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podcast
line
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輸入關鍵字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search results.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85歲的沈富雄緊急送醫院傳噩耗,兒子含淚曝光八大遺囑」?
2024-11-1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14版】 11月3日起,社群平台與影音平台大量流傳影片稱,85歲的前立委沈富雄緊急送醫傳噩耗、已被證實無力回天。這是憑空捏造的錯誤訊息,沈富雄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一、沈富雄死訊影片今年4月即出現,10月又重新大量流傳。但近期沈富雄仍持續在媒體曝光、評論時事,如11月7日參加廣播節目、12日參加電視節目,可知網傳死訊為錯誤訊息。 二、沈富雄助理表示,目前沈富雄健康狀況良好,每週二、五參加電視台政論節目,網傳死訊為編造的訊息。 三、沈富雄曾於2016年於臉書發布貼文,預先寫下遺言,但都是涉及不插管、不設靈堂等處理後事的內容,跟網傳遺囑稱不要累積財富等不同。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推薦閱讀: 【破解名人死亡影片】他們還活得好好的!造謠影片騙取點閱率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影片「賴總領台灣女兵團戰力強,抗中獨台新力量」?
2024-11-1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14版】 近日網路流傳影片聲稱為台灣女兵,其實,這是手機遊戲上市記者會的影像,與國軍無關。 一、網傳影片拍攝於2014年4月10日,是一款名為《巨砲連隊》的手機遊戲上市記者會影像。 二、國防部表示,網傳影片裡並非國軍,國軍不會穿著網傳影片裡的服裝,也不會為民間企業代言。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圖卡「小朋友沒聽過蔣經國,國小五上社會課本裡總統名字只出現陳水扁和蔡英文」?
2024-11-1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14版】 網路流傳圖卡稱現在小學生沒聽過前總統蔣經國、國小五上課本只有陳水扁跟蔡英文兩個總統的名字?這是挪用過時教科書的誤導訊息。 一、網傳圖卡出自108年出版的翰林小五社會課本,為舊課綱教材,並非現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108課綱)」內容。 檢視現行翰林五年級社會課本,已無此年表,課文內容有出現蔣經國及李登輝兩位前總統。 二、108年翰林五年級社會年表依據重大事件、年份,列出前總統陳水扁和蔡英文;但進一步檢視課本內文,五上社會歷史範圍為史前至清朝,因此不會出現蔣經國相關的內容;而五下內容則從清末到中華民國時期,課文有出現的總統為蔣經國及李登輝。 三、翰林出版社表示,網傳圖卡的年表為108年出版課本的補充內容,作為課外延伸之用,由於課文已經提到蔣經國及李登輝,才會在年表補充其他總統。 四、國小社會除了翰林版本,南一出版社在「臺灣的民主之路」相關內容中,並無提及任何一位總統姓名;康軒版本則是在「民主政治的發展」提及前總統李登輝。 國小社會科老師表示,現行社會科教學現場,各版本教科書對歷任總統著墨不深,必須仰賴老師額外補充。 國小社會課本對歷任總統著墨有限,但網傳圖卡刻意挪用翰林108年的社會課本,並非現行教材,且當年教材的課本內文有提到蔣經國、李登輝等前總統,也非圖卡所稱僅提到陳水扁和蔡英文。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影片「政治人物引述于北辰說法,『若共軍攻台,把海水抽乾、把路牌拆掉、電關掉』」?
2024-11-1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13版】 抖音、臉書流傳一段政治人物影片,引述退役少將于北辰的談話,稱若共軍攻台可將海水抽掉、路牌拆掉、路燈關掉等。然而,于北辰從未說過此段話。 經查證,此段號稱是于北辰的談話內容,其實是中國社群利用于北辰在政論節目的畫面,深偽造假出他的聲音。 網傳政治人物的影片內容實際上挪用假的深偽AI影片,傳播虛構的言論,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圖卡「央行外匯管制鬆綁,台灣房地產、股市資金會急速撤離」?
2024-11-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11版】 網路近期流傳圖卡,宣稱央行外匯管制鬆綁,房地產、股市資金會急速撤離台灣。這是錯誤訊息,結匯金額變高不會引發撤資。 一、傳言所指事件,為中央銀行宣布11月1日開始,調高國人「每年累積結匯金額」,團體、個人由500萬美元提高至1000萬美元,公司由5000萬美元提高至1億美元。 二、「每年累積結匯金額」是指,資金匯入或匯出台灣,且涉及新台幣兌換者,央行針對個人或公司訂定每年金額上限。 但若匯款跟進出口貿易、旅行、留學、金融投資等有關,金額並無限制。此外,不用兌換成新台幣的外幣進出也沒有受限。 三、金融專家指出,傳言說法脫離現實,目前個人或公司平均結匯金額,連原本額度的5%都用不到,就算放寬結匯金額,也不會變成誘因,讓資金流出。 專家解釋,資金進出台灣,牽涉國際情勢、全球金融市場變動、投資獲利等多重因素,不會因調高結匯金額而造成資金異常流出,傳言推論錯誤。 傳言誤解央行政策,錯誤宣稱會引發台資外流,因此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圖卡「7名大法官都同意藐視國會罪違憲,贊成官員說謊」?
2024-11-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7版】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10月25日宣判,網路流傳圖卡聲稱7名於10月31日卸任的大法官贊成官員說謊,並標示大法官姓名與立場。這是片面解讀判決,且圖卡標示有誤。 一、網傳圖卡針對事件為刑法141條-1(藐視國會罪)被宣告違憲。 憲法學者指出, 大法官明確在判決理由表示,官員在立法院陳述,應該「據實為之,不得為虛偽陳述」。 網路圖卡說大法官支持官員說謊,是錯誤解讀判決,大法官沒這樣說。 學者解釋,大法官並不認同官員可以在國會說謊,也認為應該負起下台負責等政治責任,但不應變成法律責任來追究,因此判決用刑法「藐視國會罪」懲罰官員說謊為違憲。 二、依據憲法法庭公布「憲法判決主文立場表」,在「藐視國會罪」違憲部分,15位大法官中,有11位大法官表示同意,超過半數以上的門檻,因此判「藐視國會罪」違憲。 但有4位大法官對於違憲判決有不同意見。其中已卸任的詹森林認為「藐視國會罪」並不違憲,因此「不同意」憲法判決。已卸任的張瓊文認為「藐視國會罪」針對官員「質詢」違憲,如是「聽證」則合憲,因此立場為「部分同意」。網傳圖卡標示明顯有誤。 網傳圖卡錯誤宣稱大法官支持官員說謊,且對於部分大法官立場標示有誤,因此為「易生誤解」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憲法法庭釋憲文暗藏陷阱,在野黨不處理大法官人事同意權,就是違憲,憲法法庭會解散在野黨。台灣越來越像泰國,最近泰國在解散在野黨」?
2024-11-0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4版】 立法院職權修法相關條文釋憲判決近期引發討論,有名嘴指出憲法法庭釋憲文暗藏陷阱,若在野黨不處理大法官人事同意權就是違憲政黨,憲法法庭可以解散在野黨。其實這樣的說法過度解讀憲法判決,也誤解憲法增修條文,台灣目前為止沒有政黨因違憲被解散。 一、依據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摘要,立法院院會尚不得因委員會不予審查,即不行使人事同意權,否則即屬違反其憲法忠誠義務,為憲法所不許。 法學專家表示,憲法法庭以「為憲法所不許」表述,並非直接判定違憲。台灣憲政體制賦予政黨廣泛自由,只有經嚴格程序並獲2/3大法官同意,才會正式認定違憲。 二、台灣過去也曾發生立法院不行使監院人事同意權,2007年釋字第632號已出現「為憲法所不許」等文字。當時阻擋審查監察院人事同意權多年的國民黨,也未因此被解散。 三、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5項規定,當政黨的目的或行為危害中華民國的存在或自由民主的憲政秩序時,視為違憲。根據 政黨法 第26條,若政黨違憲,內政部可向司法院 憲法法庭 聲請解散,並須經大法官2/3以上同意,才能正式判決解散該政黨。 憲法專家表示,「政黨違憲解散」條件非常嚴格,僅在政黨成為叛亂團體或明顯危害民主秩序等極端情況才成立。自1991年憲法增修條文增訂以來,政府從未發動解散違憲政黨。 四、專家表示,民主國家運用解散政黨條款會非常謹慎,須具備強有力的正當理由,否則可能侵犯人民的政治自由。 泰國與民主化的台灣並不相同,泰國已多次解散政黨,包括2019年解散支持前總理戴克辛的泰愛國黨,及2024年解散主張修改冒犯君主罪的泰國前進黨。 網傳說法對憲法判決和憲法增修條文有誤解,憲法判決「為憲法所不許」等文字,並不等同政黨違憲、達成解散要件。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部分錯誤】網傳「駐美代表俞大㵢稱台灣人願意且準備好作戰......俞大㵢的說法是台灣對中共聯合利劍-2024B軍演後的重大表態」?
2024-11-0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1/4版】 駐美代表俞大㵢接受《福斯》專訪10月4日刊出兩週後,部分內容因被名嘴引述、批評,而在台灣社會中引起爭議。網傳訊息多強調俞受訪稱台灣人「願意」、「準備好」作戰,但並未提及記者是以「中國發動侵略」為前提提問;而名嘴指稱俞的發言是中國10月14日「聯合利劍-2024B」軍演後的台灣重要宣示,時序明顯錯誤。 一、檢視《福斯》10月4日刊登俞大㵢專訪內容與影片,福斯記者詢問,若中國發動戰爭台灣是否準備好面對;俞大㵢表示,「當然會,我們已經看到烏克蘭的例子」。 俞大㵢受訪確實有表達台灣人民將應對中國侵略,但網路傳言都省略記者提問部分。「準備好要打仗」(主動引戰)跟「因為被侵略而願意作戰」(被動自我防衛),其含意並不相同。 二、檢視台灣媒體,10月4日只有少數媒體報導俞大㵢受訪的消息,重點都放在俞大㵢提及面對美國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台灣政府有分別接觸川普與賀錦麗陣營;其中有部分媒體將俞大㵢「台灣將迎戰」(指當敵人來犯時)的說法置於報導末端。 直到某網路新聞節目在10月18日刻意放大俞的部分受訪內容,批評其言論具宣戰、引戰意味,隨後社群媒體開始出現大量轉傳、討論,卻都對「如果中國侵犯台灣」的提問脈絡省略不提。 三、最早的傳言稱,俞大㵢稱台灣人願意打仗,是中共聯合利劍B軍演後的重大宣示;但俞大㵢專訪刊出(10月4日)在先,中共軍演發生在後(10月14日),傳言的說法搞錯事件時序,明顯錯誤。 俞大㵢在受訪時確實提到台灣人「願意」、「準備好」作戰,但傳言在事實面搞錯時序(利劍演習在後,訪談在前),並刻意忽略俞大㵢受訪時主持人的提問脈絡,為「部分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部分錯誤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軍公教退休金遞減中止方案,立法院已經通過了,明年不扣1.5%」?
2024-10-23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0/23版】 近日網路流傳訊息,聲稱「立法院通過軍公教退休金遞減中止方案」、「明年不扣1.5%」。經查年改法案尚未開會討論,更沒有三讀立法通過。 一、國民黨今年提出年改法案,主張公教退休金「所得替代率」自2024年停止逐年遞減;但相關法案自4月交付司法委員會後,至今尚未開會審查,網傳「法案立法通過」說法為錯誤訊息。 二、傳言提到法案「復議」、「國民黨表決獲勝」,實際為4月12日針對年金法案的「復議案」表決;復議案國黨表決獲勝,但僅確定法案能排入委員會審查,並非代表已經立法三讀。 傳言誤解法案審查程序,因此,「軍公教退休金停止遞減」說法為「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易生誤解】網傳影片「只為了爭停車位當場砍死母女兩人,台灣廢死後這類事件將層出不窮」?
2024-10-18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0/18版】 大法官今年9月20日做出死刑釋憲案宣判後,網路與死刑相關的傳言不斷。近期流傳一段影片稱台灣實質廢死後,如網傳影片中的砍人事件將層出不窮?網傳影片實際發生於中國,與台灣無關。 經查,網傳影片是今年7月發生於中國山東東營市的暴力事件,一名女子與其兒子、孫子在路邊遭其丈夫攻擊的暴力事件,與台灣無關。 網傳影片發生於中國,傳言挪用無關事件的影片,可能引人誤解事件發生在台灣,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
政治與政策
頁面
« 第一頁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消息
活動預告
課程預告
Podcast
學習資源
查核工具
防詐案例
合作夥伴
登入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