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9/21版】 巴西進口蛋爭議從8月底延燒至今引發諸多爭議,農業部日前表示,巴西進口蛋已從零售通路下架,前農業部長陳吉仲也因相關爭議下台。 社群平台在9月初即流傳「巴西蛋氟甲磺氯黴素超標,特定通路賣的藍色標牌台農洗選蛋,是巴西進口的」傳言且至今未歇。查核中心分別說明事件脈絡,以及提供「氟甲磺氯黴素」相關科學證據說明: 一、傳言指稱的「巴西蛋氟甲磺氯黴素」事件是食藥署在8月15日驗出一批巴西雞蛋含有「氟甲磺氯黴素」,該批蛋已遭銷毀未流到市面。 巴西進口雞蛋採取逐批檢驗,其中,巴西進口雞蛋不合格率佔所有巴西雞蛋的1.33%。 二、毒理專家指出,依據現有動物實驗資料,氟甲磺氯黴素並未有急性毒性、基因毒性。根據動物證明,服用過量「氟甲璜氯黴素」可能導致大鼠睪丸萎縮、非惡性的間質細胞瘤發生率上升、血球降低,但目前沒有會導致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明確資料。 至於致癌證據,專家指出,目前因為氯甲磺氯黴素並未用於人體,沒有任何致癌證據,也不適用於WHO的致癌分類標準。台灣目前並未核准氯甲磺氯黴素用於生產蛋雞、蛋鴨上。 巴西進口蛋從8月底至今衍生諸多爭議,農業部相關說法、進口雞蛋評估是否失準、兩次洗選常溫販售的冷鏈掉鏈問題為眾所矚目,查核中心整理 進口蛋爭議事件簿 供民眾參考。

頁面

訂閱 RSS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