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美國派遣高科技團隊,接入中選會資料中心,幫助民進黨操控票箱」?
2024-01-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2版】 近期流傳美國利用科技介入台灣大選,利用「幽靈選票」操縱中選會票數,查證如下: 一、中選會票數彙整自各地縣市政府的選務中心,並非中選會自行計算。各縣市選委會都能夠指揮和監督選務中心,確保票數輸入電腦的正確性。 二、各地投開票所的開票結果是公開資訊,可與中選會計票結果互相驗證。 三、開票所內負責監票的監察員,是由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等主要政黨依法推派所組成,這些監察員都可掌握開票情形以及最終票數,也可以跟中選會網站公布的票數相互核對。 四、選舉人名冊不是由選委會編製,而是由戶政機關負責,且經鄉鎮市區公所陳列、公開閱覽後,再交選務人員,層層機制可避免名冊造假。民眾進入投開票所與領取選票時,也都會核對容貌與其國民身分證之相片是否相符,避免假冒身分。 傳言宣稱美國利用科技能操控選票,忽略台灣現行計票與選務監控機制,並不合理,也不符合台灣選務實況,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台鐵改名叫台灣鐵路客運公司,公司化以後將不受立法委員監督,土地可以賤賣」?
2024-01-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2版】 台鐵公司化以後,全名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是國營事業,政府持有百分之百的股份,不是民營公司。 台鐵需依照〈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 〉等法規管理,且受行政院、立法院及監察院監督;預算須經交通部核定、立院審議,營運狀況也受立院監督。 傳言稱「台鐵改名叫台灣鐵路客運公司」、「台鐵公司化以後不受立法委員監督」均非事實,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台灣的孩子們,在新年收到的第一份禮物竟然是—動員召集預告書。這絕對不是教育召集令......動員召集預告書意謂著戰時動員召集」、「收到動員預告書,要打仗了嗎」?
2024-01-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1版】 近期網路流傳動員召集預告書文件,聲稱「這絕對不是教育召集令,動員召集預告書意謂著戰時動員召集」等內容。查證結果如下: 一、網傳圖片內容為「動員召集預告書」,這是從2017年起每年寄送給退伍軍人的例行造冊作業,已行之有年,此預告書並非通知要上戰場或會被教召。 二、預告書內容明確說明,此文件並非教召令,而是收到文件的退伍軍人被造冊為「戰時動員召集」,在發生戰事或緊急危難時需動員支援。此預告書會附上網站等資訊,收到此預告書的退伍軍人可上網查詢是否有被列入教召對象。 三、軍事專家指出,國防部每年例行寄送預告書,是為了縮短動員時程,加速部隊動員編成,若有緊急狀況時,可即時動員。 專家建議,收到預告書、且需要被教召的後備軍人,也可以事先上網查詢教召日期,方便未來規劃工作與生活安排。 動員召集預告書從2017年起每年寄送,已執行多年,民眾收到動員召集預告書不等於當年要參與教召,更不意味要上戰場。部分傳言將召集預告書誤解為「要打仗了」、「意味著要上戰場」,因此為易引誤解的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意圖灌票的,又來了!投票箱還是紙質投票箱,底部仍可輕易拆開」、「監票人員可要求主任管理員用膠帶封箱」?
2024-01-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2版】 一、新北市選委會、資深選務人員指出,為了保管及搬運方便,2014年後即開始使用紙箱票匭。 投票前,各投開票所會公開查驗投票匭,且讓現場民眾檢查,確認沒問題後再用封條彌封票匭底部。 投票結束後,在場民眾均能監督開票,並檢視票匭是否清空。因此,傳言稱「用紙箱會灌票、作票」並不合理。 二、新北市選委會表示,如投票日遇民眾要求以封箱膠帶封住紙箱票匭底部,會委婉解釋已貼封條,不須再貼膠帶。此外,膠帶黏性較強,若用膠帶封底,開完票後不利於拆卸紙箱,撕除時也容易損壞紙箱。 因此,傳言指稱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影像變造】網傳習近平影片「台灣3組總統候選人我都不投」?
2024-01-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2版】 網路流傳一段疑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談話影片,查證結果如下: 一、透過多媒體鑑識平台偵測辨識,傳言影片經深偽變造。 二、實際檢視傳言影片畫面,影片背景與習近平頭部周圍不自然;且傳言影片中習近平的聲音也不像其真實聲音。 三、查核中心檢視近期台灣、中國、國外媒體,皆無發現「習近平談及2024台灣總統大選」相關的報導。 四、檢視傳言來源帳號,該帳號過去就發布多則AI繪圖及深偽技術影片,並非為可信來源。 網傳影片為深偽影片,並非真實畫面,因此傳言為「影像變造」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影片「韓國瑜說,賴清德是礦工的兒子憑什麼當副總統,憑什麼出來選總統」?
2024-01-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1版】 近期流傳一則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韓國瑜造勢活動發言影片並搭配傳言,查證如下: 一、原始事件是韓國瑜1月6日競選活動發言,但網傳影片只擷取原始談話的其中20秒。 二、韓國瑜原始談話脈絡是批評賴清德對中華民國憲法的說法,並稱「沒有中華民國的保護,沒有政府的照顧,一個礦工的小孩,怎麼能當上中華民國的副總統,然後現在準備來參選中華民國的總統」。 網傳影片省略其談話脈絡,且拿掉「沒有中華民國的保護,沒有政府的照顧」原句,與原始文意有落差;傳言文字更進一步稱「韓國瑜說賴是礦工的兒子『憑什麼』可以當副總統」,添加「憑什麼」等價值判斷用語,與原始文意有落差,易引人誤解。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僅釐清韓國瑜談話脈絡,其他個人意見評論,並非查核範圍。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假借冠名】網傳「台灣阿銘的公開信」?
2024-01-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11版】 總統大選投票日將屆,1月11日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大量流傳一則訊息,稱是郭台銘的公開信,查證如下: 一、經向郭台銘發言人陳家頤確認,該信件並非郭台銘辦公室發出,已交由律師處理。 二、檢視郭台銘臉書粉專,並無網傳公開信。 網傳訊息假借郭台銘名義發出公開信,因此,傳言為假借冠名的「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影片「執政黨作票大全」?
2024-01-1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0版】 近日網路流傳一段影片聲稱為「執政黨作票大全」,列出多項作票手法,查證如下: 一、影片提及「執政黨作票大全」,傳言分別來自2020年總統大選、2020年高雄市長罷免公投等。 二、網傳影片提及的「作票手法」,例如圈票筆兩端不一致、隱形印泥、藏票、亂寫票數等,查核中心過去一一已破解為假訊息,傳言的部分手法並不成立、部分為沒有證據的看圖說故事,與選務實務不符。 因此,傳言影片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影片「綠委看不下去了!蔡政府大開作票灌票之門」?
2024-01-1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0版】 一、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是立委林淑芬2018年12月在立法院的質詢,當時中選會在2018年縣市長地方選務投開票所工作人員手冊中拿掉「開票前,向民眾宣布領票人數」規定。 二、針對此爭議,監察院於2019年11月提出糾正案,中選會隨後更新規定,也因此,2020年1月11日的總統與立委大選,開票時,工作人員清點領票人數與餘票數後,必須公開口頭宣布領票人數。 2021年公投、2022年地方選舉與公投,與即將到來的2024總統大選,投開票所工作人員手冊均明文規定,必須在開票前向民眾宣布領票人數。 傳言引述2018年立委質詢影片,當時質詢的開票措施已於2019年遭監察院糾正,從2020年總統與立委大選之後,已採取開票前公開宣布領票人數的做法。傳言引用過時資訊,易誤解為現況,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報把中華民國字樣拿掉」?
2024-01-0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9版】 2024選戰將近,社群近日流傳訊息稱,第16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報的中華民國字樣不見,查證如下: 一、查核中心實際檢視總統副總統直選的選舉公報,從第9屆到第15屆,選舉公報主標題均無特別標示中華民國國號。今年、第16屆的選舉公報標題格式與往年相同。 至於公報說明欄提及日期時,有提及「中華民國」。 二、此傳言在2020年1月、第15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前夕也曾出現,查核中心當時發布 編號250號 查核報告。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