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24版】 一、豬隻專家與獸醫指出,豬隻會打疫苗於頸部,而梅花肉是豬的肩頸部肌肉,若梅花肉有肉瘤,不排除是疫苗導致的不良反應導致的組織突起或是膿包,正確名稱應為肉芽腫,並不是腫瘤。 二、報導引述貼文者,採訪貼文者指出,他是8年前在豬肉攤工作,提出個人經驗和觀察。 專家指出,過去豬接種含油脂佐劑的疫苗,比如口蹄疫疫苗,易引起肉芽腫的不良反應,不過,台灣從2018年7月1日停止施打口蹄疫疫苗,豬隻因打疫苗產生肉芽腫的可能較低,且針頭不潔引發的肉瘤隨著時間也會慢慢代謝,不排除少數會在屠宰時仍有肉瘤。 專家指出,在屠宰場會有屠檢獸醫師檢查,若發現肉瘤部位會被切除,或者整個屠體移除,不致流入市面;肉品協會也強調,豬肉肉品廠商會有一定檢驗標準,淘汰不正常的肉品。民眾不需要恐慌就不吃梅花肉。 三、若民眾購買發現豬肉品含有肉瘤,專家建議,在不確定食安風險狀況下,建議不要食用,且聯繫廠商退貨,也建議民眾維持良好烹飪習慣,將豬肉煮熟再食用。 經過查證,專家均指出「有肉瘤的豬肉品」會被汰除或切除,沒有肉瘤的部分仍可食用,而非傳言所稱「梅花肉部位都要少吃」。 豬隻並不是打疫苗就會有肉芽腫,僅在特定條件有此風險,透過食安檢驗機制,民眾購買確認,均可避免吃到含有肉瘤的豬肉。網傳訊息卻過度推論為「梅花肉部分要少吃」,因此,為錯誤訊息。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2/15版】 社群平台與通訊軟體2月間出現一段排隊人潮影片稱「年輕人準備落跑、大量辦護照」等內容。查核中心查證結果如下: 一、網傳影片是外交部中部辦事處2月4日週六補班日現場辦護照人潮畫面。 二、全國旅行公會全聯會表示,過往三年疫情期間,許多人護照過期。在台灣解封後,辦護照人潮變多,主要是以出國旅遊居多,其次是護照過期換發,並未聽聞「年輕人準備落跑、大量辦護照」等傳言說法。 三、旅行業者指出,目前辦護照人潮的原因並非網傳「年輕人準備落跑、大量辦護照」,而是許多人的護照在疫情期間過期,台灣解封後,民眾發現護照過期或效期不足6個月,各地辦護照地點才會湧入人潮。實務面顯示辦護照的各種人都有,年輕人並未特別多。 四、外交部領務局表示,過去疫情期間累積逾期或效期將屆滿的待申換護照有300萬本,導致台灣去年解封後,湧入大量護照申換潮。因後續還有228與清明連假,讓農曆年過後有一波申辦護照人潮。申換護照主因除出國旅遊,另一原因是民眾認為護照過期就要馬上換;護照申辦的各年齡層都有,並非如傳言所稱都是年輕人。 五、桃園機場航班運量整點人次預報表資訊顯示,從2月1日至2月7日,以及本報告出版前兩日2月13日與2月14日數據,每日入境人數均多於出境人數。 傳言以辦護照人潮影片來錯誤推論為「準備落跑」,因此,為錯誤訊息。

頁面

訂閱 RSS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