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戴一次性口罩的要注意」、「口罩往往都通過環氧乙烷消毒滅菌的,所以口罩上會殘留環氧乙烷...撕開這個封膜,然後在空中晃..讓環氧乙烷盡量地散發到空氣當中」?
2021-12-0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4/22 版】 一、網傳影片由一名非台灣口音男子口述,且影片出示的文件由簡體字書寫,傳言影片所述地點並非台灣。 二、一般台灣民眾使用的醫用口罩為未滅菌口罩,因此不存在如網傳影片所述,經環氧乙烷滅菌而有殘留的疑慮。 三、專家表示,有特殊醫療需求才會使用滅菌口罩,此類口罩均需符合安全標準。滅菌口罩拆封後,不需在空中甩動,否則易沾染細菌。 台灣民眾常戴的醫用口罩是未滅菌口罩,並沒有接觸到環氧乙烷的健康風險,且影片所述地點並非台灣。因此,網傳影片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免疫專家:未接種疫苗的人並不危險;已接種疫苗的人反而對其他人構成危險...」?
2021-12-0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1 版】 一、傳言引述的法國學者「克裏斯蒂安.佩龍」,因發表許多COVID-19的不實言論而被法國、英國查核組織查證為錯誤訊息,也因此被原本任職的醫院解職。 二、專家指出,近期歐洲疫情升溫,但重症和死亡率仍以未接種疫苗者的比例較高,傳言敘述不正確。 三、傳言指出「以色列醫生Kobi Haviv表示COVID-19重症患者已完全接種疫苗者占多數」,對此Kobi Haviv醫師已澄清,隨著第三劑疫苗發揮效力,醫院的住院患者已經減少,因此鼓勵民眾接種第三劑疫苗。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研究指出:睡前穿雙襪子..助人早15分鐘進入夢鄉」?
2021-11-3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30版】 一、根據發表於《生理人類學期刊》的一份韓國研究,針對6名年輕男性進行穿襪與不穿襪對睡眠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有穿襪入睡者比起沒穿襪者,會較早入睡、睡眠效率較佳、睡眠時間較長、睡眠中清醒次數較少。 二、醫師協助檢視研究指出,上述研究樣本數相對較少,且為觀察性研究,穿襪影響睡眠的機轉未獲證實,還有待更多研究釐清。 三、醫師指出,穿襪並不會改變人的核心溫度;傳言宣稱,失眠可靠穿襪改善是因改變核心溫度,說法並不正確。 四、醫師表示,人類是恆溫動物,核心溫度有既有調整的節率,人體在傍晚時核心溫度最高,隨後會慢慢下降,到入睡前達到較低的核心溫度,為休息做準備。因此,人在入睡時核心溫度本來就比較低,與是否穿襪無關。 一份南韓研究確實發現,穿襪入睡比起未穿襪者,會較快入睡、睡眠效率較高;但機轉未獲證實,並非如傳言宣稱,是與核心溫度改變有關。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憋了一泡尿,送了一條命...憋尿時間長,突然上廁所,鬆懈下來,腦神經亢奮,導致心律失常而猝死...(憋尿)極有可能會引起腦出血和急性心梗,導致猝死」?
2021-11-2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22版】 一、醫師指出,長時間憋尿後突然解尿,可能會過度刺激副交感神經,使血壓短暫下降,有些人會出現心律不整,也可能因為血壓降低導致暫時性頭暈或暈厥。 二、醫師指出,憋尿不會導致猝死,也與中風、心肌梗塞無關,傳言說法無科學根據。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一杯紅茶=6顆蘋果!瑞典研究發現驚人功效」?
2021-11-1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19版】 一、此傳言來自一本介紹紅茶的書,原始書籍內容指出「一杯紅茶含有六顆蘋果的抗氧化成分」,並非根據瑞典研究。 二、傳言引述的「瑞典研究」,是瑞典卡羅琳學院2012年發表的研究,此研究調查原先沒有心血管疾病與癌症74961名瑞典男女,在1997至2008年間的飲茶習慣和中風的關係。此研究沒有提到「蘋果」。 三、專家指出,紅茶與蘋果的抗氧化成分不同,傳言類比不恰當。 四、傳言宣稱「紅茶含有的三種氨基酸能擊退病原菌、抑制感冒病毒」,專家指出,紅茶中的氨基酸含量非常低,且「胺基酸能擊退病原菌、抑制感冒病毒」等宣稱並無實證研究支持。 五、傳言宣稱「紅茶含有的氟可預防蛀牙」,專家指出,紅茶不是氟的主要攝取來源。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外媒不敢報導!刪前必看!輝瑞新冠口服藥的秘密」?
2021-11-1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18版】 一、Molnupiravir為美商藥廠默克(Merck & Co., Inc.)研發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是另一家美商輝瑞研發的藥物,傳言宣稱輝瑞24小時內出了兩種特效藥,並不正確。 二、網傳影片把《英國醫學期刊》2021年11月2日出刊、針對輝瑞COVID-19疫苗吹哨者的爆料文章內容,移花接木到默克COVID-19口服藥Molnupiravir。 三、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已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2/3期臨床試驗,相關期中報告已提交美國FDA,申請緊急授權使用,但截至報告刊出還未獲授權。傳言稱Paxlovid已獲得美國FDA緊急授權使用,是錯誤說法。(更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2月22日批准輝瑞(Pfizer)公司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緊急授權使用,用於治療12歲以上染疫者居家治療,降低重症風險。) 四、專家分析,輝瑞mRNA新冠疫苗與新冠口服藥Paxlovid的作用機制完全不同,是完全不同的藥品。傳言稱Paxlovid只是稍微改變輝瑞mRNA新冠疫苗成分就推出,是錯誤說法。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新說明2021/12/23】因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2月22日批准輝瑞(Pfizer)公司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緊急授權使用,查核報告更新摘要三和爭議點五。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中風放血救命法,很多人都後悔沒早點看到!遇中風患者要在其10個手指針刺並擠出血,大約幾分鐘,患者就清醒」?
2021-11-0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5版】 一、醫師指出,中醫古籍確實有此種療法記載,但並無實證,也未經人體試驗,臨床也不會在中風急性狀態病人手指扎針放血。 二、醫師表示,中風治療方法與中風類型有關,若為出血性中風,還強加手指扎針的話,可能增加出血風險。若病人處高感染風險,在手指扎針且出血,也會增加額外感染的疑慮。 三、醫師說,網傳「中風患者千萬不要搬動」,並不正確。應將患者移到安全位置,且把握黃金治療期儘快送醫。 中醫雖確有手指扎針的療法,但並不會使用在中風急性治療,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用花椒水泡澡,一天兩次,竟然把腫瘤慢慢縮小,皮膚傷口癒合了...竟然化療掉的頭髮慢慢地都長出來了」?
2021-11-0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5 版】 一、血液腫瘤科醫師指出,「花椒水可讓腫瘤縮小、排毒」的說法沒有經過臨床試驗,並無根據。 二、皮膚科醫師指出,花椒水敷頭皮或敷臉,並沒有促進生髮或讓痘子消失的功效。 三、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指出,花椒水泡腳無法改善紅斑性狼瘡的症狀,若是花椒水是「熱水」,可以緩和指尖遇冷會變色或疼痛發麻的「雷諾氏現象」。 但此症狀只要泡熱水都可以改善,並不是因為「花椒水」。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吃竹炭食品會得塵肺...即使是真的能吸收毒素,也極易導致體內水電平衡紊亂...細微顆粒很可能吸入肺中並吸附在肺葉上,吃下去後很難排出體外」?
2021-11-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3版】 一、專家指出,食用竹炭食品不會使竹炭顆粒進入肺部,因此也不會造成塵肺症。 二、專家指出,食品添加的竹炭粉是作為著色劑使用,添加量非常微量,難以造成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也沒有吸附毒素或排毒的作用。 食用竹炭食品確實沒有排毒效果,但不會造成塵肺症或電解質失衡,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身體若出現這6個信號,表明你身體藏有血栓,血管阻塞!這個方法(多運動、多喝水、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預防血管堵塞」?
2021-11-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3版】 一、醫師指出,「血栓」是指血管堵塞影響循環,分成「靜脈血栓」和「動脈血栓」,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 二、醫師指出,傳言提及的症狀雖可能與血栓有關,但也可能肇因於其他疾病,傳言宣稱有這6個症狀就是身體有血栓,並不正確。民眾若有不適,應就醫接受醫師專業判斷。 三、醫師指出,運動、多喝水有益健康,也有預防血栓的效果;但高密度脂蛋白是否能預防血栓,有待更多研究驗證。 因此,傳言提及的症狀雖然可能與血栓有關,但不代表有這些症狀體內就一定有血栓,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