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菲律賓總統大選】事實查核組織和公民團體連線 共同打擊假訊息

記者何蕙安/編譯 備受關注的菲律賓總統大選即將在5月9日登場,為了打擊不實訊息,菲國學術機構、媒體與事實查核組織、公民團體等近期紛紛發起事實查核合作項目,連教堂等宗教團體也共同響應,要協助分享選舉相關的事實查核報告,提升民眾對於錯誤資訊的意識。

【烏俄戰爭】網路假訊息先開攻 IFCN呼籲:善用烏克蘭查證資源

記者何蕙安/報導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今天(24日)呼籲所有記者在分享關於未經確認的烏克蘭消息時,可以先在IFCN認證的兩家烏克蘭查核組織《VoxCheck》與《Stop Fake》確認是否已經有相關的查證消息。各國事實查核組織也開始串連,共同打擊跨越國界流竄的相關錯誤資訊。 「我們看到,假訊息(disinformation)已經成為了侵略手段,而且在這段期間被大量的使用;...

【烏俄戰爭】軍事資訊混合戰侵擾人心 台灣民眾應增強辨別資訊防禦力

記者馬麗昕/報導 俄羅斯2月24日清晨入侵烏克蘭國境,「烏俄戰爭」陸海空全面開打。而現代戰爭不只陸海空,網路的資訊戰爭先開打。烏俄交戰之際,台灣如何面對來自中國的資訊戰威脅?黑熊學院24日晚間舉辦烏俄之戰講座,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資訊戰研究者沈伯洋說,戰爭不會突然爆發,俄羅斯長期對烏克蘭的威脅是軍事行動、資訊的混合戰,台灣社會應該從中學習抵抗中國威脅的免疫力。...

【烏俄戰爭既視感】科索沃報告:「科索沃是下一個烏克蘭」假訊息 引爆恐懼

記者何蕙安/報導 2008年才從塞爾維亞獨立的巴爾幹半島國家科索沃,因為與烏克蘭有著雷同的區域政治威脅,使得科索沃社會在席捲全球的烏俄戰爭不實訊息海嘯中,出現了不少充滿「既視感」的錯誤訊息,例如宣稱塞爾維亞即將攻打科索沃。 科索沃查核組織《hibrid.info》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烏克蘭戰爭:政治宣傳與假訊息」,該報告與普利斯提納大學(University of Prishtina)...

【烏俄戰爭】親俄造謠者新手法:發布假查核報告來嫁禍烏克蘭

記者何蕙安/編譯 當全球媒體與查核組織極力破解圍繞烏俄戰事各式錯誤資訊之際,造謠者也搭上順風車,借用「事實查核」的權威,來製造假訊息。研究者發現,有號稱破解烏克蘭假訊息的「查核影片」,其實是「自導自演」假訊息,目標是影響被真實戰爭畫面撼動的俄語觀眾。

【瑞薩紀錄片首映會】何謂「新聞自由」與「事實查核」 來賓分享心底話

菲律賓媒體和事實查核組織《Rappler》創辦人瑪麗亞・瑞薩紀錄片首次在台灣放映,今日多位參與者,分享自己在內心中對「新聞自由」與「事實查核」的看法。 台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黃文雄 先前在報紙有看過菲律賓新聞網站暨事實查核組織《Rappler》創辦人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的報導故事,因此今天特地到現場觀賞紀錄片。在目前假訊息流竄的台灣社會,查核扮演重要角色,不僅是查核報告,...

【瑞薩紀錄片首映會】映後座談:假訊息橫行 資深媒體人為民主社會守住底線

記者陳培煌、陳慧敏、陳偉婷/報導 菲律賓媒體和事實查核組織《Rappler》創辦人瑪麗亞・瑞薩紀錄片首次在台灣放映,瑞薩的溫柔堅持與勇敢強悍,讓許多資深媒體工作者看完之後,都難掩激動,並各自分享自己堅守在新聞崗位多年的堅持與思考。 圖1: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瑪麗亞・瑞薩紀錄片台北首映會(攝影:趙家興)  

【哈佛言論自由講座】2021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沒有事實、真相與信任,就沒有民主

記者何蕙安/報導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媒體與查核組織調查記者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近日在哈佛大學新聞自由講座上以菲律賓的經驗,警示「惡意不實訊息」(Disinformation)對民主社會的威脅,強調若沒有事實(Fact)、真相(Truth)與信任(Trust),就不會有民主社會。 「如果沒有誠正的事實,就沒有誠正的選舉。」瑞薩說。菲律賓、美國、...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菲律賓媒體與查核組織Rappler 披荊斬棘的得獎之路

記者何蕙安/報導 2021年12月10日,諾貝爾和平獎預計在挪威頒獎給菲律賓獨立新聞媒體與事實查核組織《Rappler》創辦人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與和俄羅斯調查記者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表彰其對言論自由的努力與守護。 這次的獲獎,不只讓全球聚焦菲律賓新聞自由與人權的黑暗面,更是諾貝爾和平獎時隔86年來再次頒發給新聞前線工作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