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國衛院研究:長期吃維生素D3會增加失智症風險」?
2022-09-0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5版】 一、傳言提到的國衛院研究為動物實驗,發現失智症小鼠持續補充非活性維生素D3,會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再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觀察年長者長期高劑量攝取維生素D3與失智風險增加有關聯性。 但此研究不能推論為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不能直接推論為「攝取維生素D3會導致失智症」。 二、多位專家指出,研究中健保資料分析所稱的為「活性維生素D3」,是特定疾病族群的治療用藥,不是民眾熟知的維生素D保健食品,民眾使用的維他命D是「非活性維生素」,會再經由肝腎轉化成活性,為人體吸收使用。此研究結果不是「攝取維生素D會增加失智風險」。 三、專家建議,維生素D是維持生理功能的必需營養素,一般民眾可曬太陽讓身體自然製造或從飲食攝取維生素D。而特定族群需要依照身體需求,在醫師評估之後,會給予活性維生素D3的處方用藥。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錯誤】網傳「一盤炒苦瓜一個月毒倒8個人!苦瓜和蝦子一起吃竟等於吃毒藥,吃2口就能要了你的命」?
2022-09-0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2版】 一、毒物科醫師和營養師都表示,苦瓜和蝦子一起吃並不會產生毒性,傳言所述錯誤。 二、專家表示,苦瓜與其他食物搭配並無特殊禁忌,網傳苦瓜不能和山竹、南瓜、豬排一起吃並不正確。民眾把握適量攝取、均衡飲食,不用過度擔心。 因此,傳言是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國際新聞,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Omicron 沒有免疫力,得了還會再得。 此病毒是沒有所謂共存...」?
2022-08-3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0/2版】 一、此傳言最初在2022年8月流傳,並在2023年4月以及2023年9月中秋節時再度流傳。 根據美國CDC新冠病毒追蹤網頁,美國最近一周(2023/9/22-9/29)因COVID-19急診就診率下降11.7%、入院率下降3.1%、死亡趨勢增加8%。 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說,美國現在流行的新冠變異株EG.5,是XBB.1.5新型亞變種病毒。此變異株感染率強、疫苗逃脫能力強,所以傳播感染是不會中斷的,但是在中重症的影響層面不大,疾病嚴重度並未增加。傳言稱「美國疫情又嚴重」不符合實際狀況。 陳秀熙也建議,台灣脆弱族群者如長者、慢性病、免疫功能不佳者應接種XBB1.5新冠疫苗,有效降低新冠變異株帶來的致病嚴重風險。 二、專家分析,Omicron變異株高度變異、具免疫逃脫性,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者可能重複感染,但重複感染多是無症狀、輕症,目前並無觀察到BA.4、BA.5導致重症的機率較高。接種疫苗雖然仍可能感染,但有助降低住院、死亡風險。 三、專家指出,Omicron BA.4/BA.5症狀和之前的Omicron病毒株沒有明顯差異,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咳嗽,倦怠,發燒,傳言稱「沒有咳嗽」、「不會發燒」並不正確。 四、傳言指稱的「Omicron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也不正確,專家指出,多研究證明Omicron更容易感染上呼吸道、在肺部細胞內較不容易複製。 傳言後半段指稱「COVID-Omicron BA.4/BA.5的延伸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Omicron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等內容皆不正確。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小孩遭狗咬傷,狂犬病病毒侵襲神經系統,不由自主發出狗叫聲」?
2022-08-2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29版】 一、網傳影片經翻譯協助檢視,影片對話是越南語,並非發生在台灣事件。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台灣自1959年後即無人感染狂犬病的案例。 二、專家說明,人類感染狂犬病會焦躁不安、易怒,症狀包括發熱、喉嚨痛、咳嗽、虛弱、恐水、吞嚥困難等,嚴重時會神錯亂及抽搐。網傳影片中的女孩雖有哭鬧,但反應較和緩,且能喝水,與狂犬病發症狀並不一致,但無法光從影片判斷女孩發出叫聲的原因。 三、專家表示,台灣目前無犬貓感染狂犬病,非嚴重疫區,民眾無須過度擔憂。但若在野外遭野生動物或犬貓咬傷,應就醫接受評估。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錯誤】網傳「主流媒體美國ABC電視台 終於承認----第 4 劑疫苗接種可能會關閉您的免疫系統 」?
2022-08-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31版】 一、網傳影片出自美國媒體《ABC News》在2022年5月的電視節目,節目邀請《ABC News》資深醫療撰稿人、同時也具醫師身份的Jennifer Ashton分析介紹一篇醫學研究。 Jennifer Ashton指出,研究指出接種第四劑後抗體會明顯增加,但抗體持續多久不清楚。她隨後分享個人見解,稱對於本身具有高抗體者,接種第四劑疫苗可能會有潛在的免疫耐受可能性。但她也說,免疫耐受現象尚無明確醫學證據。 二、查核中心協請台灣感染症和免疫學專家檢視影片,專家們表示,網傳影片有關「關閉免疫系統」的說法,指的是免疫耐受性,這是指反覆暴露在相同抗原下,可能讓免疫系統對此抗原疲乏,對免疫反應的刺激變得不明顯。 三、專家說,目前無證據顯示,新冠疫苗打多了會有免疫耐受性的問題,且接種新冠疫苗並不會影響免疫系統對其他疾病抗原的免疫力,未發生網傳所提「關閉免疫系統」現象。 傳言挪用一段美國節目片段,誇大、錯誤延伸專家解析新冠疫苗研究的說法,錯稱接種第四劑會關閉免疫系統、美國電視台承認等,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疫情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世衛秘書長譚德塞暫未接種新冠疫苗」?
2022-08-1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9版】 一、網傳影片截取自影音串流平台2022年發布紀錄片片段內容,原始內容是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談論疫苗分配不公義現象並對此表達失望。傳言引用訪談片段,但將之誤導為「譚德塞要等非洲人民接種完疫苗,才要考慮接種」。 二、檢視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推文與美國《科學》雜誌報導,譚德塞是在2021年5月12日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 網傳「世衛秘書長譚德塞暫未接種新冠疫苗」是曲解,並將媒體訪談與紀錄片內容去脈絡化;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美國新冠確診無須隔離,無須保持距離,確診學生仍可正常上學,確診者和沒確診者的規定是一樣的」?
2022-08-1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8版】 一、美國防疫政策確有放寬,美國CDC最新指南不再提醒保持社交距離,接觸確診者也無須隔離,但不管有無症狀,都應該在5天內篩檢。確診者仍須隔離至少5天。網傳「確診不須隔離、確診學生正常上下學、確診者與未確診者規定一致、沒症狀就無須篩檢」等描述,與美國CDC8月更新指引並不相符合。 二、專家表示,COVID-19目前還未到流感化的程度,目前COVID-19病毒比流感更易傳播,也更易導致有潛在風險因子的人確診後轉為重症,民眾仍須謹慎面對。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網傳文字提供美國CDC防疫指引,本查核報告僅查核傳言文字與美國CDC指引有無落差,美國各州防疫政策不在此報告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大口喝水就像天下暴雨,對腎臟傷害最大;若是用吸管慢慢喝水,就如同天降甘露,流到腎臟的水就很少,就不會造成腎臟的傷害。生病時自己用吸管喝水比打點滴有效,而且無副作用」?
2022-08-1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5版】 一、腎臟科醫師表示,在總飲水量相同的前提下,不管大口喝還是小口喝,經過腎臟的水量相同,不會傷害腎臟。 二、腎臟科醫師及中醫師提醒,單次大口灌水雖不傷腎,但容易造成胃脹、胃痛,建議分多次慢慢喝水較好。 三、腎臟科醫師表示,喝水及打點滴的作用不同,不宜類比。 醫師建議民眾確實應分小口喝水,但傳言稱「大口喝水會傷害腎臟」、「小口喝水不會傷腎」、「用吸管喝水比打點滴有效」,其推論與說法並不符醫學原理,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上海人口2489萬,台灣人口2348萬,人口數很接近的。新冠確診人數:台灣418萬,上海6.3 萬。新冠死亡人數:台灣7917人,上海595人。不比不知道,一比氣死人」?
2022-08-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6版】 一、網傳數據引用自國際新冠數據統計網站,其資料來源為各國的通報數據。中國的新冠確診病例的統計並未納入無症狀感染者,但台灣的確診者人數包含無症狀感染者,兩者的計算方式並不相同。 二、公衛和感染專家指出,由於台灣和中國防疫政策不同、國情不同、對疫情數據定義不同、使用的確診標準也不同,不宜直接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疫情狀況、致死率與死亡率等相互比較。 傳言將定義不同的數據兩相比較,且忽略各國防疫政策和國情的脈絡,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疫情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在這張圖裡你能找到多少個圓形?凡是看不到的你就有跡象漸趨失智了」?
2022-08-0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5版】 一、醫師表示,網傳圖片與視覺錯覺有關,多數人可能乍看圖片只會看到方形,但只要經過練習,就可以看到圓形。看不到錯覺不代表有問題,也不能說看不到圓形就是失智前兆。 二、專家表示,網傳圖無法作為失智認知功能檢測。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