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健康
【錯誤】網傳「重大好消息!新加坡聯合早報獨家報導:4月4日起世衛組織認定新冠患者將不以核酸陽性為依據,疫情將於年內宣告結束」?
2022-04-0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4/8版】 一、新加坡聯合早報並無發佈網傳所稱的「獨家報導」,網傳「譚德賽宣布世衛更改確診依據、棄用核酸檢測、改以肺部影像診斷」是虛構捏造的訊息。 二、專家指出,目前新冠疫情流行的變異株確實有較多的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對健康年輕人可能較不具威脅,但對於年長者、慢性病等族群,若感染新冠病毒仍有較高的重症、死亡率,傳言說新冠病毒致病率大大低於流感,並不正確。 傳言假借冠名、捏造不實資訊,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世衛組織忍無可忍發出警告:這種綠葉菜傷肝腎還致癌,很多人卻天天端上桌」、「被世衛組織拉入黑名單的3種菜」?
2022-04-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4/7版】 一、世衛組織並未針對蕨菜、紅鳳菜、楊桃、娃娃菜、櫛瓜等發出致癌警告。傳言假借冠名。 二、專家指出,台灣人常吃的蕨菜(過貓)並無毒性;紅鳳菜也對人體並無毒性;腎臟疾病者應避免吃楊桃,但一般健康人正常食用楊桃並無害。 三、專家指出,「娃娃菜會泡甲醛保鮮」的說法並不正確,目前主要採用「真空預冷」保鮮;櫛瓜在超過高溫烹調之下會產生丙烯醯胺,建議減少高溫的烹飪方式。 傳言多處描述錯誤且過於誇大蔬菜對人體健康風險,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瑞典研究表明,來自 COVID-19疫苗的mRNA會改變人類基因組」?
2022-03-3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31版】 一、傳言引述瑞典隆德大學科學家的一篇研究,查核中心委託專家解讀此研究,該研究透過體外細胞實驗發現BNT162b2可進入細胞且將BNT162b2 mRNA細胞反轉錄為DNA,但此研究並未發現反轉錄的DNA有改變細胞基因的證據。 二、專家指出,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是一體外細胞實驗,且實驗使用的疫苗濃度並非一般接種疫苗會接觸的濃度,無法以研究結果推論人接種疫苗會被改造基因。 三、 醫師指出,COVID-19病毒已被證實會經由不明管道把遺傳基因嵌入人體的肺部細胞。即使只考慮嵌入人體DNA這件事,感染COVID-19病毒對人體影響程度比打疫苗更大。 網傳引述的瑞典研究為體外細胞實驗,研究指出BNT162b2可進入肝細胞且將疫苗 mRNA反轉錄為DNA,但未發現反轉錄的DNA改變細胞基因。此外,體外細胞實驗結果也無法直接外推到人體,傳言錯誤解讀研究並過度推論,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文章「生病的步驟:1虛→2寒→3濕→4凝→5瘀→6堵→7瘤→8癌。對應的症狀:1癢→2酸→3脹→4疼→5麻→6痹→7中風→8失覺」?
2022-03-3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30版】 中醫師指出,中醫理論中沒有傳言所指稱的「生病步驟」,而傳言引用很多看似中醫的名詞,但對有多處理解錯誤及誤用,其所描述的病因推導、病理機轉、症狀等,均不符合中醫理論。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尿液黃、泡泡尿?小心腎臟毒素已超標!這個菜根泡水喝,早晚一杯,讓你2天排出10年毒素,遠離腎衰竭」?
2022-03-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25版】 一、腎臟科醫師指出,尿液黃、泡泡尿並非檢視腎臟毒素指標。尿液黃可能與身體水分不足有關,泡泡尿可能是蛋白尿,有可能是腎功能損傷,應就醫診斷。 二、醫師指出,多喝水有助身體代謝,但網傳以香菜、生薑煮水並無排毒神效,且因香菜含有豐富礦物質,腎功能較差者應審慎攝取,以免造成傷害。 三、中醫藥師和營養師均指出,攝取雞蛋無助身體加倍排毒。 傳言以錯誤的症狀指標連結腎毒素超標、腎衰竭,誇大宣稱香菜、生薑、雞蛋煮水療效,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緊急下架!台灣金針菇『驗出奪命細菌』小心吃下肚敗血症 『零售通路都有賣』」?
2022-03-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25版】 一、網傳報導原始事件是台灣一批外銷美國的金針菇因驗出李斯特菌,遭美國FDA在3月18日發出召回警訊。經查,該廠商該批金針菇僅外銷美國。 二、零售通路近期均表示,並未販售該廠商該批號金針菇,也無下架金針菇狀況。 三、網傳內容來自內容農場網站,檢視其引述的台灣媒體報導,報導已更新內容,並未有傳言所提的內容。 網傳文章內容指稱台灣零售通路有銷售這批金針菇,並不是事實,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媒體報導:「隔夜雞肉麵引發敗血症!學生吃完手指、雙腳全截肢」、「雙腳慘截肢!只因吃了隔夜雞肉麵」?
2022-03-2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22版】 一、網傳媒體報導引述的資訊出處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案例報告。 二、實證醫學專家指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案例報告是講述一名男子感染腦膜炎雙球菌致敗血症,腦膜炎雙球菌的傳染途徑是飛沫或其他接觸傳染,與隔夜菜可能造成的細菌增生或是加熱不足無關。 三、營養師指出,隔夜食物確實可能有滋生細菌致病的風險,但只要做好隔夜餐保存、妥善復熱、不要重複復熱就無健康疑慮。 網傳媒體報導引述專業醫學期刊案例報告,但過度延伸隔夜餐與敗血症的因果關係,易引人誤解及恐慌,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請每位女性的同學親朋好友, 在照X光牙科跟乳房的時候,一定要要求甲狀腺護罩,以免得到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可能跟病人在照牙科的X光片和乳房X光檢查有關」?
2022-03-1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17版】 一、專家說明,乳房與牙科X光檢查的輻射暴露量,均遠低於一般生活輻射暴露背景值,且醫療檢查有其必要,無須擔憂輻射風險而不去檢查。 二、醫師說明,為保護患者,執行牙科X光檢查時會讓患者穿上鉛衣和護頸,護頸可保護甲狀腺。但使用防護裝備時,應考量檢測實際需求,乳房攝影部位包括整個乳房組織和腋下,戴上護套可能會造成影像模糊無法判讀而需重複攝影,甚至影響乳癌癌症判定,則不建議配戴防護設備。 三、醫師說明,甲狀腺癌真正發生原因尚不明確,目前醫學界認為主要因素包括基因遺傳、放射治療的輻射暴露、輻射大量外洩等。傳言稱乳房、牙科X光檢查導致甲狀腺癌並無嚴謹科學研究證實。 傳言錯誤推論「甲狀腺癌可能與牙科、乳房X光檢查有關」,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照片「我今天去超商買雞蛋!我外甥女在那裏上班,她告訴我 日本核蛋有寫兩個不同處....畫圈的地方是日本蛋」?
2022-03-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11版】 一、網傳訊息指稱照片中的雞蛋買自超商,經查證,該蛋品並未在超商通路販賣。傳言指稱與現實不符。 二、專家、蛋行表示,市售包裝洗選蛋標示需含原產地、廠商名稱、雞蛋來源畜牧場。網傳照片包裝標示雞蛋來源為台灣屏東畜牧場,產地為台灣,代表原產地為台灣,不是日本。 三、專家、蛋行表示,包裝上標示「日本自動化洗選工廠」僅為廠商使用日本進口的洗選設備,並非是到日本洗選,也不是日本進口蛋。網傳指稱包裝標示過敏警語為「日本蛋」也不正確,過敏警語僅為提醒消費者的標示,無法判別產地。 四、專家、通路賣場表示,台灣從日本進口雞蛋的專案,是供應給食品加工業者,而不是零售通路。 因此,傳言指稱可透過蛋盒2個標示判別雞蛋產地是「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FDA敗訴!輝瑞被迫公開疫苗數據!副作用足足9頁」、「接受實驗的46000人中有42000人有不良反應!有1200人死亡」?
2022-03-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3/11版】 一、傳言指稱的事件,為美國民間團體依資訊自由法要求美國FDA公開輝瑞疫苗提交的相關文件,而FDA公布的速度不如民間團體預期,因此由法院裁定FDA應加速公開輝瑞疫苗相關文件。此事件爭點不在於是否疫苗資料公開,而在於公開的「時程」,且此事件中必須加速公開文件的單位為FDA而非輝瑞,因此傳言稱「FDA敗訴!輝瑞被迫公開疫苗數據」、「如未有敗訴官司,輝瑞可持有秘密55年」,與事實不符。 二、傳言指稱的「副作用足足9頁」、「有1295項不良反應」,實際上是「不良事件列表」。施打疫苗後出現的各種症狀都可以通報為「不良事件」,但不良事件並未確認與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不良事件也不等於疫苗副作用或不良反應。 三、傳言稱「接受實驗的人,42000人有不良反應,1200人死亡」,經查,這些個案並非輝瑞疫苗臨床實驗的參與者,而是輝瑞疫苗自獲得緊急授權後至2021年2月28日間,所收到的不良事件通報案例。不良事件通報的死亡人數,與疫苗不一定有因果關係,是否有因果關係需要嚴僅的審查才能確定。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疫情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