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赤腳接地氣能活化血液」?
2023-05-1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15版】 網路近期流傳一段影片,宣稱用腳接地氣可活化血液,經過查證如下: 一、專家表示,醫學上並沒有「活化血液」的說法,血液抹片厚度、檢測時間長短、稀釋水分多寡、有無加凝固劑等變項,都會影響血球看起來的狀態。 影片中接地氣後,紅血球看起來分散且快速流動,應是試驗者加入比較多的生理食鹽水,讓血球「飄散」在溶液中而已,並不是血球流動、循環變好的證據,也不能用來判斷人體是否健康。 二、專家檢視網傳影片後表示,影片中的實驗僅有一名受試者,缺乏代表性,影片也沒有拍到實際操作顯微鏡的完整過程,無法證實螢幕上投影的畫面為真。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戴口罩時,會把吐出的二氧化碳又吸回去,導致大腦沒有足夠氧氣、心律增快;如果胃食道逆流,打嗝時吸入胃部酸氣,長期可能增加肺阻塞風險」?
2023-05-0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5版】 隨著全民戴口罩的政策解禁,近日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熱傳一則媒體報導,宣稱戴口罩可能導致呼吸時吸進更多的二氧化碳、較少的氧氣而讓大腦沒有足夠新鮮氧氣,為血液循環系統帶來壓力;若有胃食道逆流,還可能吸進胃酸,長期導致肺阻塞風險等。 查證結果如下: 一、職業醫學醫師協助檢視實證資料後指出,一般健康民眾佩戴外科口罩,血氧飽和度不會顯著下降,二氧化碳濃度也不會影響生理功能,心率和呼吸速率也無影響,並無健康疑慮。 但戴口罩可能有一些主觀不適症狀,這則因人而異,且脫下口罩後症狀就會恢復,不會長期累積造成傷害。 二、口罩專家指出,N95口罩呼吸阻抗較高,有些人佩戴可能感覺呼吸不順,但實證資料已證實,縱使使用N95口罩、血氧稍有下降,也還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一般口罩呼吸阻抗沒有這麼高,更不會有此健康疑慮。 專家說,立體口罩及N95與臉部皮膚接觸會形成一個空間,會蓄積二氧化碳,但蓄積量不多,二氧化碳濃度不會一直無限制累積到影響人體程度。 三、心臟內科醫師指出,臨床觀察並無發現民眾因為戴口罩而血氧下降或心律不整。若戴防護規格較高的口罩,不排除會有病人血氧較低,但只要拿掉口罩,血氧狀況就會恢復。 四、胃腸肝膽科醫師指出,並未觀察到胃食道逆流患者因為戴口罩而造成肺部損傷的案例,且打嗝排出的胃部酸氣也不會對肺部造成傷害。 此外,肺阻塞的風險因子是抽菸、長期吸入粉塵等,與胃食道逆流、戴口罩均無關係。 綜合以上,傳言稱戴口罩會吸入過多二氧化碳、大腦沒有足夠氧氣、影響血液循環等,為缺乏科學證據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圖卡「美國眼科最簡單的視力測試」?
2023-05-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3版】 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近日流傳一張圖卡,宣稱只要辨識圖卡數字,就能知道左右眼是否虛弱,並宣稱此檢測法是美國眼科最簡單的檢查方式。查證如下: 一、眼科醫師指出,無法靠網傳圖卡做視力檢查,也無法測試眼睛虛弱程度;美國眼科也沒有採用網傳圖片做檢查。 二、經查網傳圖卡與其所宣稱的「眼科測試」有多種版本,且互相矛盾。現今流傳的版本,是出於印度一家商業教學機構,並非由美國眼科發布。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6歲小女孩睡醒眼睛看不見,原來是長時間玩手機,視網膜動脈阻塞導而失明」?
2023-05-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3版】 一、眼科醫師表示,長時間看手機的確對眼睛不好,易讓眼軸拉長加深近視,而小孩越早近視,日後就越易變成高度近視。 二、眼科醫師表示,視網膜動脈阻塞患者多為50歲以上的三高族群,因血栓跑到視網膜血管塞住引起「眼中風」。網傳影片稱「6歲小孩玩手機造成視網膜動脈阻塞、雙目失明」應是臨床不會發生的案例。 三、網傳影片的呈現方式像是描述真人真事,但仔細檢視,影片先後出現4個用紗布包紮雙眼的人,長相、年齡均不同,明顯並非同一人,並不是「網傳提到的6歲小女孩」,網傳影片是將不同患者的影像剪輯拼湊而成。 四、此傳言為變形謠言,另一個謠言版本是內容農場文長期轉傳的故事,宣稱「5歲小男孩看太多平板、手機,導致斜視,黑眼珠消失而失明」,兩個版本的故事劇情、敘述方式高度相似,只是眼疾不同,經過查證,均為錯誤的醫學資訊。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推薦閱讀: 【錯誤】內容農場文章「5歲男童老玩電子產品,導致黑眼珠逐漸消失」?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確診不再是發燒、咳嗽了,新冠變異病毒大角星入侵台灣,重點症狀竟是結膜炎」?
2023-04-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6版】 一、台灣專家指出,XBB.1.16「大角星」病毒株屬於Omicron變種之一,分布於印度、新加坡等20幾個國家。此病毒株的特性是傳染力高、免疫逃脫能力較強,但症狀並沒有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也沒有針對此病毒株發布嚴重性增加的警告。 二、專家指出,在近期接觸的新冠患者身上,也並未觀察到特別嚴重或特別常出現紅眼症狀,不宜說紅眼就是感染XBB.1.16的重要病徵。 專家表示,感冒或新冠病毒感染,發高燒時眼睛的確會因為發炎而紅一點,只要感冒痊癒就會好轉,並不需要特別治療。 三、眼科醫師表示,結膜炎會出現眼部血管充血發紅、有滲出物等症狀,患者會感覺到眼屎變多。然而,導致結膜炎的因素很多,異物入侵、病毒感染、花粉過敏等皆有可能,當民眾出現紅眼症狀時,應就醫做鑑別診斷,不能光憑紅眼就認定感染新冠病毒。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剛起鍋,熱熱的鍋就洗鍋,所發出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的污染物」?
2023-04-2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4版】 一、肺癌專家表示,由於在不吸菸的肺癌患者裡,女性占比超過55%,因此有人懷疑廚房油煙是否與肺癌有因果關係;有些研究發現廚房油煙與肺癌間具有相關性,但相關性並不等於直接的「因果關係」,且職業廚師罹患肺癌的比例也沒有特別高。 專家說,相關研究並沒有細分烹飪時的油煙、沖洗熱鍋時的煙霧。因此,傳言稱「洗熱鍋的煙霧是肺腺癌最毒的汙染物」說法,缺乏科學根據。 二、肺癌專家表示,肺癌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抽菸、二手菸、空氣污染等,廚房油煙雖不健康,但其危險程度與家族史、抽菸、二手菸等比起來相對低。 三、毒物專家表示,致癌物BaP主要與高溫有關,因此傳言「沖洗熱鍋產生的煙霧最毒」的說法不盡正確。洗熱鍋產生的煙霧主要應該是水蒸氣,反而在大火煎炒過程,產生與暴露的BaP應該更多。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錯誤】網傳「新加坡新聞!建議每個人都戴上口罩。因為新的COVID-Omicron XBB變體冠狀病毒是不同的、致命的」?
2023-04-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1版】 一、新加坡衛生部4月19日在臉書闢謠。新加坡衛生部指出,變異毒株XBB比Delta株溫和,並沒有造成更高的死亡率。近期新加坡新冠患者進入加護病房的住院人數仍保持穩定,且人數較少。 二、專家表示,XBB變異株病症跟Omicron變異株類似,以輕症為主,症狀如咳嗽、喉嚨痛、發燒,且並未發現XBB的疾病嚴重度增加,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感染XBB的死亡率比Delta更高。 此外,病毒株仍然是從眼口鼻黏膜進入人體後,才感染到肺部。傳言指稱的「XBB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目前沒有相關研究證明。 三、此傳言早在2021年5月4日即出現「新冠病毒」版本,後來隨著不同的新冠變種病毒株,陸續出現「Omicron」、「Omicron BA.4 BA.5」、「XBB」等多個謠言版本。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猴痘來了,口罩一定要戴起來」?
2023-04-2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0版】 一、專家表示,猴痘主要傳播途徑為「性接觸」,飛沫傳染機會低,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才較容易發生,比如,執行會產生飛沫微粒的醫療措施且未著適當個人防護的醫護人員,及親密接觸患者的同住家人。 二、疾管署監測至今,國內個案的高風險接觸者都沒有被感染,一般日常生活、工作接觸等感染風險低。 傳言稱「預防猴痘口罩一定要戴起來」,但實際上僅有特定情況的醫護人員、同住家人較易受飛沫傳染,一般日常生活、工作接觸等感染風險低。 三、疾管署建議,高風險族群可接種猴痘疫苗,另外,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保持良好手部衛生等,也能降低感染風險。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錯誤】網傳「當心北部三温暖及旅館飯店和健身房,是此波猴痘病毒初期温床,皮膚接觸、碰到不衛生的水源易得猴痘」?
2023-04-1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19版】 台灣近期有猴痘個案,通訊軟體出現傳言宣稱旅館、飯店、泳池等是猴痘病毒溫床,且稱猴痘是皮膚接觸或接觸不乾淨水源所傳染。查證如下: 一、專家表示,猴痘病毒主要是藉由與猴痘確診者的親密接觸所傳播,並非碰觸皮膚或到特定場所就會感染。 疾管署指出,性接觸為此波疫情主要傳播途徑,特定場所本身不是問題,目前並沒有研究指出猴痘傳染與游泳池、溫泉水等相關。 二、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若符合「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者等,可登記接種公費猴痘疫苗;沒有高風險行為者無須接種。 傳言錯誤指稱猴痘的傳染途徑,並污名化特定場所,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請吃2號砂,特砂是經過漂白的,含有硫化物,千萬記住!最好的糖~純黑糖、或是冰糖、最好是黃冰糖」?
2023-03-3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30版】 通訊軟體近期流傳訊息以及多篇網路文章,稱特砂是經過漂白的,含有硫化物,最好的糖是黑糖、冰糖、黃冰糖,對此查證如下: 一、台糖公司指出,台灣早已不用可能殘留硫化物的亞硫酸法。現在常用的脫色法包括碳酸法、活性碳脫色法、離子交換樹脂法等。 二、專家指出,糖沒有好壞之分,要看使用者的需求與目的。特砂、白糖的純度高,只要一點就很甜,且沒有其它雜質影響食物味道;而黑糖則含有雜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顏色較深且有甜以外的味道。 傳言宣稱「特砂含有硫化物」為錯誤資訊。 【查核聲明2023/3/30】網傳訊息在台灣通訊群組間流傳,本查核報告只就台灣狀況進行查核。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