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生活
【易生誤解】網傳影片「男子對幼兒施暴。這種人能不判死嗎」?
2024-05-1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10版】 死刑存廢是台灣社會關注議題,憲法法庭日前針對37名死囚主張死刑違憲進行言詞辯論。從5月2日開始,網路流傳一段男子對幼兒施暴影片,並與死刑議題扣連。這是發生在台灣的事件嗎? 經查,網傳影片原始事件發生於2015年5月4日,是中國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一名男子無故對路邊幼兒施暴,造成幼兒顱骨骨折、全身多處受傷,男子事發後被警方逮捕,並不是台灣事件。 傳言挪用與台灣不相關的案件,扣連死刑存廢議題,但傳言未說明時空背景等來龍去脈,讓人誤以為是近期事件或發生於台灣,因此,為「易生誤解」訊息。 【查核聲明】「失去脈絡的舊事件」是網路傳言常見手法之一,本報告僅查核網傳影片發生地點,台灣死刑存廢議題的相關討論不在查核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以後拍照不要比YA!小心指紋會被歹徒盜取,進而盜竊銀行帳戶?」
2024-05-0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05/09版】 AI科技盛行,網路出現許多提醒大家注意AI詐騙的傳言。有一則傳言呼籲民眾拍照不要比YA,會有高科技盜取指紋行騙,這是真的嗎? 一、專家表示,現行的技術要在一般環境達到遠距離複製指紋,並能成功應用在後續的盜取個資等攻擊行為,並不容易。 若要完整複製照片中的指紋,必須達到影像清晰、光源充足、拍攝角度、大面積指紋等前提,還必須有特殊規格的高解析設備,並將指紋影像加工製作成立體的3D指紋模具等,並不容易執行,民眾不用太過擔心。 二、刑事鑑識專家指出,指紋資訊安全設備不是單純以平面影像進行辨識,會搭配其他感測技術判斷指紋真偽。 目前國內未曾發生以盜攝指紋影像指紋通過指紋辨識機制的刑事案件 。 三、專家表示,就算技術可做到擷取照片指紋,但盜取指紋後並沒有太多的用處,無法從指紋連結到個人身份、甚至是銀行帳戶,傳言的說法過於誇張。 但專家也說,指紋等生物辨識個資的防護確實是重要議題,民眾應有個資防護觀念。 現行技術在達到若干前提下確實可擷取照片指紋,但實務並不容易達到,且台灣並未發生指紋遭盜取、通過指紋辨識的刑案,傳言的說法過於誇大,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恐怖問路塗藥迷魂,台灣最新型迷魂藥抹大腿,導致暈眩、意識不清」?
2024-05-0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9版】 近期社群流傳媒體報導,宣稱台灣出現最新型迷魂藥,這是真的嗎? 一、網傳影片為2022年間台灣某媒體報導,其新聞原始事件發生於泰國,並非台灣。 某媒體報導時以「情境模擬」描述女子被人問路後遭塗藥,卻未說明消息來源、事件發生地點等背景資訊,易引人誤會是發生在台灣。 二、刑事警察局表示,尚未聽聞台灣有相似案件手法。截至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生類似案件。 影片原始事件發生於泰國,台灣某媒體報導時真人實境演出「問路塗藥迷魂」,但缺乏消息來源,也無背景說明。傳言再引用媒體報導,錯稱是台灣最新型的迷魂藥,但台灣並無相關事件,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部分錯誤】網傳「燦坤公告充電電池、鹼性電池、碳鋅電池不能混用,會爆炸傷人」?
2024-05-0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9版】 一、傳言文字早在2004年就在網路流傳,傳言所引述的「男童被電池炸傷意外」發生在2002年,並非近期事件。 二、燦坤實業公司表示,近期並未發布網傳公告內容。 三、專家表示,不同種類的電池確實不建議混用,原因是可能損壞電器、降低電池效率、減少電池壽命等;但混用電池引發爆炸的機率非常低,傳言所述應屬非常態的個案。 四、公共電視《流言追追追》節目曾在2008年做過混用鹼性電池及碳鋅電池的實驗,結果發現混用後鹼性電池較快沒電,但並沒有爆炸。 傳言已在網路流傳20年之久,並非近期事件。此外,「不要混用電池」的提醒雖然正確,但專家均認為混用電池僅會造成電池發熱、縮短電池壽命等,並不致爆炸。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生活
【詐騙】網傳簡訊「銀行通知,由於網路銀行系統升級,用戶盡速驗證恢復使用權」?
2024-05-0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8版】 近期網路流傳一則簡訊擷圖,宣稱是玉山銀行所發,要用戶驗證信用卡。這是真的嗎? 一、玉山銀行表示,近期並無發送此類簡訊,這是詐騙訊息。 二、資安專家表示,這是騙取信用卡個資的詐騙訊息,目的是要盜刷用戶的信用卡。 專家提醒,接到此類簡訊,可先檢視傳言網址是否與銀行官網一致,或者確認銀行的APP有無相關通知,或者直接向銀行客服求證。 網傳簡訊冒名玉山銀行,所附連結為詐騙信用卡號的假網站,因此為「詐騙」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部分錯誤】網傳「新竹香山發生的詐騙事件,大家注意一下」?
2024-05-0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8版】 各式詐騙盛行,近期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宣稱「新竹香山發生的詐騙事件,大家注意一下」,這是近期發生的事件嗎? 一、傳言影片引用《蘋果新聞網》在2021年12月25日發布的報導,該媒體已於2022年間熄燈。 該起案件發生在2021年12月3日新竹香山地區,當時有一名陌生男子拿廢棄筆電進入某處民宅屋內,佯稱是被害人的兒子購買,藉機向當時在家的長輩索取金錢後離去。 二、負責承辦這起案件的新竹市中華派出所受訪表示,近期並未接獲與傳言影片類似的案件。 三、刑事局表示,網傳影片為2021年間單一社會事件,僅為個案,近期並無發生類似案件。 傳言挪用2021年舊報導提醒民眾注意,但此為新竹香山的個案,近期並無類似案件發生,傳言說法欠缺完整說明,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生活
【易生誤解】網傳影片「現在的固定式測速照相是新式的,用路人請注意」?
2024-05-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7版】 近期網路流傳一段影片,指稱發現新式固定測速器。影片說的是真的嗎? 一、網傳影片所說的固定式測速器,實際位置在嘉義縣鹿草鄉外環道上,附近為167縣道岔路口。 二、嘉義縣警察局交通隊表示,該固定測速器為老舊設備,至少從2015年就不再使用。保留設備不拆除,是希望能發揮嚇阻作用;且該路段目前仍有設置「非固定式」的測速器,希望駕駛能遵守速限行駛,避免受罰。 傳言將不再使用的舊式設備錯稱新式測速器,為易引人誤解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音檔「某里長提醒人蛇集團手法,加油站傳單不要拿,傳單上有迷魂藥」?
2024-05-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6版】 一、刑事局表示,台灣截至目前並無發生民眾拿傳單後頭暈昏迷、警局驗出傳單有毒等事件。 二、傳言音檔聲稱是來自高雄鳥松里里長的提醒。鳥松里長表示,網傳音檔不是他的聲音,也非其所錄製或發布的內容。鳥松里也沒有發生網傳有人拿了加油站傳單後暈眩、報警化驗傳單上有迷魂藥的事情。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大隊、仁武分局鳥松分駐所均指出,傳言音檔所述內容是假訊息,從未接獲網傳聲稱的迷魂藥傳單報案案件。 三、毒物專家說,依傳言情境,要透過接觸傳單毒物在短時間內頭暈昏迷相當困難,實務不太可能發生。 四、傳言最早來自國外舊謠言變形,並在2019年、2022年、目前在中文網路世界流傳不同版本內容。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部分錯誤】網傳「中華電信關閉設備讓用戶端通話功能異常,再通知異常用戶,換購新手機才能通話。6月30日以後將有上百萬人受害」?
2024-05-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3版】 3G網路將在6月30日關閉,網傳訊息稱中華電信通知用戶換購新手機才能通話,估上百萬人受影響。這是真的嗎? 一、傳言所述事件為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三家電信業者預計在6月30日關閉3G網路,用戶語音通話將全面透過4G通話(VoLTE)進行。屆時,用戶手機若不支援VoLTE,就得換成可以支援的設備。 二、截至今年2月底,中華用戶手機設備不支援VoLTE為29萬,在6月30日後確實得更換設備,但與傳言所述將有上百萬人受影響相距甚遠。 台灣大、遠傳則分別為19萬與17萬,三家電信業者受影響用戶數共約為65萬。 三大電信預計在6月30日關閉3G網路,部分用戶需更換設備才能通話。但傳言誇大宣稱中華電信受影響用戶數,與實際狀況不符,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生活
【部分錯誤】網傳「今年將有60年一遇的悶熱高溫天氣,戶外可能達45度,不管多熱都要喝溫開水,喝冰水會讓血管破裂或爆炸?」
2024-05-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05/03 版】 一、傳言至少於2023年7月即在中國社群論壇流傳,並非今年氣象資訊。 二、氣象專家指出,沒有「60年一遇的高溫天氣」說法,但受全球暖化影響,確實可能愈來愈熱。 氣象預報中心指出,台灣是海島型國家,氣溫會受海風調節,應不至於像大陸型氣候國家出現45、46度高溫。因全球暖化,全球持續偏暖趨勢明顯,民眾仍要注意高溫風險。 三、至於天熱能不能喝冰水;醫療專家指出,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劇烈溫差變化確實可能有健康風險,但少量喝冰水並不會致命,且對一般健康人來說,熱天喝冰水也無須擔憂。傳言的說法描述過度誇大,並不科學。 受全球暖化影響,確實應注意高溫風險,有心血管疾病者也應注意溫差;但傳言早在2023年即流傳,並非今年狀況,且其提供的喝水建議過於誇大,也不適用一般民眾,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生活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