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生活
【錯誤】網傳「工研醋的老闆在他65歲生日發表感言」?
2023-03-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21版】 一、經查,網傳文章作者許友耕為前工研院協理。他曾在2019年接受媒體專訪時,當時記者拿網傳文章向許友耕求證,他表示,網傳文章是自己在領到敬老卡時有感而發在臉書隨手寫的文章。網傳文章近期轉傳時,誤把工研院寫成工研醋。 二、工研院為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簡稱,不生產食品;工研醋的生產廠商則是大安工研食品公司,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工研食品工場」,兩個機構之間並無關係。 傳言錯把「工研院」當成「工研醋」,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圖片「霧峰農試所改良過尚未命名的新品種西瓜」?
2023-03-2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21版】 社群平台3月間流傳一張樹木結出西瓜圖片,稱這是「霧峰農試所改良過尚未命名的新品種西瓜」。查核結果如下: 一、台中霧峰農試所澄清,網傳圖片是經過P圖的錯誤訊息,並不是霧峰農試所改良過的西瓜品種。 二、台灣大型蔬果品種育種公司表示,西瓜是爬藤類植物,不可能會是「樹形」,一定是藤蔓形狀,傳言圖片樹上長出西瓜是合成畫面。 網傳圖片「霧峰農試所改良過尚未命名的新品種西瓜」為合成圖片;因此,為「錯誤」訊息。 圖1:農試臉書粉專西瓜栽培生長況狀圖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新竹頭前溪的怪現象 ,怎麼會有那麼多魚呢?會不會是大地震的前兆」?
2023-03-2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20版】 一、網傳影片來自民眾2023年3月16日於新竹頭前溪拍攝到的「扁圓吻鯝」(俗稱阿嬤魚) 上溯產卵的畫面,影片拍攝者分享時,說明為阿嬤魚。 二、淡水保育類專家、新北市釣魚藝會指出,影片當中的「阿嬤魚」是原生於宜蘭礁溪龍潭湖的「扁圓吻鯝」,影片當中魚群聚集浮動是阿嬤魚在每年春天到清明節,集體洄游產卵繁殖,這是常見情況,並非是怪異的現象。 三、淡水保育類專家分析,「阿嬤魚」主要在淡水河域、宜蘭水域,會出現在頭前溪可能是有人刻意放流。目前在台灣西部的一些河川中,也越來越多此種魚類的蹤跡,對於當地河川原生魚類的生態有一定的威脅。 四、氣象局、地質學家指出,截至目前為止,並無任何科學研究能證明動物的異常行為跟地震有關聯性,而且動物的行為容易受環境的其他因素影響。 影片為正常魚群洄游產卵現象,且截至目前,並無證據指稱魚群翻動行為跟大地震有關,而傳言卻挪用影片誤導提問是否為「大地震前兆」。查核中心以此報告提供相關事實,避免傳言的提問引發無謂恐慌。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生活
【錯誤】網傳連結「2023 兒童節 即日起至4/1(六) 大杯拿鐵兌換券」?
2023-03-20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20版】 一、網傳連結為假抽獎的詐騙網站,並非真實抽獎活動。 二、台灣星巴克表示,網傳網頁並非星巴克官方活動,所有星巴克舉辦的行銷活動,均會在星巴克網站及行動APP活動專區中公告。 三、165防詐騙專線指出,民眾若接到網傳訊息時,可致電該公司或到官網查詢有無相關活動。民眾點入網傳連結,可能會被詐騙集團擷取個人資訊;若擔心個人資訊已經外洩,可以透過定期更新手機使用APP密碼,或安裝掃毒程式。 網傳連結「2023 兒童節 即日起至4/1(六) 大杯拿鐵兌換券」為假抽獎的詐騙網站,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延伸閱讀: LINE免費貼圖/禮券 慣用詐騙手法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人造蛋,如進口,各位敢吃」?
2023-03-1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16版】 台灣近期雞蛋供需失衡問題,社群平台上流傳一支「人造蛋」影片,查核中心查證如下: 一、經查詢以及專家檢視,網傳影片實際上是中國皮蛋、鹹蛋的製作過程,是利用生雞蛋或生鴨蛋製作的加工蛋品,並不是人造化學蛋。 二、經檢視海關出口統計,台灣近期並沒有從中國進口任何禽蛋產品。農委會指出,中國蛋品基於檢疫及食安是禁止輸入的產品。 網傳影片實為皮蛋、鹹蛋加工過程,並不是人造蛋;台灣也無進口中國蛋。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中國人造化學蛋,有可能流入台灣嗎......一天產量八十萬粒,而且銷售全世界」?
2023-03-15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15版】 近期台灣雞蛋供需失衡問題,從3月開始社群平台上流傳一支抖音影片,並搭配訊息指出,中國製作假的化學蛋,可能流入台灣、一天產量八十萬粒,銷售全世界等內容,查證說明如下: 一、網傳影片來源是一中國抖音影片。原始影片中一名主持人以實驗方式製造出人造雞蛋,但原始影片最後他有指出「要製造人造雞蛋成本太高,市場上不太可能存在」。而網傳影片是將原始影片後半段的說明剪輯掉,並搭配一般雞蛋洗選工廠的畫面,易誤導民眾。 二、食品專家協助檢視影片指出,影片實驗僅能仿真雞蛋外觀,並不能製造如生雞蛋的口感及營養價值。雞蛋要打成泡需要有蛋白、含有油脂的蛋黃。此外,蛋殼製作也非常困難及高成本,沒有利潤。 三、農委會、食品業者指出,中國有檢疫及食安問題,蛋品是不被允許輸入台灣的,且邊境都會有把關;且人造蛋成本高,又要從國外進口更不符成本考量,不可能進口人造蛋到台灣。 傳言影片為剪輯後製,容易誤導民眾;且傳言說中國人造雞蛋會進口至台灣,是不符法規的虛構假設。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日本核蛋即將來台」、「會吃到日本致癌輻汙染蛋」?
2023-03-0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8版】 近期「缺蛋」議題討論熱烈,農委會今年首批從澳洲進口雞蛋於2月28日抵台。社群平台在2023年2月初有一波「缺蛋是為了進口日本核蛋」傳言,此類傳言於在2月21日起捲土重來,指稱「日本核蛋馬上到」等謠言文本更多。 查核中心查證結果如下: 一、農委會、蛋品行銷公會指出,農委會今年(2023年)是專案從澳洲進口雞蛋,進口的雞蛋均提供給加工業者,消費者不會在零售通路買到進口雞蛋;而日本由於禽流感也缺蛋,近期未從日本進口。 二、農委會指出,進口雞蛋的來源國必須符合台灣的檢疫規定與檢驗規定。 三、民眾若關注雞蛋來源與產地,農委會建議選澤有溯源標示的雞蛋,若購買洗選蛋,則可從蛋殼上的噴印編號來溯源。 網傳「日本核蛋即將來台」、「會吃到日本蛋」、「日本核蛋馬上到」等說法,為憑空捏造的假訊息,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彭博社報導,實驗室培養肉會致癌,台灣早在2019年就引進」?
2023-03-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7版】 網路傳言引用彭博社報導,指稱實驗室培育的許多肉品都是致癌的,而且稱台灣早在2019年就引進,經查證如下: 一、彭博社2023年2月7日報導提到「培養肉」(Cultured meat)是利用不朽細胞(immortal cells)分裂製作。該篇報導指出,有人認為食用不朽細胞製作的培養肉對人體有致癌疑慮,報導同時採訪癌症專家,並指出 尚無研究證明有致癌風險。報導沒有指出「合成肉類都是致癌的」的結論。 二、食品學者指出,台灣目前核准的未來肉、人造肉為新興食品「植物肉」(Plant-based meat),是使用植物性蛋白製成的加工食品,與網傳所說使用動物細胞製作的「培養肉」(Cultured meat)並不相同。 三、食藥署指出,網傳「實驗室培養肉」還無法證明對人體無害,依據《食安法》規定,目前台灣並未開放引進食用。傳言指出「台灣2019年引進」並不正確。 台灣從未引進「培養肉」,目前國內只有「植物肉」,且其製作原理與培養肉完全不同。彭博社的報導也沒有「合成肉都是致癌的」文字。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錯誤】網傳照片「本尊劉文正,人生70古來稀,歲月催人老」?
2023-03-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7版】 影星劉文正2月15傳出烏龍過世訊息,引起民眾熱議,而社群平台在3月開始流傳一張年長者照片,並指稱是劉文正70歲本尊,針對照片查證說明如下: 一、經比對,網傳照片的原始照片是來自《中時新聞網》的資料照;原始照片是劉文正與巫啟賢年輕時的合照。 二、網傳照片是擷取劉文正年輕照片的頭像,再套用FaceAPP的「老年」濾鏡,變臉製作而成。 網傳照片是使用變臉APP製作而成,並非真實劉文正70歲照片。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生活
【事實釐清】網傳文章「被強酸強鹼噴到或淋到時要如何處理?正確的處理方式找出現場可以擦拭的棉布,立即擦拭再去沖水5-10分鐘」?
2023-03-0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3/3版】 一、此文章是來自台灣石油工會第一分會2013年11月1日發行的第238期會刊。第一分會指出,其中提到的強鹼強酸處理方法,是基於工廠人員經驗以及工廠條件,提供給工廠人員參考的急救方法。 二、急診災難科醫護人員指出,若是工廠人員因大量侵侵濺到化學液體,又有乾淨棉布可用,確實可先用棉布將多餘液體吸附,再大量沖水。 但也提醒民眾,若不小心使用髒布可能會細菌感染。若操作不慎用力擦拭皮膚,可能加重皮膚潰爛。此外,若協助吸附者無防護,也會有受傷風險,須謹慎操作。 三、醫護人員、消防署救護科指出,強酸鹼急救需「因地制宜」。原則上,若有穩定水源,民眾應先脫除衣物,再大量沖水10-20分鐘。若沒有穩定水源,可用乾淨衣物、棉布吸附化學液體,再用礦泉水沖洗等待救護人員接手。
事實查核報告
事實釐清
生活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