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全世界都不敢招印度工人」?
2023-11-2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22版】 台灣將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網路出現傳言「全世界不敢招印度工人」,查證如下: 一、經濟學者指出,傳言稱全世界不敢引進印度移工是錯誤資訊,目前包括日本、德國、以色列、新加坡、部分中東國家均有引進印度移工。 二、過去一年來,印度政府至少與德國、義大利兩國簽署協議,兩國均盼望引進印度工人。 三、根據印度外交部統計數據,在外國非當地居住者的印度籍公民(Non-Resident Indians NRIs)共達1300萬人,最多的國家是中東國家,以及美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馬來西亞、新加坡。 傳言聲稱「全世界不敢招印度工人」,與實際資訊不符,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針對印度移工的海外分布做查證,傳言其他內容包含主觀評論,不在查核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部分錯誤】網傳「下台前把腦筋動到外匯存底,修法淘空全民資產」?
2023-11-1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17版】 近期流傳媒體報導和影片,指稱民進黨與民眾黨立委提案修法,要挪用外匯存底、淘空全民資產,查證如下: 一、影片提及的事件,是民眾黨立委吳欣盈、國民黨立委羅明才於今年4月提出提案,希望修改《中央銀行法》,主張央行撥出10%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並由央行負責管理。該草案獲得63名跨黨派立委連署。 二、檢視此草案修法議程,在第七會期,提案人之一羅明才擔任立法院財委會召委期間,他行使排案權,把此草案排入財委會議程,曾有一次公聽會、一次官員詢答。立院進入第八會期,財委會改選,兩位新任召委尚未把此草案排入議程,目前修法尚無進度。 此草案的提案人為民眾黨立委吳欣盈、國民黨立委羅明才,獲63名立委跨黨派連署,並在羅明才擔任財委員召委期間兩次排入議程;媒體報導和傳言卻片面點名為特定政黨,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僅針對修法過程查證,至於對央行法修法之評論則屬個人意見表達,並非查核範圍。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線上問卷「民進黨以這様的手法來篩掉我們這些手機投票的人!藍白要舉行手機全調時,就會剔除掉這些手機號碼!」?
2023-11-1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15版】 2024總統大選將近,「藍白合」是目前政治熱議焦點,近期社群上流傳一份問卷連結,稱是藍白合全民調,查證如下: 一、經查證,此為媒體《壹蘋新聞網》自行做的網路調查問卷,跟民眾黨原先提出的手機全民調無關,也不會蒐集民眾手機號碼,也跟傳言提及的民進黨無關。 《壹蘋》指出,目前已關閉此問卷,為了避免被誤解,也不會公布相關結果。 二、民調專家協助檢視指出,此為媒體自行做的網路調查問卷,跟民眾黨過去曾提出要做的手機全民調無關,且傳言後續指稱「民進黨以此蒐集手機號碼,在未來剔除相關人士」毫無根據。 三、針對藍白合如何決定總統候選人組合,國民黨、民眾黨11月15日上午展開政黨協商。兩黨協商共識將各推派民調專家,綜合評估近期社會各界的民調結果,以及政黨內參民調,於11月18日公布結果。並不會再重新做民調。 網傳問卷僅是媒體自行做的網路調查,跟藍白兩黨民調無關,傳言內容並沒有任何根據,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台灣媒體被控制,封鎖美國萬人大遊行的訊息」?
2023-11-1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14版】 哈瑪斯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後,雙方交戰持續,網路近期流傳一段抗議遊行影片,並稱此訊息遭台灣媒體封鎖。查證結果如下: 網傳影片內容是11月4日在美國華府舉行的抗議遊行活動,呼籲以色列停止轟炸巴勒斯坦並結束加薩封鎖。 台灣的《聯合新聞網》、《太報》、《新頭殼》、《寰宇新聞》等媒體均有報導此抗議活動,並非傳言所稱「台灣媒體被控制、封鎖」。 網傳「台灣媒體被控制封鎖美國萬人大遊行的訊息」為不實資訊,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影像變造】網傳影片「台灣軍樂隊演奏解放軍進行曲」?
2023-11-1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13版】 抖音11月10日流傳一段影片聲稱是台灣軍樂隊演奏解放軍進行曲。查證結果如下: 一、傳言影片是擷取自YouTube影片10月8日發布影片,內容是10月7日總統府前空軍儀隊及陸軍樂隊降旗典禮,原始影片並無解放軍進行曲音樂,是網傳影片自行加上,並搭配字幕。 二、剪輯師指出,要看影片有沒有經過後製剪輯有兩個方式,檢視背景音與同步音;從傳言影片中確實可以發現背景音與同步音都消失,因此可知傳言影片有經過後製剪輯。 從原始YouTube影片中可以看到,背景有人群講話聲音,但這個「背景音」在傳言影片中就消失;此外,YouTube影片中演湊音樂的軍樂隊最後腳併攏的動作「同步音」,在傳言影片也不見了。 三、陸軍司令部指出,網傳影片是陸軍樂隊在10月7日執行例行的總統府升降旗勤務,演奏樂曲為「印凡卡其爾進行曲」。傳言影片是透過自行「配音」方式竄改原始內容。 傳言影片擷取國軍樂隊總統府升降旗勤務影片後,經後製剪輯加上解放軍進行曲音樂與字幕,來「變造影像」,因此,是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長照基金是蔡英文執政4年省下來的、沒有加稅」?
2023-11-1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10版】 一、長照及財稅專家均表示,為了幫長照基金「開源」,於2017年修正長照法,調增菸酒稅、遺產及贈與稅,並指定給長照基金使用,因此,傳言稱「長照預算的錢沒有加稅」,並不正確。 二、經查,此傳言早在2019年就在網路上流傳,圖卡所提的長照預算數字為過去數字,明(2024)年的長照預算為876億元。 。 網傳圖卡的數據為過時數據,且政府曾為了增加長照基金預算調漲菸酒稅、遺產及贈與稅,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熱感應紙登機證夾在新版護照照片頁,碰到水會導致黏在一起。外館經手重辦護照看到污損嚇到」?
2023-11-0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9版】 一、旅行業者及外交部表示,不管是新版或舊版護照,護照個人資料頁面均有一層保護膜,具有一定防水功能,不會這麼容易就產生污損。 二、熱感紙廠商指出,熱感紙具備防水、防油、防酒精功能,未聽聞熱感紙碰到水會黏住護照照片頁的狀況。大部分熱感紙會出現變化,最主要是受到高溫影響。 三、外交部領務局說,護照自使用現行薄型膠膜以來,還未曾發生傳言情形;外館並未處理過旅外民眾因熱感式登機證碰到水黏著護照照片頁,導致護照重換的狀況。 新版、舊版護照照片頁,以及熱感紙均有防水功能,傳言的說法未提出證據,且與實務顯有落差,外館也未曾接獲類似案件換發護照。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影片「台灣年輕人比草莓還不如,這種兵如何打仗」?
2023-11-0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9版】 網路近期流傳一段影片稱是「國軍訓練畫面」,內容是訓練出糗影像。查證結果如下: 一、經查傳言影片出現3個元素不屬於台灣軍隊,服裝並非國軍迷彩服、武器是中共研製95式自動步槍、軍隊臂章不屬於國軍。 二、檢索中國社群平台,出現多個與傳言影片相同畫面,內容均有標註「軍訓課」,並有中國口音配音,傳言影片並非台灣國軍畫面。 傳言挪用不相關影像誤指是國軍訓練畫面,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卡「1949年逃亡到台灣的國民黨,一人一張難民證」?
2023-11-0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8版】 近期流傳一張難民證圖卡,聲稱是來台國民黨人持有的難民證,查證如下: 一、網傳難民證為1949年北平市政府所發,對象是國共內戰時期逃到北平市的難民。該難民證是領受北平市救助的憑證,並非國民黨政府發給來台軍民的證件。 二、歷史學者指出,1949年隨著政府來台的軍隊與公教人員並不需要領取難民證。 三、歷史學者說,在國共內戰時期,民眾如果在逃難過程中曾向社福機構申請救濟,則可能會領有「難民證」,但這些公私單位發出的難民證,只是接受救助的證明,並不是身分識別的文件,也跟來台無關。 網傳難民證是在國共內戰時期,北平市難民所使用,與國民黨撤退來台無關,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文章「李克強兒子寫給父親的守靈祈禱文」?
2023-11-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3版】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10月27日逝世後,網路流傳一段文章稱是「李克強兒子寫給父親的守靈祈禱文」,經查證如下: 一、李克強與妻程虹僅育有女兒,未有兒子。 二、網傳文章早在李克強逝世前就流傳於中國社群上,是父母逝世後兒女對父母悼念文的模板文,常流傳於中國社群上。網傳李克強兒子文,應是網友自行冠名創作。 因此,網傳文章稱是李克強兒子的祈禱文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