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政治與政策
【部分錯誤】網傳「高雄市選舉三點耐人尋味....高達14.5萬人只投市長,沒投議員,而且還沒公布廢票」?
2022-12-0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2/2版】 一、依據中選會網站資料,高雄市長候選人得票總數為131萬8733票,市議員得票總數為130萬9687,兩者實際差距為9046票,不是傳言所宣稱的14萬5814票。 二、經檢視中選會網站,高雄市的市長、市議員、里長、原住民區長、原住民區民代表等五項選舉,均有列出無效票(廢票)數。傳言宣稱中選會沒有公布高雄市廢票,不是事實。 三、傳言稱民進黨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得票超出民進黨市議員得票數23萬票,學者分析,選舉結果顯示陳其邁有吸納非民進黨支持者的能力,票源可能來自台灣基進、時代力量、台灣團結聯盟、無黨團結聯盟等政黨,與無黨籍的支持者,得票數字並無不合理。 傳言提到高雄選舉有三點現象,其中兩點數據均引用錯誤,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至於第三點屬個人意見,本報告提供學者分析,供讀者參考。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當投票人數與票數不同時,參選人可以用簽名簿直接向大法官聲請釋憲調查,大法官若決定釋憲,當下立即就可以驗票...驗票不是走司法,而是走憲法」?
2022-12-0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2/1版】 一、法律專家、律師均表示,選舉驗票並非大法官或憲法法庭的權責,重新計票須向管轄的法院提出聲請。 二、中選會指出,驗票是屬於法院指揮辦理的法定權責,由法院說明;法院若有裁定,選務機關定依法辦理。 網傳內容「當投票人數與票數不同時,參選人可以用簽名簿直接向大法官聲請釋憲調查,大法官若決定釋憲,當下立即就可以驗票」資訊不正確;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11月26日大選屏東縣的選務爭議,不在此報告查核之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國防部將公告南高屏三縣市93年次含以前18歲役男徵召兩年役期,入伍抗中保台」?
2022-12-0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2/1版】 社群平台11月30日起流傳一張圖卡宣稱「國防部將公告南高三縣役男延長為兩年役期」,經過查證,國防部並沒有此公告;而且法律專家、軍事學者和國防部均表示,台灣役男服役期限有憲法和兵役法相關法律規定,不可能針對特定縣市役男執行不同服役期,傳言並不合理。 台灣現行兵役政策為4個月軍事訓練役,政府研擬將役期恢復到原本一年期,目前尚未定案。 網傳「國防部將公告南高屏三縣市役男兩年役期」,為虛構捏造的資訊,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國防部役期調整政策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更新資訊。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屏東縣長開票數217537+206460=423997票。議員投票人數却達678576,兩者差了25萬4579票」?
2022-11-3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30版】 一、依據中選會開票結果,屏東縣長總得票數為44萬3153票,縣議員總得票數為44萬3347票,縣議員總得票比縣長總得票多194票,兩者相差194票。傳言宣稱相差25萬4579票,是錯誤數字。 二、傳言所指稱的屏東縣長得票數,實際上只計算兩位候選人周春米與蘇清泉的得票數,而忽略另一位候選人詹智鈞的得票;傳言也將縣議員「選舉人數」,錯稱為「投票人數」。 「選舉人數」為該選區有投票權之人數,「投票人數」為實際投票人數,兩者不同。 傳言錯誤引用選舉數據,推算出錯誤的選票差距。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屏東不亮票是合理的嗎?這樣怎麼知道是投給誰」?
2022-11-2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9版】 九合一大選在2022年11月26日晚間結束,但屏東縣長候選人提出計票疑慮,已進入司法程序。 網路從11月28日起流傳一段長度36秒的開票影片,宣稱是屏東某投開票所開票時未亮票,網路也有聲音質疑該影片為後製造假或斷章取義等。 查核中心向屏東縣選委會查證後發現,網傳影片確實發生在屏東縣某投開票所,為真實事件。 屏東縣選委會針對影片進行調查,在11月29日對外說明,該投開票所確實有選務開票瑕疵,會給予適當懲處。 【查核聲明】網傳影片的傳言版本多,對影片討論眾說紛紜,本報告還原影片的原始事件。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屏東縣中選會這次真的太扯了,選務人員竟將選票帶離監票人民的視線外」?
2022-11-2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9版】 九合一地方選舉於2022年11月26日晚間結束,屏東縣候選人提出計票質疑,已進入司法程序。 自11月29日起在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傳言宣稱「屏東縣中選會這次真的太扯了」,經過查證,這段影片是一段民眾的監票影片,拍攝地點是在桃園中壢的一處投開票所,與屏東縣近期選務爭議無關。 傳言挪用在桃園中壢拍攝的監票影片,錯誤宣稱「屏東縣」選務,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吿僅就此則5分鐘網傳監票影片的拍攝地點查核,選務是否涉及瑕疵,不在查核報吿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屏東市長的選票,竟然有高達5萬多張廢票」?
2022-11-2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9版】 一、檢視中選會與屏東縣選委會公布的選舉結果,屏東市長選舉無效票(廢票)為3220票,並非傳言的5萬多張。 二、屏東市長選舉結果為國民黨籍候選人周佳琪以4萬8656票,勝過民進黨籍候選人李清聖4萬5392票而當選。 查核中心採訪兩位市長候選人陣營,兩陣營均表示,開票時有派出監票員監票,並無發現或聽說有五萬多張的廢票。 三、屏東縣選務目前有計票爭議,依據中選會公布結果,屏東縣長選舉廢票為1萬3229票,也與傳言所說的5萬多張廢票不符合。 傳言宣稱「屏東市長選舉廢票5萬張」不是事實,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針對傳言「屏東市長廢票5萬」查核;關於11月26日大選屏東縣選務爭議,不在本報告查核之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今年九合一選舉,共有四張票,第四張是有關十八歲的參政權,某政黨為了蒙蔽老百姓,沒有通過憲法修正,就直接變成公民權投票」?
2022-11-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6版】 「18歲公民權」是今年年3月由立法院決議通過修改憲法130條文,「將選舉年齡從20歲下修至18歲,被選舉權為23歲下修為18歲」;修憲案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規定,立院決議後公告半年,於本次九合一選舉,交由公民複決投票。 傳言錯誤宣稱「特定政黨沒有通過憲法修正,就直接變成公民權投票」,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片「剛剛公佈的票匭 又是紙箱又要變魔術了 選前一天公佈,夠狠」、「剛剛公佈的票匭又是紙箱,又要變魔術了」?
2022-11-2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6版】 一、網傳圖片為基隆市選舉委員會說明11月26日投票日投票宣導的11月23日記者會現場照。 二、中選會指出,為維護投票權人投票秘密,過去不曾使用「透明壓克力材質」的票匭,以保護秘密投票之權益。從2014年選務開始啟用紙箱票匭,採取傳統票匭和紙箱票匭並用。 三、專家和選務人員均表示,根據「投票及開票程序」,開放投票前,各投開票所會會公開查驗投票匭後並加封;而投票結束、開始開票時,在場民眾均能監票,並檢視票匭是否清空。 投票箱從2014年選務開始使用紙箱票匭,採取傳統票匭和紙箱票匭並用,並非在11月26日選前一天才公布,網傳傳言誤解票匭不透明之用意,並造成誤導,因此,為錯誤資訊。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國難財早已削爆了,買口罩、快篩、救命神器,處處賺百姓錢,打高端聯亞不能入境他國,哪個國家承認」?
2022-11-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25版】 一、網傳傳言為2021年起流傳的三個舊傳言複合,文字稍有變形後,近期又在網路流傳。 二、傳言提及快篩和救命神器的採購數字均錯誤。依據政府決標公告,政府購買高流量加熱式呼吸加濕的採購價為20萬,並非270萬;政府不曾在2021年上半年採購一劑3000元的快篩。 三、目前台灣人常去的旅遊國家,包含韓國、泰國、英國、紐澳等14個國家已無條件入境免隔離,不用施打疫苗與PCR檢測就能入境;另有10國承認高端疫苗;僅承認WHO認證疫苗的國家,比如日本等,可另持PCR陰性證明入境。美國則是一定要打兩劑WHO認證的疫苗。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