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健康
【錯誤】網傳「萬一感染了新冠肺炎發燒,千萬不要吃普拿疼~更容易死亡」?
2022-05-1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7版】 一、專家指出,確診者若發燒而身體不適,可適量使用解熱鎮痛藥物(乙醯胺酚)緩解症狀,並不會影響免疫功能,也不會致命。傳言所言並無科學根據。 二、藥師表示,發燒確實不一定要給退燒藥,但也並非越燒越有抵抗力。建議在醫師的建議劑量下,善用退燒藥,可讓患者感覺比較舒服,也可避免吃不下、睡不著而影響免疫功能。 傳言誇大藥物危害,易引人誤解,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確診後應該吃感冒藥嗎?壓抑療法會讓病毒在體內逗留更久,大幅提高長新冠可能性;如果放任不管,慢慢在家跟病毒一起煎熬,也是會長新冠」?
2022-05-1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6版】 一、專家指出,新冠患者若因發燒身體不適,可使用退燒藥緩解症狀,用藥並不會增加新冠相關併發症或死亡風險,也無科學根據指出會因此增加新冠後遺症的風險。 二、專家指出,保健食品只能用於保養,目前市面上的各種營養品尚無嚴謹研究證實能讓新冠肺炎病人清除體內的病毒量。 三、專家表示,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新冠肺炎仍有爭議,現有證據並不建議將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小孩如果不願戳鼻子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戳牙齦,用一般的快篩棉棒戳口腔下排最後一顆牙齒跟牙齦的地方,取那裡的唾液...如果妳的孩子很懼怕戳鼻子,可以試試這個辦法」?
2022-05-1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6版】 一、專家表示,民眾使用鼻腔快篩時,應依循使用說明書操作,不宜以鼻腔拭子採檢牙齦,採檢位置錯誤會影響快篩精準度。 二、專家表示,若已經感染病毒且病毒量高,採檢位置不精準也可能驗出陽性;但如果是弱陽性者錯誤使用快篩,可能增加偽陰性風險,因此不建議民眾拿鼻腔快篩的拭子採檢唾液。 三、民眾若覺得鼻腔快篩不舒服,可以選擇唾液快篩。但不管是何種快篩,應按照說明書的指示正確採集檢體。 若確診者病毒量高,或可從牙齦取得足夠病毒進行採檢,但錯誤使用鼻腔快篩試劑會影響準確度,造成偽陰性,並不建議民眾採用。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台灣網友實測,未開封新品已經含有確診=感冒的化學成分EO就是環氧乙烷,是一種致癌物。使用UV 光照射,就會發現到」?
2022-05-1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3版】 一、採檢刷廠商表示,紫外線照射採檢刷出現螢光劑反應,是因有些廠商在處理材料時,有經過染色程序。採檢刷生產過程須符合當地國家法規與出口法規,即便有經過滅菌與染色處理,並無致癌疑慮,也不會影響快篩試劑的採檢與檢驗效果。 二、採檢刷廠商表示,EO(環氧乙烷)是醫療器材產品滅菌方式,屬於氣體消毒,使用須符合法令規範。採檢刷滅菌後須先放置一段時間讓EO氣體揮發才能出售。滅菌用EO不會影響快篩試劑的採檢與檢驗效果。 三、專家指出,EO揮發快,廠商用其滅菌過程中,也會有揮發解析期,且EO的殘留值也會有一定檢驗標準。民眾若使用環氧乙烷滅菌的醫療器材,理論上並沒有健康風險,無須過度擔心。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怎麼會這樣求解⋯影片中雖然有點浪費快篩劑⋯如果真的有確診人買超商的快篩劑 確定準確嗎」、「超商的快篩不準」?
2022-05-1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3版】 一、傳言影片來源是影音社交平台Tiktok某一使用者在5月11日發布的短片,拍攝者自述已染疫6天,使用2種不同品牌快篩劑分別檢驗左、右鼻孔,但其一顯示陽性、另一顯示陰性。 專家協助解讀影片,影片並無完整採檢過程,無法得知其採檢過程是否符合標準程序,且影片採檢時間是感染第6日,可能因病毒量已下降,加上採檢方式不夠正確,影響到精準度。 二、專家表示,快篩準確度會受病毒量、採檢位置、採檢刷停留時間和採檢時機而受影響。當症狀明顯、Ct值在25以下,快篩會比較準確。 三、醫檢師指出,市面上快篩產品都需經食藥署審查、核發許可證,不同產品的效能本就不同,民眾可詳閱說明書。 四、醫師建議,使用快篩前應參照說明書的使用方式,採檢時應左右兩邊鼻孔都採樣,拭子宜推入鼻腔約1.5至2公分,方向應該是靠內側、往下,往耳朵方向連成一線。兩邊鼻孔採樣時,拭子應停留至少15秒,且要左右旋轉,再將採檢拭子輕柔拉出。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針對網傳影片的採檢方式進行查證,個別產品準確度不在查核之列。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苗栗竹南董事長的經驗分享:漱口水加溫開水跟少許鹽巴,然後裝在噴鼻子的容器,噴進去後水會流到喉嚨去,...痰跟鼻涕都不見了...應該對新冠肺炎會有預防跟治療作用」?
2022-05-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1版】 一、正確的洗鼻搭配合適的洗鼻液有助緩解症狀,但不能單靠洗鼻治療感染或鼻竇炎。 二、醫師指出,傳言建議「用漱口水加溫開水跟少許鹽巴」並不是合適的洗鼻液,不當使用可能造成傷害。 三、醫師指出,有研究指出清洗鼻腔可減少鼻腔的病毒和細菌,但若病毒已經感染人體細胞,清洗鼻腔並無治療新冠的效果。 傳言建議以自調的液體洗鼻,確實有助緩解鼻竇炎症狀,但不能只靠洗鼻治療鼻竇炎,也不宜以漱口水洗鼻,且不宜宣稱洗鼻可治療新冠肺炎。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傳言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本報告僅就「漱口水加溫開水與少許鹽巴」之作用進行查核。疫情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圖卡:「PCR測試故意損害或破壞Amygdala(杏仁核)...如果受損,恐懼就不能被感知。永遠不要讓孩子挖鼻孔接受測試」?
2022-05-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11版】 一、醫師指出,Amygdala是指杏仁核,杏仁核位在大腦下方偏內側的深部位置,不管是醫療人員執行的鼻腔採檢或家用快篩採檢棒,不可能深入到杏仁核的位置。 二、醫師指出,PCR採檢對兒童並無健康風險,只是如果採檢時棉棒太深入,小孩可能會比較不舒服。此外,兒童鼻腔黏膜較薄,採檢時流鼻血的風險比成人高。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 疫情終局之戰」?
2022-05-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6版】 一、網傳影片中講話的男子是婦產科醫生蔡鋒博,不是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 二、蔡鋒博表示,影片內容是引述某媒體報導中公衛專家和醫師對疫情的看法,但被錯誤冠名為黃立民,請民眾不要轉傳。 三、專家指出,輝瑞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建議使用在確診或發病5天內的高風險者,且需經醫師評估、處方。一般沒有風險因子、輕症的患者無需使用。 傳言指稱該影片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高度懷疑有毒的致命藥物 瑞德西韋是蛇毒蛋白,使用瑞德西韋治療會中毒、重症」、「Covid-19 不是呼吸道病毒引致而是蛇毒液中毒...蛇毒蛋白中毒會產生的肺炎叫蛇肺炎」?
2022-05-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6版】 一、專家指出,瑞德西韋是小分子核酸藥物,蛇毒蛋白是胺基酸,兩者結構完全不同。傳言稱「瑞德西韋是蛇毒蛋白」、「瑞德西韋由蛇毒製成」,均不合理。 二、蛇毒專家指出,不能以基因相似性推導出「蛇毒與COVID-19有關」,也沒有證據顯示蛇毒的眾多成份中有哪一種會造成肺炎。傳言稱可用水傳播蛇毒,也不合理。 三、專家表示,依據目前新冠肺炎治療指引,瑞德西韋可用於中重度患者,而嚴重的病患可能出現敗血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等症狀,是疾病惡化的進程中可能出現的結果,不能據此歸因於瑞德西韋。 四、藥師指出,奎寧、伊維菌素等曾被提及可能可以治療新冠,但研究均證明無法降低重症或死亡率,因此不建議使用。另外維生素D、高劑量的維生素C以及鋅,也無足夠證據證明可治療或預防COVID 19感染。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蒜頭裡的蒜辣素可以破壞病毒中的蛋白酶,聞大蒜破壞新冠病毒」?
2022-05-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5/6版】 一、專家表示,目前並無實證證明「聞大蒜」可以破壞新冠病毒、治療新冠肺炎。 二、專家表示,「食用大蒜」而不是聞大蒜,有助殺菌、提升免疫力,但不管是吃或聞大蒜都未有實證證明大蒜有治療新冠肺炎功效。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 2022/5/6】 傳言文字內容為醫師個人經驗分享 , 本查核報告僅就聞大蒜能否治療新冠肺炎進行查核。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