤】網傳影片「連臉都不要了,剛支持完東京奧運會,日本徹底翻臉,當著全世界的面宣布抵制北京冬奧會,114名運動員禁止入華」?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1版】 一、網傳影片並不是新聞影片,其出處也不是具有可信度的媒體​​。 二、網傳影片稱「日本抵制北京冬奧會,114名運動員禁止入華」不是事實,為捏造虛構。 三、傳言影片稱「歐盟退出北京冬奧」、「中國封殺歐奧委!取消歐洲參賽資格」是錯誤訊息,與實際狀況不符。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新說明2021/12/24】...

【部份錯誤】網傳「千萬別幫同學或朋友領物品。連警察大學學生,幫同學超商領東西,被當場查獲是領毒品,以現行犯移送。3名警大生除被開除學籍,還要面臨20年牢獄之災」?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1版】 一、網傳訊息原始事件是一名警大生因上網訂購毒品,被海關查獲後遭警方逮捕。與傳言提到的「幫同學領東西被當場查獲毒品」並不相符。 二、中央警察大學表示,目前涉嫌運毒的學生只有一名,且已開除學籍,網傳「3名警大生被開除學籍,面臨20年牢獄之災」不符合事實。 三、專家表示,「超商代領毒品被警方逮捕」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但經警方調查後,...

【事實釐清】網傳照片宣稱「核廢料就是這樣處理,瑞士核電廠營運45年產生的高階核廢就這麼多,可以安全存放,連全副防護具都不用就可以進去乾貯場」?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30版】 一、照片出處為瑞士茨維拉格公司,位於瑞士北部的室內乾式貯存設施,用於中期、暫時的貯存高階核廢料,此設施並非用於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 二、工作人員進入乾式場所,由於貯存護箱已將游離輻射的物質密封,不需穿著全套防護衣,但必須遵守人員輻射安全規範與守則,仍有嚴謹的工作時間限制,並必須定期監測輻射劑量。

【事實釐清】網傳圖卡「港媒抽查,台灣生產豬肉製品萊劑超標。新東陽,黑橋...丟臉丟到全世界,外銷訂單沒了,台灣不報我來報」?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30版】 一、網傳圖卡指稱的報章抽查,來自香港媒體《文匯報》2021年6月3日的報導。該媒體記者在香港市場購買台灣和美國生產的豬肉產品,並自行委託一間化驗所檢測的結果。 二、截至查核報告發稿時間2021年11月30日,《文匯報》並無公開是哪家檢驗公司,也未公布檢驗報告書。 三、《文匯報》2021年6月發出報導後,台灣消基會7月曾對相同的豬肉製品進行檢驗。...

【錯誤】網傳影片「中國宣布:斷交立陶宛、立陶宛建交台灣 立陶宛副外長對華道歉,稱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不應設立」?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30版】 一、網傳影片並不是新聞影片,其出處也不是具有可信度的媒體​​。 二、網傳影片稱「中國宣布斷交立陶宛」、「立陶宛建交台灣」不是事實,均為捏造虛構。 三、傳言影片取用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新聞報導照片,將8月一場民眾抗議政府的疫苗通行證和接種疫苗計劃,錯誤指稱為11月21日舉行的「要麵包不要戰爭」抗議行動。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