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對數位部開槍的張男,4年前把民宿租給詐騙集團當機房」?
2024-04-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4/3版】 數位部3月28日發生槍擊事件,警方逮捕涉案的53歲張姓男子。事發後,社群平台流傳一張比對圖,稱張男民宿在4年前曾租給詐騙集團當機房。這是真的嗎? 一、傳言來自一名網紅在社群平台的爆料貼文,但無引述任何官方或權威訊息來源,僅是比對民宿照片推論張嫌與詐騙集團有關。但該網紅後來解釋,因證據不足,自承理虧而刪文。 二、從法院判決書可知,傳言所說的2020年7月詐騙案,詐騙集團是向戴姓負責人租用民宿充當電話機房,並非向數位部開槍的張男。 三、當年承辦詐騙案的台中地檢署、調查人員證實,張男與詐騙案件無關,當時民宿經營者另有其人。 四、民宿實際地主為戴姓民眾,張男民宿團隊2020年9月後向其承租民宿,10月才開始經營,時間在詐騙集團遭檢調破獲之後(2020年7月)。 網紅貼文沒有引述可靠證據,即認定張男與詐騙案有關;但從公開資料可證實,出租民宿給詐騙集團者並非張男。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查核網紅說法「對數位部開槍的張姓男子,其民宿在4年前曾租給詐騙集團當機房」;張男犯案動機等案情,不在查核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陸配父母來台依親可以馬上使用健保」?
2024-04-0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4/2版】 近期因陸配入籍年限修法爭議,衍生陸配父母來台使用健保的公平性疑慮,有傳言說陸配父母來台「依親」可以馬上用健保。這是真的嗎? 一、現行法令規定,依親指的是中國配偶來台(或稱依親居留),而中國配偶的父母來台則稱「探親」,且不能超過6個月。 二、根據健保投保規定,中國、港澳、外籍人士,必須 在台居留滿6個月才能參加健保。中國配偶父母來台探親,不符加保規定,無法使用健保。 三、陸配父母若要使用台灣健保,前提是陸配須先取得身分證後,可申請「70歲」以上父母來台定居滿半年後參加健保,且每年有60個申請名額限制。 傳言混淆專指陸配的「依親」,以及陸配家屬的「探親」概念,且錯稱陸配父母來台探親能用健保。因此,為「錯誤」訊息。 圖1:陸配中國父母來台使用健保情形/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汪小菲跟台灣人結婚拿到永久居住權,離婚後可帶母親來台用健保」?
2024-03-2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28版】 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法縮短陸配入籍年限,引發諸多討論。近日藝人大S與前夫汪小菲間的糾紛鬧上新聞媒體,社群平台開始流傳,汪小菲透過與大S的婚姻拿到永久居留權,雖然離婚,仍可申請母親張蘭來台使用健保。這個說法是錯的,因為: 一、陸配須先取得台灣身分證,才能申請其70歲以上、中國籍父母來台定居,並進而參加健保。但根據公開資料查證,張蘭未滿70歲,不符合申請來台規定。 依目前法規,陸配取得身分證至少需要6年;若要申請中國籍父母來台定居,其父母還必須符合年齡70歲以上,且每年限額60名的雙重限制。目前雖有陸配入籍年限縮短的修法討論,但此修法條文中尚無放寬其父母來台定居規定。 二、根據移民署說法,現行陸配申請父母來台,需要排隊10年以上,即使所有資格都符合,申請的等待期很長,實務上可以說是相當困難。 三、此外,陸配未取得身分證前,即使其中國父母來台短期探親,也不得使用健保。 依據現行法令,取得身分證的陸配確實可依規定申請年邁中國籍父母來台定居,這是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但傳言並未提供相對嚴格的申請前提,以及每年有限額的相關資訊,容易引起誤解,以為所有陸配均可無限制帶中國父母來台使用健保就醫,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傳言以汪小菲與張蘭個案為例,錯誤指稱離婚陸配可帶父母來台使用健保;因社會關注陸配入籍年限與健保公平性議題,查核中心因此查證此傳言,希望釐清相關事實。 【議題觀察室】陸配、外配為何「兩制」?破解「陸配雙親來台無限使用健保」說法 【錯誤】網傳「立委提案縮短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造成陸配雙親無限制來台免費使用健保」? 【易生誤解】網傳圖卡「與中國籍配偶結婚的榮民的死亡率71%」?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影片「台灣加入世衛WHO!高票通過」?
2024-03-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20版】 近期網路流傳一段標題「台灣加入世衛高票通過」影片,引發瘋傳,但真有其事嗎?這支影片是怎麼來的呢? 一、網傳影片來自某YouTube頻道,該頻道內容剪輯相關畫面製成影片,使用AI機器人旁白。內容主要強調世界各國對台灣的支持,但論述中並未引述可靠消息來源。 二、網傳影片首頁標題指「台灣加入世衛WHO!高票通過」,但影片中內容其實是2022年7月歐洲議會通過「歐盟及捍衛多邊主義」報告,該報告內容雖包括歐洲議會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如世界衛生組織等多邊機構,但並不表示台灣已經獲准加入世衛。 影片首頁標題直接稱「台灣加入世衛」,若未點入影片觀看,很容易誤解。 三、公衛專家指出,台灣要重返世界衛生組織,其中一個方式是先取得世衛觀察員身分。因中國政治壓力,台灣自2017年至今未曾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 網傳影片首頁標題文字誇大,與影片實際內容不符,容易誤導民眾。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立委提案縮短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造成陸配雙親無限制來台免費使用健保」?
2024-03-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13版】 近期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法,縮短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為4年。網路隨即流傳訊息指稱,該提案會讓中國配偶雙親無限制來台免費使用健保。經查: 一、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第17條,要將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由最快6年縮短為4年。 該法案共有17名立委支持(15名國黨立委、2位無黨籍立委),3月8日已在院會一讀,並交付內政委員會等待審議。 二、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第16條,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後,可以申請雙親來台定居。但雙親年齡需在70歲以上,且每年只有60個申請名額,來台設籍住滿6個月才能參加健保。 國黨提案並未修改陸配雙親來台定居規定,也就是說,即使修法讓陸配取得身分證縮短為4年,並不會增加雙親來台定居數量。 立法院目前討論陸配入籍年限修法,無涉依親定居和健保使用相關規定,傳言誇大推論修法後會讓陸配雙親無限制使用健保,忽略現行法令有年齡及配額限制,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針對傳言指稱的提案內容查證,其他對於修法之評論,不屬於查核範圍。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中港澳籍配偶與依親居留有50萬人自由進出台灣」?
2024-03-12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12版】 近日「縮短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修法」議題引發討論,網路流傳一張圖卡,聲稱在台的中國、港澳籍配偶有38.2萬人,再加上配偶的依親與長期居留人數,計有50萬中國人可自由進出台灣。經查: 一、依照移民署至2024年1月的統計,在台的中國、港澳籍配偶,且包含其探親、居留、定居的親屬在內,約有38.4萬人;其中約27.5萬人可持身分證或居留證進出台灣,不過居留證到期就須重新申請,並非網傳可以自由進出台灣。 二、傳言錯誤解讀官方統計的「依親居留」、「長期居留」部分,重複計算約11萬人,因而得出在台有「50萬」中國人的錯誤數據。 三、除了誤讀官方統計,傳言宣稱這38.2萬人中有15萬人離婚。但目前僅能依相關統計資料算出自2001年以來的各年累計離婚人數,兩者意義並不相同。 傳言錯誤解讀政府相關統計,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片「兩岸海警船比對」?
2024-03-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7版】 2月14日金門中國籍快艇翻覆事件後,社群平台流傳一張「兩岸海警船比對」圖片。經查: 一、傳言圖片在2023年4月就已經出現,與2024年2月金門中國快艇翻覆事件無關。 二、傳言圖片兩艘船隻均為中國海警船,並非台灣海巡船隻。 網傳圖片兩艘船均是中國海警船,與目前金門中國籍快艇翻覆事件無關。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中國快艇翻覆事件引起兩岸、國際關注,事件仍持續動態發展。本查核報告僅針對網傳影片及傳言內容查證。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圖卡「與中國籍配偶結婚的榮民的死亡率71%」?
2024-03-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7版】 近日各界討論「縮短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修法」議題,網路也流傳一張圖卡,指稱與中國籍配偶結婚的榮民死亡率較高。經查: 一、退輔會表示,榮民與中國籍或外籍配偶結婚後的死亡率不同,主要是因不同群體平均年齡不同所造成,傳言未提及榮民的年齡差異,容易誤導。 此外,「111年榮民婚姻狀況統計分析」數據為「歷年累加」得出,並非「每一年」的數據。 二、人口學者表示,傳言沒考慮與中國籍配偶結婚及與其他國籍配偶結婚的兩個榮民群體的平均年齡差異顯著,才會得出錯誤推論。許多資深榮民是在1987年開放赴大陸探親後與中國籍配偶結婚,結婚時多半已經超過60歲,還健在者目前已90高齡,死亡率自然較高。 學者指出,若要驗證「與中國籍配偶結婚的榮民死亡率較高」的假設,應該要統計榮民婚後「每一年」的死亡率,再看有沒有比其他同年齡的台灣民眾高,同時也要考量榮民與外配結婚時的年齡,及2022年亡故者的死亡年齡,才能做有意義的比較。 傳言未考量不同婚配對象榮民群體的年齡差異,錯誤解讀統計數據,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證據不足】網傳影像「金門中國快艇翻覆,生還漁民是陳姓中國潛艦軍人」?
2024-03-0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6版】 金門中國快艇翻覆事件後,社群流傳生還漁民畫面,另搭配一名中國軍人的影像,指稱生還者是陳姓中國潛艦軍人。經查: 一、查核中心找到陳姓中國潛艦軍人多張照片,並使用多個人臉偵測模型,另也以面部特徵交叉比對,如臉部鼻樑、耳廓耳垂等五官。綜整結果顯示,網傳中國潛艦軍人影像與生還漁工影像應為不同人。 二、海巡署指出,該名生還者自稱是王姓漁民;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網傳生還漁工與陳姓中國潛艦軍人為同一人。 網傳金門快艇翻覆生還漁民為陳姓中國潛艦軍人,但傳言所提影像、圖片等資訊,經臉部五官等比對,以及透過人臉模型偵測,均無法佐證為同一人。 網傳影像事證經查核後,不足以支持其宣稱「生還漁工為陳姓潛艦軍人」。因此,為「證據不足」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針對傳言所提影像查證。至於生還者的真實資訊,目前無從得知。金門中國快艇翻覆案仍在持續發展中,查核中心將即時更新資訊。
事實查核報告
證據不足
政治與政策
【假借冠名】網傳「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法院說實話,台灣、中國的統獨議題最終要以和平談判處理」?
2024-03-0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3/5版】 社群平台近期流傳一段聲稱是國防部長邱國正的談話,經查: 一、邱國正2023年5月4日赴立法院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澎防衛作戰盡量避免,一旦開打的話真的很慘,沒有前方後方之分」;其談話內容中並無網傳「年輕人常以為打戰像遊戲軟體、戰敗投降的一方當然是台灣、統獨爭議議題最終一定要以和平談判來處理」等內容。 但邱國正說法被一位前立委在2023年5月7日臉書貼文引用,內容並增添其個人意見。該立委臉書貼文隨後在社群平台流傳,被加入更多其他內容,假借冠名是邱國正在立法院所說。 二、檢視邱國正2023年5月4日赴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報告前接受媒體訪問的逐字稿、在立院答詢的全部內容,以及媒體近期相關報導,均未有網傳內容。 因此,傳言是「假借冠名」國防部長邱國正的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針對網傳冠名國防部長邱國正所說內容進行查核,傳言出自一位政治人物臉書貼文,其他內容為其個人意見,不在查核範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