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政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6/13版】 網路流傳一段台灣國軍訓練影片,聲稱國軍訓練攀爬兩米壕溝竟可用梯子,伏地挺身、平板撐體等體測標準遜於共軍,以及室外超過32度就不操課等內容。實際狀況為何? 一、傳言影片比較國軍與解放軍的訓練,意圖證明國軍訓練較差。但其引用的例子,國軍訓練項目是通過壕溝、共軍是翻越高牆,比較項目並不相同。此外,國軍一年期義務役必須要通過500障礙項目,其中一項就是翻越2米高牆。 專家也說,傳言影片舉例的國軍與解放軍的訓練方式與項目完全不同,不能進行類比。 二、網傳影片引述的體測標準是一年期義務役的標準;針對志願役,19-29歲、30-44歲的體測標準不同,比義務役更為嚴格。 三、網傳提到室溫超過32度,國軍就不出操,是因為2013年洪仲丘案更改的規定。不過,洪仲丘案引發的軍中改革,無關軍隊室外操課溫度規定。 一直以來,國軍規定危險係數(室外溫度+相對濕度×0.1)若40以上,僅停止高強度的體能戰技訓測,或換場地,其餘課程均正常實施。 傳言影片引用不同的訓練項目對比國軍與共軍,且僅片面提供義務役的體測標準,誤導台軍訓練品質差,因此傳言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國軍訓練標準與成效為可受公評之事。本查核報吿僅針對網傳影片提及的訓練內容與體測規定進行查核。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5/31版】 立院28日三讀通過立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刑法增訂藐視國會罪。社群流傳訊息稱「民進黨2014年提過國會五法」,是真的嗎? 一、檢視立院網站,2014年時,有民進黨立委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個別條文提出修法草案,但皆非傳言所提內容,且傳言所提年份有誤。 二、專家學者指出,傳言稱「國會五法是2014民進黨提案修法內容」說法也有問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中原本就有規範「總統赴立院國情報吿」、「人事同意權」、「文件調閱權」、「立法院長選舉」等。 三、關於立院調查聽證、藐視國會等法案,民進黨過去多次提出不同版本,各版本文字不同,罰則也不同。 其中,2012年林佳龍版本確實提到作虛偽陳述有刑責1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也並非傳言所稱的3年有期徒刑;2016年民進黨團版本僅為行政罰,並無刑責。 四、檢視立院公開資料,國改修法討論多年,包含國民黨、民進黨、過去的時代力量黨團等,均有提案。 過去討論時,立法院調查權範圍、能否舉行聽證,官員或受調查者若陳述虛偽不實是否處以刑責等,也是爭議交鋒。以立院第8、第9屆為例,各黨都曾提出各種不同版本,主要聚焦處罰對象是官員還是一般人民、是處以行政罰還是刑罰等,但未有共識、沒有完成修法。 綜合以上,關於國會改革法案,以前立院藍綠等各政黨及立委都提出多個版本,但因調查權、聽證權、官員陳述不實是否有刑責等,各版本意見分歧。 傳言未提供完整修法背景和脈絡,且將原本就存在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總統國情報告」、「人事同意權」、「文件調閱」等均錯稱2014年民進黨提案,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頁面

訂閱 RSS - 政治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