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苜蓿芽與紅斑性狼瘡如影隨形,高中同學為了改善女兒體質,陪同吃了幾年的苜蓿芽,也真的罹患了紅斑性狼瘡」?
2021-10-0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1版】 一、 醫師指出,苜蓿芽不會使原本沒有紅斑性狼瘡、健康的人產生疾病,但會讓紅斑性狼瘡病患的病情惡化。如果民眾沒有確診紅斑性狼瘡,也沒有自體免疫疾病的家族史,可安心食用苜蓿芽,不用擔心因此患病。 二、醫師指出,紅斑性狼瘡會因為對紫外線敏感而產生症狀,因此建議紅斑性狼瘡患者少吃感光性植物,包括香菜、芹菜及九層塔等。 三、醫師指出,苜蓿芽與「防治粥狀動脈硬化」、「溶解紅血球」、「妨礙人體利用維他命E」沒有關係。 四、傳言附上的報導,為2009年美國發生苜蓿芽感染沙門氏菌事件,並不是近期事件。食藥署表示,台灣近期沒有苜蓿芽感染沙門氏菌的案例,但建議民眾食用熟食,以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五、此傳言至少於2003年就已流傳,也曾有醫師對其闢謠。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根據古代中醫,足下有100個左右的壓迫療法穴位,人體器官也接受壓力和按摩,油抹在腳底按摩,能治療胃病、甲狀腺疾病、痔瘡....緩解頭痛、膝蓋痛」?
2021-09-3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30版】 一、中醫師表示,傳言指稱的腳底抹油按摩,概念接近全息療法、區域反射療法。中醫不會講「壓迫療法、器官接受壓力與按摩」。 二、中醫師表示,依據中醫理論,穴位按摩是根據全身性經絡理論,可達到調節臟腑相關功能的作用,緩解、放鬆身體,是屬於保健、舒緩的效果,並不如傳言指稱可治療疾病。 三、疼痛科醫生表示,處理民眾疼痛問題要先找出導致疼痛的病因,針對病源治療,若排除疾病因素,才會建議民眾可以試著進行按摩、推拿,舒緩疼痛症狀。 四、專家表示,腳底按摩能暫時緩解部分疼痛的症狀,但建議民眾視為日常保健,民眾若反覆出現疼痛症狀,應對症下藥,找出病因治療。 傳言部分描述過度誇大「腳底抹油按摩能治療疾病」,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圖片宣稱「美國報章 The American Journal:FDA草擬了新冠疫苗可引致的嚴重後遺症及後果」?
2021-09-2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9 版】 一、網傳圖片來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20年10月22日「疫苗與相關生物產品諮詢委員會」上的會議簡報。 二、網傳圖卡所列的疾病項目,是美國FDA針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監測計畫,列出22項潛在的不良反應監測項目,用以追蹤和監測新冠疫苗是否可能產生嚴重不良反應。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錯誤】網傳「歐盟已經同意10月20號不再推行疫苗護照,疫苗被歸於試驗性,基本上停止了疫苗。伊維菌素重新被批准使用」?
2021-09-2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8版】 一、歐盟數位COVID證書從2021年7月1日推行使用,截至目前,並未有暫停使用等資訊,傳言指稱「歐盟已經同意10月20號不再推行疫苗護照」與事實不相符。 二、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公布的「 COVID-19治療指引 」,目前歐盟核准使用治療COVID-19的藥物為「瑞德西韋」。截至目前,歐洲藥品管理局並未核准伊維菌素使用於治療COVID-19。 傳言指稱「歐盟已經同意10月20號不再推行疫苗護照、伊維菌素重新被批准使用」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長壽不在於運動,而在於靜養...人的一輩子心跳次數有限...心率和壽命成反比,運動導致心率加快,新陳代謝加快,細胞分裂和老化必然也會加快...」?
2021-09-2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7版】 一、專家指出,過去確實有研究認為心率和壽命成反比,但缺乏大規模統計資料,且影響壽命的因素很多,此說法並未被主流學界認可。 二、專家指出,運動時雖然心跳增加,但有運動習慣的人,未運動時的心跳次數反而較低,平均每日的心跳次數會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這是因為有運動習慣的人,心肺功能較好,讓心跳次數變慢。因此,心跳慢是心肺功能好的附帶結果。 三、專家指出,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增加代謝率,有助於血管健康和控制血糖、膽固醇,建議慢性病患者適度運動,有利控制疾病。 因此,傳言建議不要運動,宣稱「靜養才能長壽」,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證據不足】網傳訊息「莫德納的孤兒們請注意老莫第二劑的問題,因打第一劑的老人家藥效已到,再過兩週可能就無效了,如本週可到封緘兩週,已過了藥效,已無免疫抗體」?
2021-09-2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3版】 一、專家表示,依照疫苗的原理,疫苗的施打是讓免疫系統學習並記憶抗原,讓身體碰到病毒時,能產生抗體對抗,並不是直接將抗體打到身體裡。原理上,兩劑間隔時間的長短,並不會導致傳言指稱「過藥效,已無免疫抗體」。 二、專家表示,依據莫德納臨床試驗,兩劑間隔時間是28天,雖有研究顯示,延長到9-12週 仍有一定保護力。但截至目前,對於第二劑間隔「延後多久」對於抗體的影響程度,仍然沒有科學定論。 三、目前各國因為疫苗供貨、疫苗施打政策、疫情嚴峻程度的不同,在莫德納間隔時間上有不同的動態調整。其中,加拿大將莫德納疫苗第二劑間隔時間拉長到16週(4個月)。 四、WHO建議,莫德納兩劑間隔時間為28天,但對於部分國家,考量疫情與疫苗供應量,可先提升第一劑疫苗接種率,間隔10至12週接種第二劑疫苗。 傳言論述「打第一劑藥效已到,再兩週可能就無效」,並無足夠科學證據。因此,傳言的指稱「證據不足」。
事實查核報告
證據不足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喝熱水即能不患癌...日本專家提出殺死癌細胞的新方法竟然如此簡單!原來就是經常喝溫熱水」?
2021-09-2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4版】 一、醫師指出,高溫對癌細胞或其它細胞有害,癌症臨床也有局部加熱的治療方式,但這不是靠「喝熱水」就能達到,也不能推論為喝熱水可以殺死癌細胞。 二、醫師指出,「傳言宣稱人體體溫達到39.6度以上,癌細胞會全死掉」的說法並無學理或臨床依據。 三、醫師指出,有些器官確實比較不容易產生癌症,原因複雜,但與體溫無關。 四、醫師指出,喝熱水與傳言稱「血液更輕鬆地運送氧氣與養分到全身」無關。 五、醫師說,喝熱水能讓腸胃蠕動較好,較能排出宿便,但過熱有可能傷害腸胃道黏膜,建議喝溫水為佳。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文章「一封給台灣同胞的公開信,這個瘟疫一開始就是個騙局,新冠病毒我們人體早有抗體」?
2021-09-2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3版】 一、傳言宣稱「人體對新冠病毒早已有抗體」;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是2019年被發現的新病毒,人體須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才會有抗體。 二、專家表示,傳言宣稱「空氣中99%新冠病毒被免疫系統擋掉」、「有效藥物治療有99.95%的痊癒率」,並無科學根據,且新冠病毒正在世界大流行,已造成數百萬人死亡。 三、傳言宣稱「新冠疫苗中含有石墨烯、汽車冷凍劑等」;查核中心檢索疫苗成分資料,並未有「石墨烯」。 四、傳言稱「印度等多國疫情受到控制,沒人願意知道伊維菌素的效用」,經查核,印度等國家疫情受控,主要是採取隔離措施和接種疫苗,並不是使用伊維菌素之故。 五、目前罕見副作用血栓主要發生在腺病毒載體疫苗,且機轉尚未完全明朗,主流意見認為罕見血栓與免疫反應有關。檢視全世界大規模施打疫苗後的監測數據,尚未看到mRNA疫苗產生大量血栓的現象。傳言稱「打疫苗讓刺突蛋白在體內產生大量血栓」,並未有足夠的科學依據。 傳言有「人體早有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疫苗有石墨烯」、「空氣中99%新冠病毒被免疫系統擋掉」等多處錯誤,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至於伊維菌素用於治療新冠肺炎之可能性,仍是科學界研究之議題。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尚未有足夠科學證據顯示伊維菌素能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專家呼籲,民眾不應自行服用此藥物。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錯誤】網傳「熄燈後千萬不要看手機 會直接傷害眼睛的黃斑部....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現代醫學談不上治療」?
2021-09-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26版】 一、專家表示,黃斑部病變的致病原因與年齡、高度近視、家族史有關,目前有藥物可有效治療,部分病患能改善視力受損情況,且黃斑部病變與眼癌機轉不同。傳言稱「黃斑部病變無法治療,會直接導致眼癌、失明」並不正確。 二、專家建議,不要在黑暗中使用手機,是因為瞳孔會過度放大與縮小,恐會得青光眼。至於「手機藍光會導致黃斑部病變」,目前尚無足夠科學證據。 三、專家表示,黃斑部病變、乾眼症、白內障三者致病原因不同,且乾眼症與眼睛眨眼次數降低、缺乏水分有關。 四、依據衛福部癌症統計,近五年眼癌個案數分別為60、63、54、61、51例,佔全體癌症比率則為0.06%、0.06%、0.05%、0.05%、0.04%,傳言宣稱「眼癌增加三成」與現況不符。 五、專家建議,使用手機、看螢幕約30-40分鐘,應休息10分鐘,且要記得維持正常的眨眼頻率、均衡飲食,以保護眼睛。 傳言稱「黃斑部病變無法治療會導致眼癌、失明」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打疫苗前喝科學中藥桂枝湯,可避免血栓、心臟問題;打疫苗後要服溫蓮藕茶,可涼血、活血、避栓塞」?
2021-09-1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13版】 一、傳言所提打疫苗前喝桂枝湯可避免血栓副作用,此為臨床醫師經驗分享,在文獻中單方桂枝有抗血栓作用,但仍待更多研究證實。 二、專家指出,傳言所提的「桂枝湯」為溫熱藥,並非每人都適用此方,須由中醫師來診斷,因應個人體質來調整處方為宜。 三、專家說,蓮藕茶有助清熱,且蓮藕有眾多營養素,以食療角度看,打完疫苗喝蓮藕茶無妨。 【更新說明 2021/9/13】本報告新增爭議點一,補增兩位受訪者的說明,並調整摘要文字。查核報告指標由錯誤,調整為事實釐清。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健康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