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健康
【易生誤解】網傳「花茶好毒,菊花殺菌劑超標,普洱茶葉含黃麴毒素」?
2024-10-2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0/24版】 近期有傳言稱市售菊花驗出殺菌劑、普洱茶容易有黃麴毒素等,是可能引人恐慌的誤導訊息。 一、傳言提到「嘉義和高雄菊花驗出殺菌劑」實為2011年的舊食安事件,並非近期發生。 二、根據食藥署統計,2022年至2024年9月期間,總計抽驗179件花草茶原料及茶葉原料,檢驗農藥、殺菌劑殘留等項目,其中菊花、普洱茶葉都過關。 三、毒物專家表示,一般而言,只有在菊花出現染病跡象時才會使用殺菌劑;如果是合法及適量使用農藥,因為其健康風險都有經過安全性評估,應不會危害健康或致癌。 四、食安學者表示,根據多項相關研究結果可知,普洱茶茶葉不是適合黃麴毒素產生的環境。 一篇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的碩士論文《普洱茶中黴菌毒素之研究》也曾抽驗市售共44件普洱茶樣品,所有樣品均未發現含有黃麴毒素。 不過,專家提醒,茶葉若長期存放在不當環境,受到具毒害微生物的污染,都有危害健康的疑慮。建議注意包裝材質是否透濕與透氣性低,且為真空,並避免照光、用0~5℃低溫貯藏。 傳言提及「菊花殺菌劑超標」發生於2011年,並非近期事件,且近年抽檢菊花及普洱茶葉也都合格,傳言為易引人誤解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少糖少油少鹽是錯誤認知,會造成大腸癌、容易失智」?
2024-10-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0/21版】 近期網路流傳影片聲稱「少糖少油少鹽是錯誤認知,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大腸癌、容易失智」,內容有多處錯誤。 一、消化內科醫師表示,傳言將鹽與胃酸錯誤扣連,兩者根本無關。胃食道逆流、大腸直腸癌成因也與鹽的攝取量毫無關聯。 二、失智症專科醫師表示,目前沒有研究證實少油飲食會導致失智。一般神經科醫師也指出,大量攝取椰子油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椰子油不應被視為健康的油。若血管性失智症患者採用椰子油治療失智症,無利且有害。 營養師也表示,傳言建議的椰子油、豬油、花生油,其實都不宜多吃。椰子油跟豬油都是飽和脂肪,吃多了易導致動脈硬化、脂肪肝;而花生油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確實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Omega-6,但也不能多吃,否則會使身體出現發炎反應。 三、傳言稱晚餐吃水果有害健康;營養師指出,吃正常分量的水果不會有害健康;危害健康的關鍵不是「晚餐吃水果」,而是「攝取大量的果糖」,例如飯後一杯含糖手搖飲,就是很不健康的選擇。 傳言影片有多處錯誤醫學資訊,並對疾病錯誤歸因,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喝水溫度決定壽命,不用藥、僅用水就能治療心臟病等多種疾病;愛喝冰水一定腎虛,晚年坐輪椅、骨頭壞掉」?
2024-10-1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0/14版】 近期網路流傳「水能治療多種疾病」、「喝冰水會腎虛、骨頭會壞掉坐輪椅」等說法,這些是缺乏醫學根據的誇大宣稱。 一、醫師表示,身體代謝確實需要水分,缺水也確實會導致疾病。但網傳喝水能預防、緩解甚至治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高血壓、失眠或憂鬱症等說法,過於誇大、缺乏醫學依據。 二、中醫師表示,喝冰水跟腎的關聯非常小,必須經過非常長期的消耗,久病才會影響到腎;且人體有自我修復能力,一般人偶爾喝冰涼飲品對腎沒有影響。 此外,網傳「喝冰水會腎虛」、「腎虛會健忘、骨頭壞掉坐輪椅」等內容都是過度推斷,中醫並無此說法。 傳言說法缺乏醫學根據,過度誇大喝水可治病,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在地上掙扎的鳥不能抓,會傳染M痘,M痘就是長這樣」?
2024-10-0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0/1版】 近期一段女子長滿斑點與大顆水泡的影片,搭配傳言稱不要碰地上掙扎的鳥、會感染M痘?這是拼貼兩則舊謠言的錯誤訊息。 一、專家表示,M痘病毒會傳給哺乳動物如猴子、齧齒類動物等,不會感染鳥類。病毒有「宿主專一性」,過去並無M痘傳染給禽鳥的例子。 二、網傳影片中的女子不是感染M痘。M痘的典型特徵為斑疹、紅色丘疹、水泡和膿泡,最終會結痂脫落,病灶深層且中間有凹陷,女子的症狀與M痘症狀不符。 M痘不會經鳥類傳染,且網傳影片也並非染M痘的畫面,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能在這圓形圖看到7個數字,不會得失智症」?
2024-09-3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9/30版】 網路熱傳一張黑白圖片,宣稱能從圖裡看到7個數字就無失智風險。這是常見的假測驗。 一、失智症專科醫師表示,網傳圖片無法測出失智風險,臨床也不會使用這種方式檢測。 醫師指出,失智症的定義是「認知功能退步,造成生活能力的退步」,但這類測驗並沒有提供生活能力相關資訊,無法做為檢測失智症依據。 二、眼科醫師表示,有人看到的數字多、有人看到的數字少,這跟眼睛的對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有關。網傳圖片測試的其實是人眼分辨黑白、分辨明暗的能力,若覺得和圖片中心的數字相比,周邊數字看得較不清楚,這是正常的。 眼科醫師也提醒,網路上這類小測試都不能作為疾病的檢測方式,民眾不要太過當真。 網傳圖片僅能測試眼睛的對比敏感度,但無法作為檢測失智症的依據,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日本將HPV疫苗列為不建議施打項目」?
2024-09-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9/26版】 近期網路傳言宣稱日本不建議施打HPV疫苗,以此質疑疫苗安全性,實際狀況為何? 一、HPV病毒與子宮頸癌等多種疾病發生有關,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資訊,日本現在為小學六年級至高中一年級的女生提供定期接種HPV疫苗的服務。 二、日本曾於2013年6月,因HPV疫苗不良反應引起疑慮,宣布暫停推薦施打HPV疫苗。但2021年11月經專家評估,自2022年4月起恢復建議疫苗接種。網傳的資訊是過時的訊息。 三、權威期刊指出,科學家認為日本過去暫停推薦施打HPV疫苗是錯誤政策,可能導致日本約5000人死於子宮頸癌。 四、婦產科醫師表示,接種HPV疫苗防範子宮頸癌是國際趨勢,各國均鼓勵施打。台灣目前提供國中女生公費接種。 五、醫師表示,接種疫苗確實可能有副作用,但接種是利大於弊,可以避免未來可見的疾病發生。目前HPV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多是輕微的局部疼痛等症狀,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機率低。若有疑慮可事先向醫師諮詢。 傳言稱「日本不建議施打HPV疫苗」為過時訊息,且權威期刊認為日本停打為錯誤政策,實際上施打HPV疫苗可有效避免子宮頸癌等疾病發生,傳言以過時資訊質疑疫苗安全性,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新聞標題「連吃秋刀魚2個月,三酸甘油脂狂降80%」?
2024-09-1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9/16版】 近日流傳新聞標題稱連吃2個月秋刀魚可狂降三酸甘油脂,是真的嗎? 心臟內科醫師與營養師均表示,網傳新聞標題過度簡化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方式,也過度誇大單一食材的健康益處。 營養師表示,秋刀魚的確是富含Omega-3優質脂肪酸的魚類,多攝取確實對健康有益,不過以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來說,高三酸甘油脂的原因比較可能是吃太多高果糖玉米糖漿等精製糖,例如手搖飲含糖量驚人,果糖吃進肚子裡,很容易直接轉成三酸甘油脂。 因此,除了攝取Omega-3外,多管齊下如戒精緻澱粉、戒糖、補充優質蛋白質、多吃全穀類及蔬菜補充膳食纖維也很重要。 心臟內科醫師也提醒,想要降低三酸甘油脂,食材的烹煮方式其實比食材本身的影響更大,例如將秋刀魚以生魚片等清淡方式料理,就絕對比油炸或燒烤等重口味方式來得健康。 秋刀魚為富含Omega-3、有益健康的優質食材,但網傳新聞標題過度簡化,忽略其他降三酸甘油脂的飲食控制方法,也過度誇大秋刀魚功效,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一個超商便當等於20包泡麵防腐劑含量」?
2024-09-1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9/13版】 近期網路熱傳,一名自稱超商食品供應商前員工爆料,稱超商便當防腐劑等同20包泡麵,這是引人恐慌的錯誤訊息。 一、專家表示,不管是超商便當、御飯糰等鮮食類或泡麵,依法均不可添加防腐劑。傳言對超商便當防腐劑的描述錯誤。 二、截切蔬果會使用次氯酸鈉等物質進行清洗,目的是為了去除蔬果表面的微生物。另外,截切蔬果使用的洗劑,濃度與環境消毒用的漂白水差距甚遠。 三、專家指出,品質改良劑又稱作pH調節劑,主要用於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及口感,與保存沒有直接關聯。但部分品質改良劑因pH值較低(弱酸性),能減緩微生物生長,降低食品酸敗的風險。 四、專家說,超商鮮食只要保存得當,不會有食安風險。但每個人對食品添加物的反應不同,應權衡營養均衡,不要頻繁或過度食用加工食品。 傳言提醒加工食品的食安風險,但過度渲染,超商鮮食不能添加防腐劑,且對蔬果清洗與品質改良劑的形容過於誇大。正常食用超商鮮食不會增加食安風險。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低頭吞東西,比較不會嗆到,年長者要養成低頭吞嚥習慣」?
2024-09-1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9/13版】 近期網路熱傳影片,示範低頭吞膠囊,會幫助吞嚥,低頭再轉90度效果更好,這是真的嗎? 一、語言治療師指出,低頭吞東西時會幫助喉嚨上抬,更快關閉氣管入口,可降低嗆到的風險。但若無其他生理狀況(如中風患者),無需特地轉頭。 二、專家表示,健康者或年輕人無需特別改變吞嚥姿勢,但吞嚥功能、舌頭的力量會因年齡退化,長者可養成低頭幫助吞嚥,平常也應注意舌頭肌肉訓練,應維持社交、多互動、唱歌等,也可以練習健口操。 三、長照專家表示,吞嚥時低頭搭配轉頭可能可以對抗肌肉緊張,但這不是常見的動作,也比較不自然,不建議長者這樣做。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錯誤】網傳「吃完柚子喝水、吃花生會中毒,有58個孩子還沒到醫院就往生了」?
2024-09-1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9/10版】 一、營養師及醫師均指出,傳言說法子虛烏有。柚子本身就含有水分,吃完柚子不能喝水的說法不合理。柚子和花生一起吃也不會中毒。 二、傳言宣稱有58個孩子往生,也是虛構捏造的說法。 三、傳言的源頭可追溯自2018年,但當時流傳版本其實並非柚子,而是柿子。當時傳言內容為「吃完柿子不能喝優酪乳、吃香蕉」,到了2020年,開始變形為「吃完柚子不能喝優酪乳、吃香蕉」,2024年更進一步變形為「吃完柚子不能喝水、吃花生」。以上各版本傳言均已被查核中心查證為錯誤資訊。 吃完柚子不能喝水、吃花生的說法不合理且毫無科學根據,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