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照片「福島核電廠排核污水,海面形成涇渭分明的陰陽海」?
2023-08-2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29版】 日本福島核電廠8月24日開始排放經處理過的「含氚廢水」,社群上流傳是排放核廢水空拍畫面,查核中心查證如下: 一、網傳照片實際發生地點為汕頭市金屏區汙水處理加壓站「東廈泵站」,與日本福島核電廠排放核廢水無關。 二、實際檢視福島核電廠排放處理水的空拍畫面,也與網傳照片景觀明顯不同。 網傳照片挪用不相關影像,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環境能源
【部分錯誤】網傳「台中海線居民不要被雨淋到,工業區大火燃燒塑膠產生戴奧辛,下雨會引發皮膚病變」?
2023-08-2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28版】 一、網傳火災事故是台中梧棲某資源回收廠8月22日下午,因現場堆置廢塑膠混合物管理不當起火燃燒,火勢晚間撲滅。 二、傳言指稱火災可能產生戴奧辛,毒物科專家和環保團體均指出,資源回收廠火災若燃燒不完全確實可能產生戴奧辛,但戴奧辛是脂溶性,不會溶解在雨中直接侵害人體皮膚表面,民眾皮膚就算有暴露到空氣中的戴奧辛,洗澡也可以直接沖洗掉。 專家指出,戴奧辛進入人體的途經最主要是透過環境生物鏈累積,也就是民眾最常以食物攝取到戴奧辛。且人體要攝取一定的量才可能引發皮膚病變。 三、彰化聯盟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指出,與其擔憂戴奧辛,在工廠大火發生的當下,更應關注的是火災產生的粉塵、PM2.5、PM10等問題,當下若下雨都有可能污染附近的農漁牧產業,恐影響養殖、農作物落成,尤其是下風處附近民眾,若有過敏體質、呼吸道疾病、心血管都應更加注意防護。 環保局指出,火災發生當天有在下風處監測空氣狀況,22日下午一度驗出空氣中有高濃度PM2.5,隨即提醒當地里鄰應做好個人防護;但在8月23日之後空品狀況已恢復良好等級。 台中於8月22日確實有資源回收廠大火,當日確實發生PM2.5過高的狀況,截自查核報告發布日(8月28日)當地的空氣指標回歸正常;至於傳言宣稱「民眾淋雨會觸碰到戴奧辛引皮膚病變」並不正確。因此,此傳言為「部分錯誤」。 【查核聲明2023/8/28】空氣品質為即時資訊,民眾可參考空氣盒子、環保局空氣監測指標。查核報告針對傳言提到的「戴奧辛在降雨時會引發皮膚病變」的說法,進行查證。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影片「日本偷排核廢水造成魚群驚嚇,紛紛跳出水面逃生」?
2023-08-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8/21版】 一、目前日本含氚核廢水排放已進入最終階段,日本政府宣布預計最快在8月24日才開始排放,但截至發稿時間8月21日為止,尚未正式排放。傳言直接稱「日本已排放核廢水造成魚群驚動」並不正確。 二、網傳魚群跳動實際上是發生在今年7月馬祖山隴澳口(港口)小鯷魚群跳上岸的現象。 馬祖漁會指出,鯷魚是馬祖海域常見漁類,每年7-8月會吸引釣客前往釣魚;小魚跳上岸的現象也常發生,吸引民眾觀賞,跟傳言指稱的核廢水排放無關。 三、海洋生物學專家指出,至今尚無足夠的科學研究證明小魚跳動上岸的原因,但是根據一般情況,最有可能是海洋中有大魚追趕,導致群游的小鯷魚跳動上岸。這是自然的現象。 傳言稱「日本偷排放核廢水造成魚群驚嚇」與事實狀況不符。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影片「颱風造成台東南迴公路貨車翻覆」?
2023-07-2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7/27版】 杜蘇芮颱風襲台,暴風區籠罩中南部、東南部,社群平台27日上午流傳一段影片,指稱是颱風造成台東南迴公路有貨車翻覆,查核中心查證影片說明如下: 一、經查證,網傳影片實際上是2016年梅姬颱風期間,國道三號彰化快官交流道上因強風造成的貨車翻覆事件。與近期杜蘇芮颱風無關。 二、截自2023年7月27日下午3點為止,公路總局防災中心指出,台東南迴公路正常通行,有2處因土石堆積僅開放單線通行。提醒民眾颱風期間,因盡量避免前往山區,且應隨時注意路況資訊。 民眾要掌握即時路況,可以到智慧化省道即時路況 系統 ,或收聽警廣路況廣播瞭解最新路況。 網傳影片挪用2016年梅姬颱風事故影片,與近期杜蘇芮颱風無關。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環境能源
【部分錯誤】網傳「台灣太陽光電板引發熱島效應,阻礙鋒面形成,影響降雨」?
2023-05-2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22版】 2023年5月流傳文章指稱台灣設置太陽光電,會阻礙鋒面、造成熱島效應、減少降雨等,經諮詢相關專家,查證結果如下: 一、學者指出,鋒面空間尺度為數百公里至上千公里,影響台灣鋒面因素為太平洋高壓、來自青康藏高原的對流系統、西南季風。至於太陽光電板面積規模太小,並非影響鋒面的因素。 熱島效應是指市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此種現象會影響午後熱對流,造成都市局部午後雷陣雨變多,但與鋒面無關。因此,傳言稱「太陽光電板引發熱島效應,阻礙鋒面形成」並非事實。 二、傳言引用國外研究,稱太陽能發電廠區會引發熱島效應,造成溫度上升;學者協助解讀此研究指出,該研究觀測地點為美國沙漠地形,無法類推到台灣。 太陽能板設置地點的溫度會依地表情況,有上升或下降兩種可能性,並非如傳言所說只會造成溫度上升。 三、學者表示,太陽能板要能影響到當地雨量,需要比較大的規模,而且也跟地形有關,局部陣雨增多或減少都可能存在。傳言稱「太陽能板對周圍降雨不利」,目前台灣並無相關研究可以驗證。 四、目前台糖規劃釋出600公頃林地,可供太陽光電之用,傳言稱「砍樹種電會影響降雨量」,但所釋出林地規模是否足以影響局部降雨,目前仍無科學研究探討。 專家提醒,森林除了經濟價值之外,還有涵養水源、提供生物棲地等功能,政府要釋出林地種電前應多方審慎評估,並與社會溝通。 因此,傳言指稱太陽能板「阻礙鋒面」違背事實,引述國外研究無法類推到台灣情況,「對周圍環境降雨不利」、「砍樹種電會影響降雨量」說法尚缺乏本土研究,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光電政策和發展為可受公評的議題,本查核報告僅針對傳言所提錯誤知識、缺乏科學證據等內容查核,其餘個人意見不屬於查核範圍。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太陽能板廢料毒性是核廢料300倍,必須送到貧窮國家掩埋」?
2023-05-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12版】 2023年5月流傳影片與訊息指稱,太陽能板廢料毒性是核廢料300倍、必須送到貧窮國家掩埋等說法,經採訪專家查證如下: 一、學者指出,台灣所使用的太陽能板主要成分為矽晶片與玻璃,正常使用或廢棄無毒害疑慮。國外少數特殊產業會使用碲化鎘(CdTe)太陽能板,鎘的確具有毒性,食用或吸入會造成健康危害,但鎘和核廢料的危害不同,無法類比,學界並沒有「太陽能板廢料毒性是核廢料300倍」的說法。 二、專家表示,使用太陽能板的國家均有處理廢棄面板的能力,回收利用率多達九成以上,傳言稱「必須送到貧窮國家掩埋」並不是事實。 以台灣來說,環保署建置回收太陽能板機制,可委託認證業者處理,部分組件粉碎後會送到日本回收,原因並非台灣業者缺乏技術,而是可回收量太少,不符合成本效益。 傳言聲稱「太陽能板比核廢料毒300倍、必須送到貧窮國家掩埋」,均與事實不符,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照片「綠電共生的太陽能墳場……驗收後就讓它荒廢……土壤嚴重污染!最後連菜也不能種了」?
2023-05-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11版】 能源政策和綠能發電議題是社會關心焦點,2023年4月起,網路流傳一組太陽能板爬滿藤蔓的照片,並搭配傳言指稱為綠電共生的太陽能墳場,驗收後就荒廢等。查核中心向主管機關、專家、環保團體查證,解析如下: 一、網傳照片為一位在台南市六甲區的農電共生太陽能電場。其在2015年4月以「農業結合太陽光電」的模式,申請太陽能發電。後經台南市政府稽查發現,該地沒有種植農作物,只有發電設施正常運作、賣電,與業者申請內容不符,因此在2016年7月撤銷發電許可,並非網傳所說「驗收後就讓它荒廢」。 二、網傳案場屬農地種電的農電共生模式,案場必須先投資取得土地、架設太陽光電設施,透過與台電簽署20年購電契約獲利。若案場沒有發電,則無獲利空間。傳言稱太陽能墳場、貪好貪滿,驗收後就廢棄的盈利模式不太合理。 三、 專家表示,農地上的太陽能板不會溶出或溢出化學物質 , 案場廢棄過久,太陽能面板恐會鏽蝕崩毀,不建議靠近,清理廢棄面板之後,長期缺乏日照的土壤需先復育,可恢復種植作物。 四、 網傳照片的太陽能案場並非傳言所稱「驗收完就荒廢」,卻是農電共生政策下負面教材。 專家指出, 農電共生 導致假種田真賣電亂象,監察院曾提出糾正,農委會近年逐步修法,大幅限縮農電共生申請適用範圍,目前農電共生的案場已受到大幅限縮,類似網傳照片的太陽能案場已不再受到許可,但農地種電衍生的問題也仍有爭議。 傳言引用一處農電共生個案的負面案例,錯誤宣稱「驗收後就荒廢」,對此個案的描述多處錯誤,傳言宣稱的獲利模式也不符合實況。因此,此傳言為 錯誤訊息 。 【查核聲明2023/5/11】本報告僅針對網傳照片的案場及其傳言進行查核,釐清特定個案狀況,太陽光電的其他爭議並不在查核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鳥類抖動羽毛影片「高蹺鴴之舞在宜蘭拍攝得杜拜國際攝影大賽首獎」?
2023-04-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5版】 社群平台在2023年4月間流傳一支長度為23秒的影片,搭配文字訊息宣稱為宜蘭拍攝的高蹺鴴,經過查證: 一、專家協助檢視影片指出,網傳影片中為烏林鴞,烏林鴞是分布於北溫帶的鳥類。 二、查核中心向影片拍攝者求證,網傳影片的拍攝地點為德國的野生動物園。 傳言將在德國拍攝的烏林鴞指稱為宜蘭拍攝的高蹺鴴,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 高蹺鴴(讀音:敲恆)之舞在宜蘭拍攝得杜拜國際攝影大賽首獎」?
2023-04-2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4/25版】 網傳影片為台灣飛羽攝影家陳承光作品,其在2022年12月15日上傳於YouTube頻道,該影片作品並未參獎。 不過,陳承光曾於2019年以另一攝影作品榮獲第八屆杜拜「哈姆丹國際攝影獎」(HIPA)一般類別彩色組的首獎。 陳承光曾獲第八屆杜拜「哈姆丹國際攝影獎」(HIPA)攝影獎,但獲獎作品並非網傳影片,且網傳影片也並未參賽,因此,傳言說法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影片「記得千萬不要吃這兩個地方的東西...日本已經開始在太平洋開始開放核廢水,日本媒體拍到大量沙丁魚暴斃;俄州發生火車爆炸毒氣外洩,當地是美國主要農作區,像是大豆、玉米、蔬菜..」?
2023-03-2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27版】 日本預計2023年春季至夏季排放處理過的核廢水(含氚處理水),但至今尚未正式排放;美國俄亥俄州2月發生火車爆炸導致氯乙烯外洩。而社群從3月開始流傳影片,指稱日本排放核廢水發生沙丁魚死亡、來自日本、美國的東西都不要吃,查證說明: 一、日本政府雖預計在2023春夏排放含氚處理水(核廢水),但截至目前相關設備尚未完成施工,目前還沒開始排放。因此,2月7號日本新潟縣魚川市漁港發生的沙丁魚暴斃事件與核廢水排放無關。 二、專家也指出,若魚群遭受輻射汙染應該是慢性輻射污染,而不是急性集體的暴斃死亡。至於新潟的沙丁魚事件,日本專家推測可能是海水溫度降低,也可能是遭受海豚追趕,確切原因仍待當地機關調查。 三、美國俄亥俄州雖有生產黃豆、玉米,但並不是美國最主要的產區,且俄亥俄州農產品主要應是內銷,並不是主要輸入台灣。目前黃豆、玉米目前為休耕期,現階段台灣從美國進口至台灣的黃豆、玉米未受到火車事故影響。 四、農委會、食藥署、黃豆出口協會均指出,農產品出口時,美國農業部以及台灣相關機關皆有一定檢驗機制。截至目前,台灣並沒有收到美國俄亥俄州通報農作物有異的資訊。 因此,傳言影片描述內容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環境能源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