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隱形墨水作票,用特殊藥水處理過的選票,不管是蓋哪位候選人的戳印,都會消失,只有特定的候選人戳印會浮現.....」?
2022-11-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5版】 一、印製選舉票的印刷廠、地方選委會表示,印刷廠在選票印製過程中,需要按照選票規範,不可能有汙點、戳印,且印製流程中有監察小組委員、警察監印,不可能加印隱形戳印不被發現。 二、印刷、特殊油墨專家表示,要達到傳言稱的隱形墨水作票,技術上需透過特殊印泥油墨的氧化還原反應讓戳章消失,另外用光敏感反應照射紫外線讓隱形戳印浮現。但實務上,現在印泥是一般快乾印泥,且投票所日照燈也不能讓隱形戳章浮現。因此,在實務上並不可做到傳言的作票手法。 傳言指稱「選票用隱形墨水作票」手法並不合理,且在實務上可行性低,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2018年縣市議員選舉中選會在選票上故意不註明候選人的政黨,企圖魚目混珠」?
2022-11-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5版】 一、中選會、地方選委會與學者均表示,依據選罷法規定,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需刊印推薦政黨,地方公職選舉則不需要。這個做法已行之有年,並非2018年獨有的現象。 二、學者表示,地方選舉候選人選票未列政黨名為歷史因素。 三、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選舉票應刊印各候選人之號次、姓名及相片,並無規定要印製政黨名。 傳言曲解選票印製與不印製政黨之緣由,卻誤導推論為「中選會故意在選票不註明政黨,企圖魚目混珠」,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中選會怕民眾核對票數,乾脆不公布領票多少、廢票多少」?
2022-11-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5版】 中選會、地方選委會表示,在開票前,投開票所工作人員須宣布「領票人數」。計票結束後,也會在「投開票報告表」記錄領票人數、得票數、無效票數、用餘選票等各項投開票數據,核對無誤後,才由主任管理員及主任監察員簽名,並公布張貼於投開票所,提供民眾檢視。 因此,傳言稱「中選會不公告領票與廢票數」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選舉投票箱的底部是可通外面的,這樣要灌票很容易」?
2022-11-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5版】 一、投票紙箱在選舉當天上午8時會現場組裝、封箱,並提供給在場排隊的民眾檢視箱底和封條,現場也都有各政黨推派或社會公正人士擔任監票員,投票過程不會開箱,傳言稱投票箱底可通外面與實務不符。 二、資深選務人員表示,投票結束後會現場開箱開票,開完票後也會讓民眾檢視空箱,投開票的過程都有民眾在監票,不會用紙箱作弊。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這影片中,某市長候選人賄選抓到了」?
2022-11-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5版】 一、網傳影片的原始出處為桃園無黨籍里長的臉書,影片內容為該名無黨籍里長競選服務處成立活動,贈送到場民眾文宣品。 二、經查,影片中轉贈民眾的文宣,來自當地不同政黨的議員、市長候選人轉贈。 傳言訊息把無黨籍里長轉贈不同政黨候選人的文宣品,錯誤宣稱為特定市長候選人的賄選事件,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報告還原影片的原始事件為無黨籍里長之競選活動。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片「自2023年1月1日起,台灣人民的個人財產往來以及銀行、信用卡之間的資料,必須無條件接受美國財政部及司法部查緝管轄」?
2022-11-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5版】 一、傳言圖片來源為彰化銀行「信用卡商務卡約定條款修訂公告1111007」檔案。 二、彰銀表示,因應美國「洗錢防制法」第6308條針對調查個案若有涉及洗錢等違法事項,可向美國法院申請傳票,對在美國開設通匯帳戶的外國金融機構索取紀錄的規定,該法執法機關是美國司法部與財政部,彰銀於是在約定條款修正條文中明確告知客戶這項資訊。 三、法務部表示,美國基於刑事調查要調閱台灣銀行帳戶資訊時,須透過2002年簽訂「台美刑事司法互助」請求協助,美方提供調查案件的相關證據交給台灣後,法務部會交由檢察官收集與查證相關資料,再回覆給美國。 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處說明,美國對台灣要求金融情資,並不是針對所有人都能請求,這是針對特定個案有違反洗錢、資恐等相關法律的情況下,才能夠透過反洗錢組織「艾格蒙」聯盟機制,美國和台灣均為「艾格蒙」聯盟的成員國家,成員國之間會進行金融情資交換。 網傳「自2023年1月1日起,台灣人民的個人財產往來以及銀行、信用卡之間的資料,必須無條件接受美國財政部及司法部查緝管轄」為不實資訊;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2021年公投作票,有人帶多張不同『假身分證』和『蓋好的選票』重複投票,選舉人名冊也配合作假」?
2022-11-2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4版】 一、檢索司法院建置的裁判書查詢系統,並無2021年公投作票相關判決,因此傳言稱2021年公投有作票,與實際司法審理情況並不相符。 二、中選會、地方選委會表示,選舉人名冊不是由選委會編製,而是由戶政機關負責,共一式三份,經鄉鎮市區公所陳列、公開閱覽後,一份由戶政機關留存,另兩份函送鄉鎮市區公所,其中一份作為投開票所之用,另一份則由鄉鎮市區公所保管備用。 學者指出,選舉人名冊從編製到發交選務人員,有層層機制把關,可避免名冊造假。 三、中選會、地方選委會表示,進入投票所與領取選票時,選務人員會核對身份證上的照片、性別、年齡,避免假冒身分證領票。同一人持多張假身份證想重複投票,在查驗身分時,就會被發現是冒名。 四、地方選委會表示,不論是投、開票均是公開進行,且有選務人員監督,不可能放任「投入大量選票」或「抽換選票」而不被發覺。 五、地方選委會表示,傳言所說諸種作票手法若要成立,必須從戶政機關到投開票所都配合造假,但投開票所內依法編制有各政黨推薦的監察員,管理員一半以上為公教人員,這些政黨、背景殊異的選務人員共同監督選務,並無理由一致配合作票。 六、地方選委會表示,查驗票匭是由主任管理員及主任監察員共同執行,查驗時會向民眾及監察員展示空票匭,以及紙質票匭底部所加之封條。傳言稱「第一個投票人能伸手檢查票箱」為錯誤說法。 傳言聲稱2021年公投存在作票,但並無提出證據佐證;傳言所陳述的多種手法在實際選務中缺乏合理性,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影片「今天外交部好不好笑,倒掛國旗也降半旗」?
2022-11-2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3版】 網傳影片經比對是擷取自《中視新聞》2021年12月28日報導畫面,事件原委是2021年12月27日位於博愛特區外交部所屬的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被民眾發現旗桿上的中華民國國旗被倒掛,外交部當時鄭重道歉,並解釋是因代班工友不熟悉操作所致。 傳言發布日期為2022年11月22日,並指稱「今天外交部倒掛國旗也降半旗」,但挪用2021年舊事件,易造成誤導。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美國要求美國退伍軍可使用台灣健保」、「在亞太地區所有的美國退伍軍人均享台灣健保」、「民進黨準備和美國簽約,要讓美國退休軍人享有台灣健保」?
2022-11-2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2版】 一、傳言事件起源於立委與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近期在立院的質詢與回答。 二、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指出,美國眾議員高野在2021年訪台提出,讓有緊急醫療需求的南太平洋退伍美軍赴台自費使用醫療資訊,退輔會內部贊同此提議,駐美代表處曾向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提出,尚未得到回應。此提議目前尚未與美方正式討論,也尚未實施。 三、退輔會贊同方案為美國以同等醫療資源,服務在美的台灣退伍軍人與受訓現役軍人,台灣擬開放北、中、南的榮總國際醫療中心,收取國際醫療費用,此作法並未使用台灣健保資源。 三、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表示,台灣退輔系統有醫療資源,美國退伍軍人若想到台灣就醫,可循國際醫療途徑到退輔會榮民系統醫院就醫,但國際醫療為自費項目,無關健保,傳言錯將使用台灣醫療資源等同納入健保,這是錯誤解讀。 四、健保署表示,全民健保適用對象是要有中華民國國籍與戶籍,外國人必須要是受雇或在台灣有居留權才得以使用健保;若傳言指涉對象要適用健保,涉及修改「全民健保保險法」,目前沒有聽聞因傳言所指事件而要修法。 退輔會因應美國眾議員提議所研擬的方案與使用台灣健保無關,而是自費的國際醫療,傳言將使用台灣醫療資源錯指為使用健保,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司改國是會議表決 不滿意就表決到蔡英文滿意為止」?
2022-11-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1版】 一、網傳事件的原始事件是2017年8月12日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中,針對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程序進行重新表決,最後決議限縮總統挑選最高法院法官的權力,讓總統只有形式上的任命權。 網傳影片的段落,即是總結會議中,針對「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程序」不同修正案的表決過程。 二、當時與會的委員表示,蔡英文提出的表決內容是限縮總統選任最高法院法官的權力為形式任命,此表決結果為在場委員有相當程度共識之結果。 網傳影片剪輯會議內容,傳言扭曲對話,錯誤解讀為「不滿意就表決到蔡英文滿意為止」、「搞獨裁政權」,為斷章取義,且跳脫會議脈絡。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對傳言及傳言影片的脈絡,進行查核。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